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县属于哪个市(惠民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惠民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北与滨州市阳信县接壤,东邻滨州市滨城区,南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滨州邹平市相望,西与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区交界。

【位置面积】惠民县位于东经117°17′至117°49′,北纬37°6′至37°35′之间。地处山东省北部,北与滨州市阳信县接壤,东邻滨州市滨城区,南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邹平市相望,西与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区交界。县域南北长度51千米,东西长度46.5千米,总面积1363.42平方千米。

【地质】 惠民县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陆台的下坳地带,由于历史上黄河的迁徙、泛滥,大量泥沙沉积、填充,地质结构松散(地表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含水层,下层为隔水层),对储藏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地貌】惠民县地属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8~20.7米,平均地面高程一般在12米,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之间。地貌有平地、坡、岗、洼地等交错分布,其中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50%;决口扇形地占23.7%;洼地占10.3%;河滩高地占16%。由于坡地和决口扇形地及洼地交错分布,洼地地面坡降缓,而且有沙岗阻隔,不利于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因此,易涝易碱。

【气候】  2020年,惠民县平均降水量533.7毫米,年平均气温13.8摄氏度,平均日照2537.7小时。综合全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属正常年份。

降水

  2020年,全县平均降水量53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4.1毫米,较2019年同期偏多95.8毫米,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气温

  2020年,全县平均气温13.8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9摄氏度,较2019年同期偏低0.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6.5摄氏度,出现在6月7日,比30年历史最高值40.8摄氏度偏低4.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4.3摄氏度,出现在12月30日,比30年历史最低值-19.6摄氏度偏高5.3摄氏度。

光照

  2020年,全县平均日照2537.7小时,较常年、2019年同期分别偏多10.3小时和154.1小时。

【矿产资源】惠民县主要矿产为石油、地热等。至2020年底,探明石油储量达758万吨,年产19.6万吨;地热资源全县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县域中北部,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温度高,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地热资源总量为1.45×1019焦耳。

【水资源】

降水量

惠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82.3毫米,折合水量为79437万立方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夏季多雨,汛期6-9月占年降水量的75.8%,冬季少雨雪,降水量仅占年降水总量的4-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其中年最大降水量为1059.9毫米(1964年),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82.0%,年最小降水量为279.1毫米(2002年),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52.1%,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8倍。

地表水水资源量

惠民县1956-2016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533.9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全县淡水区(矿化度小于2克/升)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8403.3万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当地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重复计算量,经计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875.5万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一次利用的最大水量。惠民县水资源可利用量包括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引黄水量三部分。全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945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692万立方米、地下水2958万立方米、引黄水量8800万立方米。

【林木资源】2020年,林业生产完成合格造林面积1793.3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160公顷;水系绿化50.5千米;道路绿化61.7千米;农田林网2406.7公顷;发展林下经济733.3公顷。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惠民县内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县内有木本植物38科122种,主要有白蜡、国槐、杨、柳、槐等。草本植物50多科230多种,野生草本植物有木贼科、睡莲科、禾本科等47科,200余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等。真菌植物28科150种,其中食用菌有蘑菇、木耳等。植物资源中的药材有益母草、车前子、枸杞等168种。

动物资源

全县有脊椎动物250多科850多种。野兽有黄鼬、野兔、刺猬、狐狸等10科20种,家畜有牛、马、羊、狗等。野禽有喜鹊、麻雀、燕子、黄鹂等28科60种,家禽有鸡、鸭、鹅、鸽等。昆虫有153科600多种,蛛形动物有23科74种。水生动物有鱼、虾、蟹、鳖、蚌、青蛙、蟾蜍、水蚤等40多科100多种。

【人口】2020年,惠民县人口数量保持平稳态势。年末全县总人口651979人,比2019年末减少29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6‰。

【方言】

惠民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冀鲁方言。具体说,是齐东方言片的西北隅。由于地理位置及传统交往的影响,境内方言也有明显差异。徒骇河以北至北县界为惠城方言片,是惠民方言的代表。其特点是降调较多,去声和很多阳平字都读为31。徒骇河以南至黄河岸及西部属大年陈方言片。其特点是鼻音较重。徒骇河以南的东部属胡集方言片,包括胡集、陈集等地。其特点是吐字较轻,尾音上挑。另外,还有个“方言岛”:淄角以南、姜楼以北,申桥以西,约有十几个村庄。其特点是把“走”“坐”读成“陡”“垛”。

惠民县地处山东省北部,北与滨州市阳信县接壤,东邻滨州市滨城区,南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邹平市相望,西与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区交界。

山东惠民县属于哪个市(惠民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惠民域地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氏族部落聚居。夏属兖州域,商为蒲姑国地,周为齐国境,春秋战国为齐地。秦置厌次县,属齐郡。秦始皇以东南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厌读压)之,次舍于此,故名。县治在今桑落墅北。西汉改厌次县为富平县,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王莽篡汉后改富平为乐安亭。

62年(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复改为厌次县,仍属平原郡。三国为魏地,名厌次,属乐安郡。晋名厌次,属冀州刺史部所辖乐陵国,刺史部驻厌次。北魏名厌次,县治迁马岭城(今何坊乡二郎堂村北二里处),属沧州乐陵郡。北齐556年(天保七年)废厌次,将原厌次县并入阳信县,县治马岭城,属乐陵郡。隋初为阳信县,属渤海郡。586年(开皇六年)废渤海置棣州,县属棣州。596年(开皇十六年)复置厌次县,属棣州,县治迁至今辛店乡先棣州村一带。606年(大业二年)废棣州,厌次县属沧州。不久,废沧州,复置渤海郡,厌次属渤海郡。唐621年(武德四年),复置棣州,厌次属棣州。625年(武德八年),废棣州,厌次属沧州。643年(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州治驻厌次,厌次还属棣州。天宝初,改棣州为乐安郡,厌次属乐安郡。

758年(乾元元年)改乐安郡为棣州,厌次属棣州。五代厌次属棣州。907年(后梁开平元年)棣州刺史华温琪为避水患,将州治与县治均迁于厌次东南(今清河镇古城马村一带)。宋厌次县属河北东路棣州乐安郡。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迁州治、厌次县治至阳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址)。金厌次属山东东路棣州防御郡。元厌次县属济南路棣州。明1368年(洪武元年),废厌次县,域地入棣州。1403年(永乐元年),改棣州为乐安州。1426年(宣德元年)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属济南府。清初仍为武定州地,1724年(雍正二年),武定州为山东布政使司直隶州。

1734年(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为武定府,始置惠民县(因城东南20里有惠民沟而定名)。为武定府的附郭县。中华民国1913年废武定府,惠民县改属山东省公署岱北道。1914年,改岱北道为济南道,惠民县改属济南道。1925年,置武定道,道治设惠民城。1928年废武定道,惠民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于惠民县城置山东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辖惠民等11县。

193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惠民县境内西北部、西部、西南部开展抗日游击活动,1942年9月,冀鲁边区在商河、惠民两县边界地区建立商惠县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10月渤海区建立惠(民)济(阳)商(河)三边县。1945年8月30日,惠民解放。9月,建立惠民市,惠民县原一、二区归惠民市管辖,市政府驻惠城;其余地区属惠民县管辖,县政府驻何李村(今属辛店乡)。惠民市、惠民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署所辖。10月,撤商惠县、三边县。1946年12月建杨忠县。1948年4月,惠民市撤销,其辖区归原县建置。

1949年4月,惠民县党政机关由何李村一带迁入惠民城。1949年5月,杨忠县改称惠济县。1950年5月,渤海区撤销,原辖专区调整,建立惠民专区,专署机关驻惠城,惠民县属惠民专署管辖。惠济县撤销,其辖区分归惠民、济阳、商河三县。1958年12月,滨县、惠民县合并,称惠民县,属淄博专署,县政府迁驻北镇。1961年4月10日,惠民县、滨县分治,惠民县原辖13处人民公社改为13个区,县政府迁回惠城。惠民县属惠民专署所辖。1967年3月,中共惠民县委、惠民县人民委员会被惠民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属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所辖。1978年,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署,辖县不变。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称滨州地区,惠民县属滨州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惠民县属滨州市。至2020年,惠民县仍归滨州市所辖。

行政区划

1942~1950年期间,惠民县有部分村曾先后为商惠县、三边县、商河县、杨忠县(惠济县)所辖,后又复归惠民县管辖。

1945年8月30日惠民解放,9月建立惠民市,与惠民县分治。原惠民县的一区划归惠民市管辖。惠民市划分为城关区、龙池区、省屯区,计189个街道和村庄。二至十区,仍属惠民县所辖。

1946年6月,惠民县的一区和阳信县的洋湖区划入惠民市。10月,在七区北部和六区南部设白家桥区。12月,九区和十区大部划归新成立的杨忠县管辖,剩余部分设大王庄区。1947年春,三区分划为火把李、豆腐寨两个区;在八区西部增建李家庄区;在四区东部、五区西部增设何李区;5~11月,为适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河需要,在西起归仁、东至老君堂的黄河北岸,临时建立靠河区。

1948年4月,惠民市撤销,所辖村镇归原建置。惠民县对辖区作了调整,撤销白家桥区、大王庄区,火把李区和豆腐寨区合并为伙龙聚区,文化区和归化区合并为青杨店区。全县辖区统改为地名称谓,即:城关区、龙池区、省屯区、青杨店区、伙龙聚区、淄角区、麻店区、何李区、河套孙区、魏家集区、清河镇区、李家庄区。

1949年8月,省屯区、龙池区合并为城郊区。同时,阳信县的124个村、高青县的10个村、济阳县的2个村、商河县的10个村划归惠民县。阳信县划入惠民县的何坊区,有95个行政村,计114个自然村商河县划入惠民县的10个村。济阳县划入惠民县的2个村。高青县划入惠民县的10个村。同时,惠民县的20个村划归阳信县,1个村划归滨县。惠民县划归阳信县的20个村。惠民县划归滨县的1个村。

1950年,惠民县将十一个区与阳信县划入的何坊区、惠济县撤销后划归的王判镇区、萧圣庙区,统一调整为一至十四区,下辖128个乡,计1236个村庄。

1955年3月,一区改称城关镇。9月,全县辖区复统改地名称谓,即:城关镇、城郊区、石庙区、皂户李区、麻店区、桑落墅区、何坊区、淄角区、辛店区、胡家集区、清河镇区、李家庄区、大年陈区、姜家楼区。

1956年3月,城关镇与城郊区合并称城郊区,大年陈区与姜家楼区合并称姜家楼区。

1956年5月,城郊区划分为城关镇、昭田乡、省屯乡、后王乡4个县直属乡镇。12月,又将各区和直属乡镇调整为40个乡镇。

1958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进行区划调整,将全县40个乡镇合并为17个乡,并以城郊乡、辛店乡、李庄乡为重点乡。

1958年11月,惠民与滨县合并称惠民县,原惠民县17个乡合并为惠城、石庙、淄角、李庄、何坊、桑落墅镇、胡集、清河镇、大年陈、姜楼、麻店、辛店、皂户李13个人民公社,加滨县的北镇、杨集、杜店、里则、单寺、张集、堡集、滨城、闫家9个人民公社,计22个人民公社,487个生产大队,2901个生产小队,1985个村。

1961年4月惠民、滨县分治,各领原属。原惠民县13处人民公社改为13个区,区以下共设85个公社。

1963年,85个公社调整为90个。1969年9月撤区,将13个区改为13个人民公社,原区辖90个公社改为90个管理区,其辖属关系不变。

1971年12月,将13个人民公社划分为21个人民公社,辖94个管理区,1024个大队,1307个自然村(其中城关公社辖村包括城内东、西、南、北四关和南门街等10条街道)。一般一个自然村为一个生产大队,少数几个村为一个大队。21个人民公社是:城关公社、省屯公社、何坊公社、毛刘公社、石庙公社、梁家公社、桑落墅公社、陈集公社、麻店公社、皂户李公社、淄角公社、辛店公社、第三堡公社、胡集公社、魏集公社、清河镇公社、李家庄公社、申桥公社、姜楼公社、联五公社、大年陈公社。

1981年城关公社改称惠城公社,1982年改称城关镇,1984年改称惠民镇。

1984年,全县撤人民公社建乡镇。除惠民镇外的20处人民公社改为3镇17个乡:胡集镇、淄角镇、李庄镇、石庙乡、桑落墅乡、何坊乡、省屯乡、梁家乡、皂户李乡、第三堡乡、辛店乡、麻店乡、陈集乡、魏集乡、大年陈乡、清河镇乡、申桥乡、姜楼乡、联五乡、香翟乡(原毛刘公社)。各乡镇所辖村庄与原公社时期所辖村庄相同。

1985年石庙、桑落墅两乡改为镇。

2006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惠民镇更名为孙武镇。

2010年,经省政府和市政府批准,惠民县撤销孙武镇,以其原行政区域和原何坊乡的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孙武街道办事处和武定府街道办事处。何坊乡、辛店乡、大年陈乡3个乡行政区划调整为镇。

2011年,撤销何坊镇,设立何坊街道;撤销皂户李乡,设立皂户李镇。

至2020年底,全县有2街道12镇,即:孙武街道、何坊街道、石庙镇、桑落墅镇、麻店镇、皂户李镇、淄角镇、辛店镇、胡集镇、魏集镇、清河镇、李庄镇、姜楼镇、大年陈镇,共100个行政村,1107个自然村。

山东惠民县属于哪个市(惠民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山东惠民县属于哪个市(惠民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83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