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呢(泰兴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北纬31°58′12″~32°23′05″,东经119°54′05″~120°21′56″,是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市,是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享有部分地级市职权。

东接如皋市;南接靖江市;西濒长江,与扬中市、常州市新北区隔江相望;北邻泰州市姜堰区,东北与南通市海安市接壤;西北与泰州市高港区毗连。

泰兴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行政区划面积1172平方公里,泰兴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47.0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43.5千米。截止到2021年1月,泰兴市辖1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4个市级工业园区。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泰兴市东接如皋市,南界靖江市,西濒长江,北邻姜堰市,西北与泰州市高港区毗邻,东北与海安县接壤。

历史沿革

据《泰兴县志》(以下简称《县志》)记载,泰兴原是广陵郡海陵县的济川镇地域。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公元九三七年),由于“改海陵县为泰州”,乃“析济川镇置泰兴县”。

县名“泰兴”,是取随泰州兴起的意思。县治初设柴墟(今口岸镇),宋太祖乾德年间迁到延令村(今泰兴镇)。设县时隶属泰州。宋徽宗宣和四年属扬州,建炎四年改属通泰镇抚使,绍兴初年属泰州军,五年再属扬州,十年又属泰州军,十二年又改属扬州,二十九年仍改属泰州军。元朝属扬州路总管府。明朝属扬州府。清雍正时改属通州。民国初年属苏常道,废道后,直属江苏省,民国22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驻泰州),23年改属扬州行政督察区。

解放初属泰州专区,1952年苏南、苏北行署合并后,属扬州专区(1970年改为地区)。县人民政府驻泰兴镇大会堂路。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属扬州市。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泰兴县,设立泰兴市(县级),行政区域不变,由省直辖,暂由扬州市代管,实行计划单列。1996年7月,地级泰州市成立,暂由泰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1950年5月,划出城区、城西区、宣堡区、口岸区、城黄区的部分乡、镇,设置城北区。7月,为加强经济建设,实行城乡分开管理,原属城区、黄桥区管辖的13个乡,分别划入附近农村区;城区7镇改为城东、城南、城中、城西、城北5镇;其他各区行政界城,亦均进行适当调整。至年底,全县有13个区、1个办事处,共辖235个乡镇。

1951年6月,永安洲办事处改设永安区公所,口岸区改称临江区,另增设口岸办事处,辖口岸、龙窝、刁铺3镇。

1952年9月,口岸、龙窝、高港3处,奉令划属泰州市,撤销口岸办事处,临江区改为刁铺区。

1952年10月,报请苏北行署批准,增设张桥、城东、新街、横巷、孔桥5个区,环溪镇改为县直属镇。因广陵、张桥、毗卢、新市、古溪、七圩6个镇在2500人以下,更名为乡。至年底,全县有19个区、1个直属镇,各区共辖235个乡、镇。

1953年6月,撤销城东、新街、横巷、张桥、孔桥5个区和环溪镇,调整为14个区。区以下设255个乡、镇。

1954年2月,口岸、龙窝、高港三处,由泰州市划归泰兴县,因而增设口岸区。刁铺区所属双太、复原、临江、故土、启化、生宁6乡划归口岸区。

1954年10月,为适应领导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发展的需要,裁并3千人以下的乡。合计划并减少1个区、1个镇、115个乡的建制。裁并后全县计有14个区,1个直属镇,224个乡镇。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县划分为3个直属镇,2个直属乡,11个行政区。各区共辖116个乡镇。

1957年10月,随着农业高级合作社的发展,全县撤区建乡,划分为42个乡镇,辖1768个农业社、8686个生产队。

1958年9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将42个乡镇改建为政社合一的14个人民公社。共辖178个生产大队,1443个生产小队。

1959年3月,14个人民公社改划为19个,新增路庄、佩璜、樊达、刁铺、新市5个公社。

1959年5月,19个人民公社改划为39个。即:泰兴镇、黄桥、口岸、曲霞、蒋华、城西、马甸、宣堡、水安、广陵、珊瑚、古溪、梯青、路庄、佩璜、樊达、刁铺、新市、七圩、张桥、城东、焦荡、常周、宁界、横巷、长生、分界、九成、元竹、太平、河失、北新、姚王、城北、井湖、薛垛、庵桥、许庄、田河。共辖848个生产大队,5059个生产小队。1962年5月,城西人民公社划分为大生、天星、过船3个公社;新建郭庄、马庄人民公社。同时,泰兴镇人民公社改为泰兴镇,黄桥人民公社改为黄桥镇。至此,全县为41个人民公社,2个镇,共辖1017个大队,7799个生产队。

1963年5月,全县4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71个人民公社,设置13个区指导所属公社的工作。另有1个县属人民公社、3个县属镇、4个县属场圃。

1969年11月,撤销13个区和271个公社建制,重新建立40个农村人民公社,泰兴、黄桥、口岸3个县属镇不变。各公社共辖964个大队、7929个生产队。

1974年,口岸镇并入口岸人民公社。

1977年6月,全县成立黄桥、常周、沿江、口岸、城黄、宣堡6个区工作委员会。

1981年3月,改建为7个区公所,分别指导所属公社工作。黄桥区:(区公所驻黄桥)辖长生、珊瑚、横巷、宁界、吴庄5个人民公社和黄桥镇。古溪区:(区公所驻横家垛)辖古溪、分界、横垛、元竹、三里5个人民公社。曲霞区:(区公所驻霞幕圩)辖曲霞、焦荡、常周、广陵、张桥5个人民公社。蒋华区:(区公所驻蒋华桥)辖七圩、新市、蒋华、天星、过船、城西6个人民公社。口岸区:(区公所驻口岸)辖口岸、刁铺、许庄、田河、马甸、永安6个人民公社。城黄区:(区公所驻河头庄)辖溪桥、刘陈、北新、南新、河失、姚王、城东7个人民公社。宣堡区:(区公所驻宣家堡)辖胡庄、汪群、孔桥、宣堡、根思、城北6个人民公社。

1981年8月,为改变南新、根思、汪群、姚王4个公社接壤地区的贫困面貌,经省政府批准,划南新公社的港上、叶杜、鞠前、中巷、北庄、马北大队,根思公社的东叶、西叶、双野、双陶、肖家利、卢荡、顾后、鞠庄、联合大队,姚王公社的周家里、严河、居庄大队,汪群公社的邵荡、焦东、焦西大队,增设老叶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全县43个社(镇)改为乡、镇,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至年底,全县有7个区,1个区级镇,35个乡、7个乡级镇。各乡镇(含县属镇)共辖991个村民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

1988年,设区(县派出机构)7个、乡镇43个、村民委员会996个、居民委员会37个。

1992年9月,撤县设市。

1997年4月,西北部口岸、刁铺、永安洲、田河、许庄5个乡镇划出。

2000年2月,撤销15个乡镇,新建2个镇,被撤销乡镇所辖村(居)并入新建镇或相邻乡镇。同时,张桥乡两个村、姚王镇3个村、大生镇3个村和十里甸乡4个村划入泰兴镇,过船镇3个村、天星镇1个村划入泰兴经济开发区。

2000年5月,溪桥乡撤乡设镇。全市部分村(居)合并。6月,张桥乡、横垛乡撤乡设镇。7月,南沙乡撤乡设镇。12月,珊瑚乡撤乡设镇。

2001年5月,刘陈乡、元竹乡、分界乡撤乡设镇。

2005年,全市有泰兴、黄桥、珊瑚、分界、广陵、南沙、横垛、古溪、元竹、新街、姚王、宣堡、胡庄、张桥、曲霞、河失、溪桥、刘陈、蒋华、七圩、大生、过船、马甸23个镇和根思乡,村民委员会341个,居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7287个。

2016年泰兴市辖济川街道,黄桥、虹桥、广陵、滨江、宣堡、古溪、曲霞、河失、姚王、新街、珊瑚、张桥、分界、元竹14个镇和根思乡,共有50个居委会,298个村委会。

2020年泰兴市辖济川街道、延令街道、姚王街道,黄桥、虹桥、广陵、滨江、宣堡、古溪、曲霞、河失、新街、珊瑚、张桥、分界、元竹13个镇和根思乡,共有56个居委会,294个村委会

魅力泰兴

泰兴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呢(泰兴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泰兴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呢(泰兴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91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