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属于哪个市的(泗阳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泗阳县,隶属江苏省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截至2018年末,泗阳县总面积1418平方千米。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西接项羽故里宿迁市,南濒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属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

 泗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积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地面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京杭大运河横穿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全县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近700公里。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左右,年均日照2216小时左右。
  境内土壤分三个类型:潮土、砂礓土、黄棕壤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左右。土壤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泗阳县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优质棉基地县、蚕桑基地县和重要的畜禽产品基地县,耕地面积6.9万公顷,年产粮食76万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66万吨;日产优质食用菌300吨,是江苏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桃树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桃果1500万公斤;年出栏生猪150万头、山羊87万只、肉牛3万头,奶牛存栏量1万头,蛋鸡饲养量320万羽、年产禽蛋6.5万吨;养殖水面26万亩,获批中国洪泽湖·青虾之乡,年产甲鱼、螃蟹、青虾、银鱼等绿色水产品8.5万吨。矿泉水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酿造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洋河大曲”。意大利杨树资源丰富,1972年在全国最早从意大利引进种植,现有各类成片林60多万亩、林木1.2亿株,有全球唯一的杨树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并初步形成了“杨树种植→木材加工→木地板→家具(厨柜)等终端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蚕桑种植和丝绸生产历史悠久,专注于高品质绢丝系列产品及桑蚕丝家纺和服饰系列产品的苏丝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被国际一线品牌作为主要绢丝原料供应商。

泗阳县属于哪个市的(泗阳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古今名片是“泗水古都、美酒之都、林海绿都”。泗水古都:泗阳有2242年建县史,公元前113年西汉王朝在泗阳设立泗水国,封刘商为泗水王,留存五代123年,公元26年又封刘歙为王,在泗阳两度封泗水王,与徐州的楚国、扬州的广陵国,并列为江苏境内的三大诸侯国。美酒之都:泗阳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洋河酒发源地,已有700多年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国际名酒”称号及金质奖章,1979年荣获“中国名酒”称号,跻身全国八大名酒之列。林海绿都:泗阳是一片绿色的土地、一座生态的城市,拥有全球唯一的杨树博物馆、是国家4A级景区,还有绿荫如盖的平原林海,全县现有各类成片林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8%,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建设模范县、最佳生态宜居

县。

历史沿革

泗阳置县始于周而定于秦,汉武帝元鼎元年因位于古泗水之北,始称泗阳,泗阳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浓厚。

  秦朝:秦统一中国,施行郡县制,在今泗阳境内设置凌县(公元前221年),此为泗阳建城史发端。

  汉朝:西汉时,凌县改为厹犹。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阳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阳、凌县、于县等地设置泗水国,国都设在凌城(今众兴镇境内凌城村),历123年五代六王。

  南北朝:汉后战乱频仍,泗阳建置名称多变,三国时期称魏阳,晋置宿豫,南北朝时,宿豫县属齐北徐州,治在今泗阳东南境,泗水西侧,淮水北面。

  明清:唐改宿迁,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桃源县,至明、清相沿七百余年,属南京、淮安府。

民国: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宋教仁家乡湖南省桃源县名相重,复改称泗阳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日军陷泗,县城被毁。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泗阳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适应战争形势,泗阳与邻县部分地区分设泗沭、淮泗、泗阳、运河特区4个县级民主政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运河特区撤,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裁淮泗入泗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泗沭与泗阳合,基本恢复原泗阳县建置,县政府设于众兴镇,隶属淮阴专区(今淮安市)。

1949年属苏北行政区淮阴专区;1953年,属江苏省淮阴专区;1983年3月起,专区改市,泗阳县属淮阴市。

1996年,设立地级宿迁市,泗阳县由淮阴市划至宿迁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泗阳县划为12个区、两个镇及一个相当于区级农场。即众八、庄圩、王集、穿城、史集、营门、李口、裴圩、新袁、黄圩、中扬、陈圩区及众兴镇、洋河镇、泗阳农场。

1950年7月,增置屠园区,10月,改众八区为八集区、裴圩区为里仁区。

1951年为15个区,182个乡镇,共辖931个村街。

1952年又增置刘集、仓集两区。

1954年9月,区级机构缩编,众兴及洋河两个区改为镇;同时增置临河区,撤销庄圩、李口、中扬、屠园、陈圩及刘集等六个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乡,全县有25个乡、两个镇:里仁、庄圩、王集、穿城、八集、史集、李口、新袁、黄圩、仓集、临河、中扬、屠园、刘集、爱园、张圩、三庄、葛集、来安、城厢、卢集、裴圩、高渡、郑楼、姚圩乡及众兴镇、洋河镇。

1958年9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先后成立众兴、洋河、里仁、庄圩、王集、穿城、八集、史集、李口、新袁、黄圩、仓集、临河、中扬、屠园、刘集、爱园、张圩、三庄、葛集、来安、城厢、卢集、高渡、郑楼、裴圩及姚圩等27个人民公社。

1960年2月22日,撤销姚圩人民公社,分属于中扬、城厢两公社(姚圩、二里、朱码、杨集、界湖、陶庄6个大队属城厢,高圩、岭桥、许码、五昌4个大队属中扬)。

1962年6月11日,划出王集、里仁、庄圩公社部分大小队,增置魏圩人民公社;7月,撤销里仁、爱园及庄圩3个公社,建立里仁、庄圩两个试点区(里仁区先称爱园区,后称里仁区);10月,改共青团果林场置桃源公社。

1963年初,全县划王集、史集、临河、庄圩、穿城、仓集、新袁、裴圩、营门、葛集、里仁等11个区,及众兴、洋河、桃源、双庵等4个县直属公社。6月27日,葛集区改为八集区,裴圩区改为黄圩区。

1964年改双庵为区直属公社,增置来安及魏湾两区属公社。计有:11个区,3个直属公社,164个区属公社及1个区直属队、7个场圃。

1970年2月撤区并小公社;建大公社25个及两个镇;另有7个场圃。

1983年6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实行政社分设,建立乡人民政府,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人民公社经济委员会。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各乡、村、组所冠之地名,袭用公社时地名。

1985年撤销人民公社经济委员会。至1987年,王集、新袁、仓集3个乡皆改为镇,增减一些行政村,调整一些村的隶属关系,时全县有5个镇,22个乡,8个农业场圃(其中两个省属场及1975年设的泗阳县林苗圃),共辖7个居委会,567个行政村及13个村级农科站及小农场、小果园等6个。

1996年7月泗阳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宿迁市管理,1999年底共辖7个镇、21个乡、4个场圃,共有607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4839个村民小组。

2009年,全县设11个镇、5个乡、2个场,252个村(居)委会。

2015年,全县设11个镇、5个乡、3个街道办、2个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镇、乡、场及街道办所辖242个村(居)委会。

截至2020年,泗阳县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万辖9个镇、1个乡、3个街道、2个场。分别为:  

街 道:众兴街道、城厢街道、来安街道  

乡 镇:王集镇、新袁镇、裴圩镇、临河镇、爱园镇、李口镇、穿城镇、卢集镇、庄圩乡、三庄镇    

场:农场、棉花原种场

以上是 泗阳县属于哪个市的(泗阳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5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