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属于哪个市(龙川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龙川县属于河源市。

龙川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总面积3081.31平方公里,辖24个镇,315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379个自然村,5658个经济合作社。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东江和韩江上游,东接兴宁、五华,西南连和平、东源两县,北界江西省定南、寻乌两县。境内有梅河高速公路,205国道穿县而过,京九、广梅汕铁路在县城老隆交汇,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和客货流集散地。县城老隆与省会广州距离300公里、距离深圳280公里、距离河源市区104公里。

龙川县属于哪个市(龙川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据《书·禹贡记载》,龙川属杨州南境,周初藩服,春秋属南越,战国属楚。县有龙潭自整山注入川,故名龙川。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置南海郡,赵佗为龙川令。秦末佗举兵反,自立为南越王。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仍置南海郡龙川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析龙川置兴宁县。东晋废帝太和元年(公元366年)析龙川置雷乡县。南齐建武三年(公元496年)析龙川置河源县,改属东官郡。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废东官置梁化郡,龙川属之。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郡为循州,将龙川县地分并于兴宁、河源县。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循州置龙川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废郡复循州。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循州改雷乡郡,析兴宁置雷乡县(即今龙川地),南汉乾亨元年(公元917年)循州改郡分置祯州,循州郡治所迁雷乡县。南汉刘张大宝元年(公元958年)复循州。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置广南东路,废雷乡复龙川县,直属循州。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龙川改称雷江县,不久废雷江复龙川县。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省循州置惠州府,龙川属之。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析龙川置和平县。清朝龙川隶属惠州府。

民国2年(公元1913年)龙川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民国15年(公元1926年)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民国26年(公元1937年)隶属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龙川解放,隶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委员会,后属东江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属惠阳地区专署。1959年属韶关地区专署。1963年属惠阳地区专署。1968年,属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至1985年,属惠阳地区专员公署。1988年1月7日,撤销惠阳地区,设立河源市。龙川县为河源市辖县。

行政区划

1949年至1952年,全县设他城、鹤市、铁场、黎咀、贝岭等5个区。区以下设39个乡镇。

1952年至1957年8月,全县设老隆、化城、鹤市、通街、丰稔、铁场、龙母、黎咀、赤光、车田、岩镇、贝岭、上坪等13个区。区以下设186个乡镇。

1957年9月撤区并乡,撤销原来的13个区,设置30个乡,1个镇。乡(镇)名称:义都乡、佗城乡、亨田乡、鹤市乡、黄布乡、竹头神乡、通衢乡、登云乡、十二排乡、丰稔乡、四都乡、铁场乡、谷前乡、石坑乡、龙母乡、永和乡、黎咀乡、黄石乡、赤光乡、罗口乡、新田乡、车田乡、鹤举乡、黄埠乡、麻布岗乡、岩镇乡、贝岭乡、细坳乡、上坪乡、霞沙洲乡、老隆镇。

1958年10月撤乡建社,全县成立老隆、佗城、鹤市、铁场、龙母、黎咀、赤光、车田、麻布岗、贝岭、上坪等11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下设185个管理区。

1962年析置岩镇、回龙、新田、四都、义都、石坑公社(1964年并入铁场,1975年复置)。

1976年析置黄布、紫市公社。

1977年析置田心、郑马公社。

1978年析置登云、锦归公社。

1980年12月,全县设置29个公社(镇)。公社下设390个生产大队,6403个生产队。

1983年10月,撤销公社,设区(镇),全县设29个区(镇)。区镇名称:老隆镇、附城区、义都区、佗城区、鹤市区、黄布区、紫市区、通衢区、锦归区、登云区、丰稔区、四都区、铁场区、石坑区、龙母区、田心区、黎咀区、黄石区、赤光区、回龙区、新田区。车田区、郑马区、岩镇区、麻布岗区、贝岭区、上坪区、细坳区、库区区。

1983年11月,撤社建区(镇)。至1985年,全县有区(镇)29个、乡253个、自然村1541个。

1986年12月撤区建乡(镇),全县设7个乡、22个镇。乡镇名称:附城乡、义都乡、锦归乡、石坑乡、郑马乡、新田乡、岩镇乡、老隆镇、佗城镇、黄布镇、紫市镇、鹤市镇、通衢镇、登云镇、丰稔镇、四都镇、铁场镇、龙母镇、田心镇、黄石镇、黎咀镇枫树坝镇、车田镇、赤光镇、回龙镇、贝岭镇、麻布岗镇、细坳镇、上坪镇。乡镇下设352个村民委员会,31个居民委员会。

1993年10月,上述7个乡全部改为镇建置,铁场镇析置谷前镇。

1999年,管理区改称村民委员会。至此,全县设30个镇,下辖村(居)民委员会393个。

2003年2月,撤销锦归镇建制,原锦归镇辖区并入通衢镇。同年9月,石坑、谷前、枫树坝、郑马4镇撤销镇建制,原石坑、谷前2镇辖区并入铁场镇,原郑马镇辖区并入车田镇,原枫树坝镇辖区分别并入赤光、车田、黎咀3镇。全县由原来30个镇合并为25个镇。

2004年12月,调整撤并村民委员会规模,全县共撤并村民委员会41个,由原来的356个村民委员会调整至315个。至此,全县设老隆、附城、佗城、义都、黄布、鹤市、紫市、通衢、登云、丰稔、四都、铁场、龙母、田心、黄石、黎咀、车田、赤光、回龙、新田、岩镇、麻布岗、贝岭、细坳、上坪25个镇,下辖352个村(居)民委员会、1338个村民小组。

2012年,龙川县设老隆、佗城、义都、黄布、鹤市、紫市、通衢、登云、丰稔、四都、铁场、龙母、田心、黄石、黎咀、车田、赤光、回龙、新田、岩镇、麻布岗、贝岭、细坳、上坪24个镇,下辖357个村(居)民委员会,1338个村民小组。

2020年,龙川县设老隆、佗城、义都、黄布、鹤市、紫市、通衢、登云、丰稔、四都、铁场、龙母、田心、黄石、黎咀、车田、赤光、回龙、新田、岩镇、麻布岗、贝岭、细坳、上坪24个镇,下辖315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1379个自然村,5658个经济合作社。

2021年龙川县辖24个镇(老隆镇、佗城镇、义都镇、黄布镇、鹤市镇、紫市镇、通衢镇、登云镇、丰稔镇、四都镇、铁场镇、龙母镇、田心镇、黄石镇、黎咀镇、车田镇、赤光镇、回龙镇、新田镇、岩镇镇、麻布岗镇、贝岭镇、细坳镇、上坪镇)。

龙川县属于哪个市(龙川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龙川县属于哪个市(龙川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64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