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蒙阴县属于哪个市(蒙阴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山东蒙阴县属于临沂市。

临沂,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地区中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宜居城市、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截至2019年底,临沂下辖3个区、9个县,总面积1719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66.7万人,城镇化率52.75%。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

红动中国、崮秀天下、桃醉世人的蒙阴,位于鲁东南沂蒙山区腹地,因处蒙山之阴而得名,西汉初年置县,距今2200余年。蒙阴是秦将蒙恬,东汉天文历算学家、“算圣”刘洪,明代文学家公鼐,革命先驱刘晓浦、刘一梦的故乡。蒙阴千峦环其外,百流出其中,全县林木覆盖率75%,山水秀美,地貌奇特,景观荟萃,宛如屏画。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扬全国,举世闻名孟良崮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神奇地貌岱崮是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千年古刹中山寺古朴灵验,10万亩云蒙湖山水相映,优质林果100多万亩,年产果品136.5万吨。

  蒙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桃乡、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山东省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县,现有A级景区15家,其中AAAA级景区2家、AAA级景区4家;省级旅游强乡镇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2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7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186户(其中五星级3家)、市级沂蒙人家农家乐90户、县级农家乐55户,是名副其实的江北最美乡村。

蒙阴县因地处蒙山之阴而得名,西汉初置县,是秦朝大将蒙恬和东汉天文历算学家、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的故乡。山东省长寿之乡、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中国蜜桃之都、中国长毛兔之乡、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

历史沿革

西汉初建立蒙阴县,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隶属兖州泰山郡。

王莽篡位后,曾改称蒙恩县。

东汉初,地属盖、牟二城。

三国魏复置蒙阴县,属徐州琅邪郡。西晋末因战乱废。

南北朝时,北魏于蒙阴地置新泰县,属南青州东安郡。

东魏时,东安郡之新泰县改称蒙阴县,仍属东安郡。

北齐将蒙阴县并入东泰山郡之新泰县。

自此经隋、唐五代直至南宋景定三年,共712年,都属新泰县。1262年(南宋景定三年),蒙阴地又由新泰县划入沂水县,称新泰镇(旧蒙阴县志叫新寨镇)。1313年(元皇庆二年),重建蒙阴县,属益都路莒州。

另据《重建蒙阴县碑》载,重建蒙阴县为元延佑二年。

1369年(明洪武二年),属青州府。

1730年(清雍正八年),改属莒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属沂州府。

1913年(中华民国2年),废府设道,蒙阴县属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邪道。1928年废道,直属省。1936年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1941年9月,将原蒙阴县的大部分地区划为新蒙县、泰宁县、博莱县。蒙阴县属鲁中区二专区。1943年3月蒙阴县撤销,同年9月恢复,仍属二专区。

1949年7月属沂蒙专区。1950年6月改属沂水专区。1953年8月属临沂地区。1994年12月,临沂撤地设市,仍属临沂市。

行政区划

1945年8月,泰泗宁县撤销划回汶南区,费北县撤销划回大庄、团埠两区,从沂南划回官庄区。同年10月将北师、龙廷两区及寨子乡划归新泰县,并将张黄区划归沂源县。全县调为9个区:城郊、官庄、团埠、城子、汶南、高都、坦埠、野店、大崮。1951年将区名改为一至九区:一区(城郊)、二区(官庄)、三区(团埠)、四区(城子)、五区(汶南)、六区(高都)、七区(坦埠)、八区(野店)、九区(大崮),并在区下设85个乡。

1954年5月,五区(汶南)划入新泰县。1955年11月,将区名又改为按地名称谓,时辖城郊、官庄、团埠、联城、高都、坦埠、野店、岱崮8个区。

1956年2月,临沂专署将沂南县的垛庄和崖子区的4个乡(东河、营后、梭庄、泉桥)划归蒙阴县,共9个区,85个乡。

1958年2月,撤销区的建置,调整为16个乡(镇):城关镇、曹庄乡、旧寨乡、坦埠乡、垛庄乡、崖子乡、界牌乡、桃墟乡、水营乡、布洼乡、常路乡、高都乡、野店乡、坡里乡、贾庄乡、高庄乡。

1958年10月2日,全县由16个乡(镇)调整为9处人民公社:城关、坦埠、孟良崮、桃墟、水营、布洼、常路、野店、岱崮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58年11月,沂南县撤销,将双堠、岸堤、孟良崮、马牧池4处公社划归蒙阴县,因孟良崮公社重名,将蒙阴原有的孟良崮公社改为垛庄公社,时辖13处公社。

1960年7月,撤销水营、桃墟公社,新划前城、官铺公社。1961年8月,沂南县恢复,将双堠、岸堤、孟良崮、马牧池公社和垛庄公社的东河乡、营后乡、梭庄乡划归沂南县。1962年先后新设重山、旧寨、高都公社,旋又撤销前城、重山两处公社,恢复桃墟公社,新划界牌、阎庄公社。1963年4月,将13处公社改为13个区:城郊、官铺、旧寨、坦埠、垛庄、桃墟、界牌、阎庄、常路、高都、野店、岱崮、联城。区以下设74个公社。

1964年春,将官铺区改为刘官庄区,撤销界牌、阎庄两个区。1971年2月,又把区改为公社。同年5月恢复重山、界牌两处公社。1978年1月,将重山公社划归沂南县。1981年3月,刘官庄公社改为巨山公社,城郊公社改为城关镇。时辖城关镇和巨山、旧寨、坦埠、垛庄、界牌、桃墟、联城、常路、高都、野店、岱崮公社。

1984年4月,全县划为12个区,区以下辖3个镇,41个乡。城郊区辖:蒙阴镇、阎保、万家沟、田庄、住佛乡;联城区辖:城子、对山、常马、大庄乡;常路区辖:常路、西高都、张台乡;高都区辖:东高都、温村、郑家庄乡;野店区辖:野店、东门、烟庄、石槽乡;岱崮区辖:坡里镇,北贾庄、台头、柳树头、尖洼乡;坦埠区辖:坦埠镇,西崖、诸夏乡;旧寨区辖:旧寨、莫庄、上峪、八里庙乡;巨山区辖:刘官庄、官铺、周家寨乡;桃墟区辖:桃墟、西阎庄、麻店、团埠乡;界牌区辖:界牌、马头崮、丁旺庄乡;垛庄区辖:垛庄、下峪、黄仁乡。

1985年9月2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12个区41个乡3个镇,调为5镇10乡:蒙阴镇、坡里镇、坦埠镇、垛庄镇、常路镇;野店乡、旧寨乡、桃墟乡、界牌乡、北贾庄乡、高都乡、巨山乡、联城乡、常马乡、重山乡。

1987年,全县共有5镇、10乡,564个行政村,1583个自然村。

2020年全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云蒙湖生态区、36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8.5万人。

山东蒙阴县属于哪个市(蒙阴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山东蒙阴县属于哪个市(蒙阴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92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