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咪西是什么意思?带你了解咪西的出处

中国的很多谍战剧、抗战剧中经常出现“咪西咪西”这个词汇,给人的统一印象是:这是日本语。可是如今大部分日本人却对其不明所以然,不仅一副第一次听到的样子,还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弄得中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难道不是日本语言吗?

“咪西”的出处

一份有关上世纪六十年代沪语童谣资料显示,童谣中提到的“乡下人到上海来,上海闲话讲勿来,咪西咪西炒咸菜”中的“咪西”一词正是日本的“舶来品”。

经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查阅,“咪西”一词源自于日语“末西”,本意是饭。虽说当时为了方便中日交流,发展成了无需翻译的“协和语”,但是“咪西咪西”也仅仅是日本人中的“饭饭”,而并不是中国人眼中的“吃饭”。所以这一说法的准确性有待商榷。

咪西咪西是什么意思-1

目前,关于“咪西”的准确由来,还要从日本的少数民族说起。

作为“大和民族”的日本,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民族,在其国家还存在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就是如今鲜为人知的阿伊努族,曾被译为“虾夷”。阿伊努族大部分居住在日本的北海道区域,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图腾和民族语言,以农耕和渔猎为生。

在他们的语言文化中,“咪西挞”是“咪西”的最初语言,本意指的是“牲口进食”,后来经过演变,加上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语言交流障碍,“咪西”也就成为了大多人口中“吃”的意思。

在日本,阿伊努族曾遭受到长期的歧视,甚至被称为“土人”(译为狗),是落后、愚蛮的象征,所以在日本阿伊努族的语言是被禁止使用的。久而久之,随着族群的没落,这种语言得不到传承,也就被遗忘了。这是现代很多日本人不知道“咪西”意思的原因。

“咪西”的现状

数据显示,1980年的日本全国拥有阿伊努族的人共有25万,到了1999年,数量已减至20人,且都是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

为了避免被日本“大和民族”歧视,阿伊努族人不愿在公众场合承认自己的种族身份,会通过各种方式掩盖属于族群的特征。

随着日本强制性推行日文教育,阿伊努语最终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的“语言文物”。

种族消失是阿伊努语消亡的原因,也是如今日本人不懂“咪西”的结果。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有可能会在时间的变迁中逐渐被遗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不同族群语言的文化重要性和传承性,保护语言也是在保护文化。

以上是 日本语咪西是什么意思?带你了解咪西的出处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76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