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属于哪个市(德清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德清县,浙江省湖州市辖县,位于浙江北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处长三角腹地;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呈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湿润;总面积937.92平方公里,辖8个镇、5个街道。

德清县境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西部山区有700米以上的五指山、黄回山、塔山(莫干山主峰)、天山、倍顶山等五座山峰。中部,属湘溪、余英溪、阜溪“三溪”河谷,为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

东部,在东苕溪导流以东,地势低洼,海拔3.5米左右。县境山地丘陵面积341.2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48%;

平原面积456.0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74%;水域面积138.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78%。县境地质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之钱江台拗中,属安吉──长兴台陷的武康至湖州隆褶束南段东侧。

德清县位于长三角腹地、浙江省北部,是杭州都市区的重要节点县。

历史沿革

县境周初隶吴,春秋时属越,越灭属楚,为春申君黄歇封邑——菰城境地。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4)置会稽郡,改菰城为乌程县。会稽郡领乌程、余杭等26县,德清为乌程之南疆,武康是余杭的北境。

西汉高祖元年(前201)春,县境属荆国,十二年改属吴国。景帝三年(前154)复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浙江以西为吴郡,县境属之。

三国时,入东吴版图。吴黄武元年(222),析鸟程、余杭置永安县,乃武康建县之始,县治设永安山麓。宝鼎元年(266),改吴郡为吴兴郡,领乌程、永安等9县。

晋太康元年(280),改永安为永康县。三年,改永康为武康县,县治迁前溪北,隶吴兴郡。历宋、齐、梁、陈四代未变。

隋开皇九年(589),废吴兴郡,武康并入余杭县,属杭州。仁寿二年(602),复武康县,属湖州。大业二年(606),废湖州,武康属余杭郡。县治迁余英溪南〔唐广德二年(764)复迁溪北〕。十二年,改隶吴兴郡。

唐武德三年(620),改武康为安州,次年改为武州。七年,废武州,复置武康县。天授二年(691),分武康东境17乡置武源县,县治设下兰山南,为德清建县之始。景云二年(711),易武源为临溪。天宝元年(742),定名德清,县治迁百寮山(百凉山)南。乾元元年(758),改吴兴郡为湖州,德清、武康属之。

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武康县隶杭州。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武康改隶湖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改湖州为安吉州,武康、德清同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安吉州为湖州路,两县归属如旧。至正十六年(1356),改湖州路为吴兴郡,领武康、德清等县。

明代改吴兴郡为湖州府,两县同为府属。

清沿明制,隶属如故。

民国元年(1912)废湖州府,两县直隶于省。3年,设道制,两县同属钱塘道。16年,废道制,由省直辖。24年9月,浙江省设9个行政督察区,德清、武康同属第一区,27年10月改属第二区。37年4月,全省设6个区,两县复属第一区;7月,全省改设9个区,德清仍属第一区(吴兴专区),武康改属第九区(临安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设10个专区,德清属嘉兴专区,武康属临安专区。1953年,临安专区撤销,武康改属嘉兴专区。

1958年6月,武康县撤销,并入德清县,属嘉兴专区。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

1983年7月,撤销嘉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德清隶属湖州市。1994年5月17日,德清县治从城关镇(今乾元镇)迁至武康镇(今武康街道)。

行政区划

1949年德清县5区3镇13乡:1950年德清县5月设4区2镇28乡(下辖186村)。

1956年德清县2镇15乡:城关镇、新市镇、城郊乡、城西乡、雷甸乡、塘北乡、下舍乡、高林乡、高桥乡、禹越乡、勾里乡、新联乡、梅林乡、士林乡、洛舍乡、澉山乡、钟管乡。武康县10乡:千秋、秋山、二都、三桥、龙山、筏头、莫干、山民、上柏、三合。

1958年10月,设12个人民公社(下辖55个生产大队、531个生产队):城关、洛舍、干山、下舍、高桥、新市、二都、千秋、上柏、三桥、莫干、雷甸。

1961年2镇23个人民公社(下辖250个生产大队、2665个生产队):城关镇、新市镇、城关、雷甸、洛舍、戈亭、干山、钟管、下舍、勾里、高桥、禹越、新联、梅林、士林、高林、二都、秋山、三合、千秋、上柏、三桥、龙山、莫干山、筏头。

1962年2月,建立武康镇,为3镇23个人民公社(下辖268个生产大队、3095个生产队)。

1963年8月,南路公社从吴兴县划入,为3镇24个人民公社(下辖286个生产大队、3204个生产队)。

1964年10月,武康镇撤销,并入千秋公社,为2镇26个人民公社(下辖288个生产大队、3218个生产队):城关镇、新市镇、城关、雷甸、千秋、上柏、新联、梅林、高林、士林、高桥、禹越、干山、钟管、下舍、勾里、洛舍、戈亭、三桥、龙山、莫干山、后坞、筏头、对河口、二都、秋山、三合、南路。

1983年10月,恢复武康镇,为3镇26个人民公社(下辖307个生产大队、3047个生产队)。

1985年千秋乡归武康镇管辖,为3镇25乡309个行政村和78个居民区。

1997年全县面积947.93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下设:武康、城关、新市、上柏、洛舍、三桥、钟管、干山、士林、下舍、雷甸、徐家庄、勾里、莫干山和高桥15个镇,高林、筏头、三合、秋山、龙山和南路6.个乡、306个行政村。

1999年1月,乡镇区域再次调整,由21个乡镇调整为16个乡镇(撤销上柏镇、三桥镇、秋山乡建制,并入武康镇;龙山乡并入洛舍镇;高林乡并入新市镇)。

2003年10月,洛舍镇的龙山、龙胜、王母山3个村划入武康镇。

2004年4月,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县由16个乡镇调整为11个乡镇(撤销徐家庄镇、高桥镇建制,合并为禹越镇;撤销下设镇、勾里镇建制,合并为新安镇;撤销莫干山镇和南路乡建制,合并组成新的莫干山镇;新市镇和士林镇撤并,组建新的新市镇;撤销干山镇建制,并入钟管镇;城关镇更名为乾元镇)。

2016年1月,部分乡镇区域再次调整,全县由11个乡镇调整为12个镇街道(撤销莫干山镇、筏头乡建制,合并设立新的莫干山镇;撤销武康镇、三合乡建制,增设武康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下渚湖街道)。

2020年3月,划出原阜溪街道秋山村、秋北村,原下渚湖街道新琪村,成立康乾街道,托管乾元镇的联合村、金鹅山村。

2020年6月,阜溪街道的五四村划入莫干山镇。

2021年全县总面积936平方公里,辖8镇5街道(乾元镇·新市镇・钟管镇·洛舍镇・雷甸镇・禹越镇·新安镇·莫干山镇・武康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下渚湖街道・康乾街道),截至2022年1月,户籍人口44万,常住人口65万。

浙江省德清县属于哪个市(德清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德清县名称由来及历史文化

德清县名取自“人有德行、如水至清”之义。德清县自建县以来,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并留存了具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初鸣制玉作坊、千年古刹云岫寺等。德清县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孟郊、沈约、俞樾、俞平伯等,同时形成了防风文化、游子文化等独特地域文化,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竹茶之地、名山之胜。

德清县的动植物资源丰富

德清县以农田动物群为主,其中珍稀动物有鼋、蟒蛇、鸳鸯、白鹤、青脚鹬、水獭、草鸮、灵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鼋、蟒蛇。

德清县植物种类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50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植物的有水杉、银杏、金钱松、三尖杉、红豆杉、鹅掌楸、浙江樟、浙江楠、天目木姜子、天目木兰、紫茎、厚朴等。

德清县主要风景名胜

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莫干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浙江省德清县属于哪个市(德清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莫干山

觉海寺:始建于公元815年(唐),名为“大唐兴善寺”,后于公元1065年(北宋)更名为觉海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是 浙江省德清县属于哪个市(德清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731.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