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乳源县属于哪个市的(乳源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广东省韶关市如城镇乳源瑶族自治县

乳瑶自治县,隶属于广东省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和西部,东与韶关市武江区接壤,西接阳山县、清远市,南接清远市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省宜章县接壤。它是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是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

南宋第三年(1167年)设乳源县,因县北冯刚岭洞石钟乳丰富,源头流出洞外而得名。196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71个自然村。乳源是老挝、泰国、越南、美国、法国等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国家瑶族的祖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瑶族之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乳源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87276人。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东邻韶关市武江区,西连清远市阳山县,南毗清远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乳源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

历史沿革

乳源秦属南海郡,汉属桂阳郡,三国吴属始兴郡,唐属韶州。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分曲江县西境二乡、乐昌县南境一乡,共三乡十五里设立乳源县,隶辖广南东路韶州。元朝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广东布政司韶州府,清属广东省韶州府,光绪年间属南韶东道韶州府。民国3年(1914年)属粤北南韶连道;民国8年属南韶连道韶州府;民国35年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属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先后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韶关地区与韶关市合并,乳源属韶关市。

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乳源县分4个区14个乡和1个镇。一区:云峰镇和古大、九仙2个乡;二区:龙南、大布、古母水、坪溪4个乡;三区:均容、西山、三元3个乡;四区:梅花、秀水、高富、龙阳4个乡。瑶族山区分别隶属一、二、三区管辖。

1952年春乳源县与曲江县合并,划梅花、秀水、清洞、高富、龙阳5个乡归乐昌县管辖。

1953年5月复分乳源县与曲江县。乳源县辖区,除已划归乐昌县的梅花等乡外,仍按原辖区管辖。

1956年国务院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批准成立韶边瑶族自治县,1957年7月正式宣告成立。县境范围包括:原属乐昌县管辖的必背、桂坑、王茶3个瑶族乡及汉区杨溪乡;原属曲江县管辖的营坑、竹梅、初溪、上瑶、下瑶5个瑶族乡,汉区桂头、棉围、阳陂、中心、团结、大坝、酒岭7个乡和烈村自然村;以及原乳源县属的东坪、茶坪、东山、西山、茅坪、公坑6个瑶族乡。

1958年12月,撤销韶边瑶族自治县,除上、下瑶乡划回曲江县外,其余并入乐昌县。同时撤销乳源县建制,所辖沙坪、大桥乡划给乐昌县,大布乡划给英德县,其余并入韶关市。

1963年根据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一三三次会议决定,划乐昌县瑶山公社、大桥公社、桂头公社,英德县大布公社,与原乳源县地合并,于10月1日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之初设10个公社,84个大队,1463个生产队。10个公社是城关镇、侯公渡、桂头、大桥、洛阳、大布、古母水和瑶山的东坪、游溪、必背。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公社发生变化。1971年大桥公社分为大桥、大坪、红云3个公社;1973年末曲江县重阳公社的一六、东粉、东七、乐群、罗屋大队划归乳源,与桂头公社团结大队建立一六公社;1976年城关镇公社分为乳城镇和附城公社;1980年由游溪公社的上营、下营、茨良坑,东坪公社的大寮坑,与桂头公社的烈村、中联等大队建立柳坑公社。至此,全县有1个镇,15个公社,130个大队,2个居民委员会,1274个生产队。

1983年10月实行区、乡、村行政建制,全县改为1个镇、15个区(设区公所)、104个乡(建乡人民政府)、3个管理区,898个村民委员会。

1986年11月改区公所为乡(镇)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村民小组。侯公渡、一六、桂头、必背、大桥、大布定为镇,附城、古母水、大坪、红云、东坪、游溪、柳坑定为乡(后均称镇)。1988年从桂头镇析杨溪、东岸、均村成立杨溪乡;从必背析方洞与桂头的草田坪建立乡级方洞林场(乡科级)。

1989年村民委员会改为管理区办事处,村民小组改为村民委员会。全县有17个(乡)镇、1个林场、107个管理区、5个居民委员会、1094个村民委员会。

1990年,乳源县辖18个乡镇(场),107个管理区,5个居民委员会,1094个村民委员会。

1993年,根据全省社会发展需要,乳源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全县开展撤乡建镇工作。将附城、红云、古母水、洛阳、龙南、柳坑、东坪、游溪等8个乡撤销,改为镇级建制。工作完成后,全县镇建制由原7个镇,增加到15个镇,大坪、杨溪两个乡因条件不具备,仍保留乡行政建制,至此全县共有15个镇,2个乡和一个乡级林场。

1997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乳源县与兄弟县市一起通过历时4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与兄弟省、市、县的区域界线勘定工作。乳源瑶族自治县疆域四至八到为:东至桂头镇

2001年,根据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及韶关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从相关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从10月份开始对全县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座谈会32次,座谈人次达386人,涉及的部门、单位共305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韶关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民政厅。

2002年撤并乡镇,撤销附城、杨溪、大坪3个镇和方洞林场,除方洞划给桂头外,其余回归原建制。

2003年,乳源县辖14个镇,106个村民委员会,17个居民委员会,1107个自然村,1093个村民小组。

2005年侯公渡并入汝城,古母水并入洛阳,红云回归大桥,龙南并入东坪。

2011年,全县辖乳城、桂头、大桥、大布、洛阳、一六、必背、游溪、东坪9个镇。共102个村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1183个村(居)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2299平方公里。

2015年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102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83个村民小组。

2021年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71个自然村。

广东省乳源县属于哪个市的(乳源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自然资源优质丰富。乳源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溶蚀高原地貌显著,多峡谷,境内森林、水力、矿产资源丰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标率达100%。乳源县林地总面积19.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05%,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816.7万立方米,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高等植物1158种,兽类100多种。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56万千瓦以上;建成水电站418座,总装机容量达56.25万千瓦。广东省内库容排名第三的南水水库,蓄水量达12.5亿立方米,水面面积5.7万亩,水质优良。矿产资源品种较为齐全,共发现矿产资源28种,主要为铁、铜、铅、锌、钨、锡、铋、锑、汞、金、稀土等。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拥有众多的生态、民俗、宗教、人文等景观,有集雄、奇、险、秀于一身的广东十大最美丽地方之一——广东大峡谷;有终日云雾缭绕的广东最高峰——石坑崆;有美国、越南、泰国、法国等世界过山瑶的发祥地——必背瑶寨;有地球同纬度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有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沩仰宗祖庭——正觉寺(正在恢复重建);有风光秀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全县拥有丽宫国际旅游度假区、广东大峡谷、云门寺、云门山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10多个,其中拥有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蓝山源岭南东方温泉酒店、丽宫国际温泉酒店等9家三星级标准以上酒店,每年吸引数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563万人次、旅游收入49.7亿,成为广东省县域经济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

图片3.jpg

  民族风情独特浓郁。乳源瑶族属于过山瑶,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和中部424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瑶族村寨颇具特色,分布在大瑶山深处的山头、山腰、山坑、田峒、山窝之间,高度一般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其中东坪镇的溪背、上寨、中心坑等村寨海拔则达1000多米。瑶族村寨一般是以家族为基础,以姓氏宗族聚居而组成的,村落大小不一。乳源瑶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语言、婚姻、服饰、丧葬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并成为瑶族的一大特色。“瑶族盘王节”“瑶族刺绣”“瑶族民歌”“乳源瑶族传统服饰”等列入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米瑶绣作品《瑶岭长歌》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被省选送参展上海世博会;乳源瑶族“十月朝”被评为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乳源被列为广东省瑶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京广高铁客运专线、国道323线,省道249、250、258线纵贯全县,与县道、乡村公路构筑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27.22公里,村委会公路硬底化达100%,镇、村班车通车率分别达100%和90%。电子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城乡通信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4G网络覆盖县城,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9万多户、移动电话用户15.35万户、互联网用户12.86万户。按照“东联、南拓、西优、北延”的总体要求,以建设韶关最佳宜居卫星城为目标,建成蔚蓝水岸、碧水蓝湾、华景小区、嘉乐风景园、源水居、南水花园、明珠花园、水岸国际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和文昌塔公园、民族团结广场、金狮公园、音乐喷泉(水幕电影)、LED彩灯路灯和休闲步道、绿道等一批市政项目,乡镇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宜居瑶乡愈加靓丽迷人。

县城新区-钟华摄.jpg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推进乳桂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构建“一轴两城三区一带”的空间发展格局,成为中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廊道,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精心打造“一片两带”(城郊观光农业产业示范片和石灰岩山区耐寒耐旱农业产业带、深山区农林经济产业带)。建成特色瓜果、绿色蔬菜、高山茶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基地18个,注册农产品商标35个,“三品”认证产品数量33个。

  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0家;家庭农场21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0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引进东阳光生物制药、新型环保制冷剂等一批优质项目和蓝威科技、永恒实业、绿之源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全县拥有“四上”企业159家。龙头企业东阳光公司是韶关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铝箔加工基地、广东省最大的氯碱化工基地,被列为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东阳光精箔公司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铝业股份公司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94.7亿元,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71亿元,增长10.1%。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1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5亿元,增长7.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925元、15817元。

以上是 广东省乳源县属于哪个市的(乳源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67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