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属于哪个市(高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东连阳春市、电白县,南接茂南区,北邻信宜市,西南与化州市、西北与广西北流市相依。高州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冼夫人故里、中国荔乡。高州地处粤西桂东之交通要冲,洛湛铁路,207国道,280、283省道和茂高快线交汇纵贯全市。随着包茂高速、汕湛高速的相继建成,从高州出发,半小时可达深茂高铁和博贺港,一小时可达湛江新机场,三个半小时可达广州。

历史沿革

高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高州原始先民就定居于境内繁衍生息,开创高州古代文明。先秦时期,高州属西瓯、骆越民族杂居地,后为百越民族俚人聚居中心地带。秦推行郡县制后,高州属桂林郡和象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高州属高凉县地。隋置茂名县,这是今之高州县前身。从南朝到唐代,先后在境内设立电白郡和良德县,又设置高州和潘州。以上各州、郡和县治,都设置于今高州县境内。宋代、合并州县机构,潘州并高州,良德并电白,境内仍保留有高州和茂名、电白等一州两县建制。明代成化年间,电白县治迁至神电卫后,原电白县西北部地域划入茂名县。此后,境内只保留着高州和茂名县行政建制

。茂名县地域范围一直维持至民国后期。1958年茂南划出设茂名工矿区市(统称茂名市)。同年11月,茂名、信宜两县合并称茂信县,12月改称高州县;1961年4月,两县分署,原茂名县部分仍称高州县。1993年6月,高州撤县设市,原高州县改为高州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高州城,茂名全境解放。中共茂名县委员会治所及茂名县人民政府治所从临时所在地茂南白土迓谷岭村,迁至高州城。

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全县划分为5个区、1个镇和44个乡1950年5月至1953年7月,全县调整为8个区、1个镇和42个乡。

1953年7月至1956年2月,全县共设21个区、1个镇和261个乡。

1956年3月至1957年2月,全县合并为9个区、1个镇和109个乡。

1957年2月至12月,撤区置乡,共设55个乡、1个镇。

1957年12月至1958年5月,全县共设34个乡,1个镇。

1958年5月至9月,全县对乡级进行调整,缩为21个乡和1个镇。

1958年9月,设立9个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对部分公社行政区地域进行调整卫星公社和火箭公社的整头乡划入茂名市,火箭公社的小良乡划入电白县,原龙首乡和整头乡的兰石、石鼓乡的南盛划入化州县。

1958年11月,茂名、信宜两县合并为高州县全县辖14个人民公社,其中原属茂名县的有6个公社,原属信宜县的有8个公社。它们分别以公社所在地命名:古丁、谢鸡、长坡、分界、石鼓、南塘、附城、朱砂、白石、东镇、北界、怀乡、合水、镇隆14个人民公社。

1959年8月,全县人民公社扩展为36个。

1961年4月,高州县划分为高州县和信宜县原高州县的36个人民公社中,划16个公社归信宜县管辖,20个公社归高州县管辖。新析出的高州县把2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附城、谢鸡、新垌、云潭、根子、分界、泗水、石鼓、镇罡、沙田、南塘、木头塘、石板、东岸、大潮、大井、潭头、长坡、石坟、大坡、平山、深镇、马贵、古丁、曹江、帅堂、顿梭、荷塘、环城29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设区辖社。全县地域划分为8个区,下辖51个人民公社;同年11月调整为8个区,59个人民公社。

1963年1月,撤区并社。撤销区级建制,同时将原59个人民公社合并为27个人民公社和1个镇,433个农业大队。

“文大”期间,于1968年3月,成立高州县革命委员会,紧接着各人民公社也相继成立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这种管理体制从1968年3月至1980年7月,共实行了12年。但革命委员会的管理体制总体上还是原人民公社的基本模式。

1979年2月20日,分界人民公社所属的霞池、禄村、金塘岭、烧酒、山阁、黄杰、合益、福居等8个生产大队(共18124人)划为茂名市管辖,组建为茂名市山阁人民公社。

1980年7月召开高州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撤销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附城镇改为高州镇,恢复高州镇人民政府。各公社及镇的行政区域不变。此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一直延续至1983年9月。

1983年10月,全县撤销人民公社体制,设立区镇行政管理体制。

1983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及农业大队建制,设立区、乡建制。原人民公社改为区,原农业大队改为乡,在其治所内分别设立区公所及乡政府,区辖乡。全县共设27个区、1个镇、429个乡。

1986年12月,实行撤区建镇。全县27个区、1个镇、431个乡中,有21个区改为镇。环城区并入高州镇,石鼓区的石仔岭、茂岭2个乡也划入高州镇。全县共设22个镇,5个区改为镇级乡。原来各区下辖的各乡,改为农村管理区。各镇(乡)具体设置为:谢鸡镇(原谢鸡区)、新垌镇(原新垌区)、云潭镇(原云潭区)、根子镇(原根子区)、分界镇(原分界区)、泗水镇(原泗水区)、石鼓镇(原石鼓区)、镇江镇(原镇江区)、东岸镇(原东岸区)、沙田镇(原沙田区)、南塘镇(原南塘区)、木头塘镇(原木头塘区)、大井镇(原大井区)、潭头镇(原潭头区)、长坡镇(原长坡区)、大坡镇(原大坡区)、马贵镇(原马贵区)、古丁镇(原古丁区)、曹江镇(原曹江区)、顿梭镇(原顿梭区)、石板镇(原石板区)、高州镇(原高州镇,环城区及石鼓区的茂岭、石仔岭乡)、祥山乡(原祥山区)、大潮乡(原大潮区)、深镇乡(原深镇区)、平山乡(原平山区)、石坟乡(原石坟区)。

1988年5月,撤销石坟、深镇、平山乡,设置石龙(原石坟)、深镇、平山镇,分别管辖原乡的行政区域。

1992年10月,撤销祥山、大潮乡,设置祥山、大潮镇,分别管辖原乡的行政区域。

1993年7月,木头塘镇更名为荷花镇。各镇下辖的农村管理区也作了适当调整。至此,高州县行政建制共设27个镇、437个农村管理区。各镇设置如下:谢鸡镇、新垌镇、云潭镇、分界镇、根子镇、泗水镇、石鼓镇、镇江镇、祥山镇、沙田镇、南塘镇、荷花镇、石板镇、东岸镇、大潮镇、大井镇、潭头镇、长坡镇、石龙镇、大坡镇、平山镇、深镇镇、马贵镇、古丁镇、曹江镇、顿梭镇、高州镇。

1994年高州市辖27个镇,437个农村管理区,40个居民委员会,设5770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高州镇。

2008年下辖23个镇,5个街道,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

2021年全市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77万亩、耕地91万亩,辖23个镇、5个街道,人口18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36万。

高州市属于哪个市(高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87.16亿元,同比增长7.8%。第一产业增加值165.87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69.4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51.83亿元,增长8.4% 。

主导产业和规划

农产品加工、金属制品、轻工纺织、医药健康是高州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4.3%。聚焦实体经济,高州持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推进“一园多区”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加快项目落地建设,牢牢抓住产业发展不放松。

1、高州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名列广东各县(市)第一,曾被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先后获得全国整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国农机安全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等殊荣。高州是全国最大荔枝产业基地,荔枝种植面积55万亩,世界每十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高州。目前,全市已形成荔枝、龙眼、香蕉、北运菜、油茶、南药、生猪、蛋鸡、罗非鱼、鳄鱼等10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现代轻工纺织产业。纺织服装方面,佳都制衣总部从珠三角回迁,已在高州金山、长坡、新垌、泗水、荷塘、镇江、马贵、潭头等多个镇街开设制衣企业。高州还有百利华、彩虹等本土老牌制衣企业,目前全市有规上纺织服装企业12家。皮革方面,高州曾有“中国手套名城”之称,高州市传统的皮革产业主要指皮革劳保手套业和皮革加工业。

3、金属制品加工,尤其是铸造业,是高州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早在上世纪50年代,高州市就开始发展铸造业,产品远销欧美地区。

4、医药健康也是高州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该产业基础不是十分扎实,块头不大,全市只有2家规上医药健康产业企业。但该市的广东生命一号药业有限公司远近驰名,目前引进有高州市王老吉粤西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此外该市是南药生产基地,医疗卫生也是高州三张名片之一,该市城东工业园曹江片区专门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是医药健康产业园。

5、高州有着扎实的旅游资源,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资源丰富,“冼太故里游”“大唐荔乡游”“美丽乡村游”等3条旅游精品线路闻名省内外。其中,高州革命历史文化深远,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是一片红色热土。高州古城越千年,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冼夫人文化、潘茂名文化、荔枝文化影响深远。

以上是 高州市属于哪个市(高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62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