上虞是属于浙江的哪个市(上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上虞区,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东部、绍兴市东北部,钱塘江南岸。东邻宁波市余姚市,南交嵊州市,西靠柯桥区、越城区,北濒钱塘江,与海宁市、海盐县相望,面积1403平方千米。

上虞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城区,它不是一个城市。上虞区位于绍兴市东北部,钱塘江南岸。东与宁波下辖的余姚为邻,南与嵊州市交界,西与柯桥区、越城区接壤,北面隔钱塘江与海宁市、海盐县相望。全市面积1403平方千米。在地理环境上处于“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

上虞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西连柯桥区,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经纬度跨东经120°36′23″~121°6′9″、北纬29°43′38″~30°16′17″。全境基本轮廓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最长60公里,东西最宽46公里,面积1403平方公里,其中钱塘江河口水域212.3平方公里。

浙江省第四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主要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隐潭溪。主要人工河有萧曹运河、虞甬运河、四十里河、十八里河、百沥河及海涂中心河等。平均年入境水量约27.95亿立方米,是全区水资源总量的3.33倍。主要湖泊有小越湖、破冈湖、白马湖、铲还湖、皂李湖、西溪湖、谢憩湖、康家湖、贺家池(部分水面属柯桥区)等。

上虞区是绍兴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级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和绍兴市商贸中心。它交通发达,资源丰富,集高速公路,高铁,铁路,港口,运河等于一身,在诸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绍兴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也是浙江省经济百强城区,可以说是非常的优秀。

旅游方面,它的表现也是极为不俗,境内汇聚了曹娥景区、英台故里、凤鸣山、春晖中学、东山等大批优质旅游景点,它们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是绍兴重要的旅游组成部分,也是游客来到绍兴都会去的地方,如果你有幸来到绍兴旅游,可以去这些地方看看,相信你在领略完之后,一定会感叹不虚此行。

上虞是属于浙江的哪个市(上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1972年至1978年,县内先后出土了陶器、石犁等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生活。

夏帝少康时属于越、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楚。

秦王嬴政二上五年(前222),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都。

东汉建武(25~56)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

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621)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742~758),属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785)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821)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

北宋仍属越州。

南宋绍兴元年(1131)改越州为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上六年(1366)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

上虞是属于浙江的哪个市(上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清承明制。

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有属于省。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24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解放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属绍兴地区。

1983年8起属绍兴市。

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

2013年10月,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

行政区划

1949年6月设6区、33乡。

1950年5月,增设沥海区,共7区、96乡、5镇,丰惠、百官为县直属镇;章镇、崧厦、曹娥为区辖镇。

1954年10月,绍兴县东关区的中塘、屯头、杜浦、沽汇、前村、哨唫、高贡、道墟、新建、狮子、墟南、樟塘、理海、沥泗和东关镇等15个乡(镇),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湖4乡,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胜江、四村5乡划人上虞,为此增设东关、汤浦二区和县直属镇东关镇,全县共9区、125乡(镇)。

1956年进行区乡并编,撤8区,保留下管区,原125乡(镇)并编为41乡(镇),3个县直属镇不变。

1957年撤下管区公所,分长山乡为长山、长塘二乡、分清山乡为青山、清潭二乡。

1958年,农村、城镇“人民公社化”,全县建立12个人民公社,下辖69个管理区。12月,绍兴县的南汇小盐区(336户)划入,建立南汇管理区。全县有70个管理区。

959年调整部分公社和管理区,岭南公社并入下管公社;新建南汇公社,管理区增加到83个,复建百官、丰惠、东关、章镇、崧厦5个镇人民委员会,由县直辖。小越、沥海、下管、汤浦4个小镇建立管理区,仍由公社管辖。

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分大公社为小公社,全县设8区、51个农村人民公社、5个城镇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

1962年撤渔浦、镇海公社,分别并入上浦、盖北公社。5个城镇公社划归各区管辖。

1963年,崧厦区增设新建公社;撤百官、汤浦二区及百官镇人民公社,恢复百官镇,直属于县。原百官区辖的梁湖,娥江二公社并入百官镇,皂湖公社划入城关区,南湖公社划入小越区;原汤浦区所辖汤浦、上浦、胜江3公社划入章镇区;篙坝公社划入东关区;小越区盖北公社划入崧厦区;章镇区青山公社划入下管区。全县设6区、1镇、54个人民公社。

1965年,镇、社分设,增设章镇、崧厦、丰惠、东关4镇和百官公社。全县为6区、5镇、55个人民公社,公社名称不变。

1966年1月,撤城关、东关、小越区。百官公社的百官大队划月百官镇,谢塘公社划归崧厦区,五驿公社改名五一公社。

1970年至1971年,撤南汇公社并入三汇汇公社;改沥东公社为立东公社、越东公社为学东公社。

1973年,复建章镇、崧厦、东关、丰惠(原名城关区)、小越、下管区,全县分6区、5镇、54公社。1977年11月,复建百官区。

1978年,县属百官镇划入百官区,旋又于1979年从百官区分出,仍为县直属镇。

1981年至1982年,立东、卫东、学东、五一公社恢复沥东、盖东、越东、五驿公社原名;青山、海、城东、哨唫公社改名为覆卮、杜浦、通明、肖金公社。至此,全县设7区、5镇、54公社、785生产大队、36居民委员会。

1983年4月,政社分设,改行乡、村制,以原公社区域建乡、大队建村,至1984年3月完成。分小越公社为小越镇、建越乡,沥海公社为沥海镇、沥海乡,蒿坝公社为江山、蒿坝乡,虞东公社为夹塘、谢桥乡;撤百官公社,设路东乡,原百官公社的曹娥片8村(下沙、三角站、联丰、民丰、曹娥一、曹娥二、孝女庙、上沙)、曹娥居委会及岭光、大坝头两村划归百官镇。其余各乡仍沿用原公社名称。是年,设立海涂区,次年改名为海滨区,辖海涂和三汇、沥东2乡及沥海镇。

1985年,道墟、谢塘、下管、汤浦4乡改为建制镇,撤销崧厦、丰惠、东关、章镇、建越、沥海6乡,分别并入崧厦、丰惠、东关、章镇、小越、沥海各镇。全县设8区、11镇、46乡、800村、43个居民委员会。

2020年上虞区现辖7个街道,10个乡镇,3个乡。全区303个行政村,80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全区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2020年末全区总户数28.61万户,户籍总人口77.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907人。其中男性人口38.25万人,女性人口39.5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2%和50.8%。全年出生4606人,人口出生率为5.92‰;死亡5653人,人口死亡率为7.26‰。

以上是 上虞是属于浙江的哪个市(上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6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