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啤酒为什么那么淡?本土啤酒和欧美啤酒差距多大?

19世纪末啤酒从欧洲传入我国,1900年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啤酒厂,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啤酒厂。因为本身起步较晚,所以国产啤酒的质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落后于欧美和日本的啤酒。此外,大多数国产啤酒因为肆意添加替代原料,导致品质很不尽人意,这一点就远不如欧洲啤酒。

国产啤酒和欧美的啤酒主要的差距在哪些地方呢?抛开我们看不见的工艺不谈,另外两大方面就是啤酒的原料原料,以及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下面就从原料、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的角度,说说国产啤酒和国外啤酒的差距:

啤酒的四种基本原料:

公元1516年,德国境内的巴伐利亚王国为了保证国内啤酒的高品质生产,而颁布了《啤酒纯净法》。里面明确规定了,只能用水,麦芽(原指大麦芽,后来也包括小麦芽),啤酒花、酵母生产啤酒。这项法律一直被德国沿用至今,并且成为啤酒界的共识,也被称之为《1516纯净法》。

国产啤酒为什么那么淡?本土啤酒和欧美啤酒差距多大?

如果一款啤酒只有水、麦芽、啤酒花和酵母,那么这款啤酒就算不错了。如果在满足四项基本原料的前提下,添加了一些其他原料(不得损害啤酒的原始风味),那这款酒就满足了精酿啤酒的原料条件。如果用啤酒花制品、啤酒花颗粒、酒花浸膏来替代啤酒花,那么这款酒不一定差。如果啤酒中用大米、玉米、淀粉替代麦芽,那么这款酒就差点意思。

难道啤酒生产厂商真的不知道四种基本原料吗?那他们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替代原料?其实按照现在的生产条件,如果所有的啤酒都只采用这四种原料,麦芽跟啤酒花是严重不足的。

目前全球80%左右的大麦芽都是用于啤酒生产,即使是这样作为替代原料的大米、玉米、淀粉等仍然大量泛滥。还有啤酒花,啤酒花本身就是一种植物,保鲜期很短,怎么可能那么多啤酒厂采用鲜啤酒花作为原料,除非啤酒厂就在啤酒花的产区。

所以为了延长这种保质期,人们将啤酒花制成干啤酒花、啤酒花颗粒、啤酒花制品以及酒花浸膏等。目前,德国啤酒法令已经默许放开对啤酒花的限制,可以采用啤酒花颗粒、啤酒花制品以及酒花浸膏,但是要保证全麦生产。因为十足的麦芽浓度和香气,德国啤酒普遍苦味比较明显。

替代原料的泛滥:

除了原料不足,还有一方面就是为了单纯地省钱,这也是替代品泛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大米、淀粉玉米的价格要比麦芽低得多。甚至还有很多啤酒中添加糖浆、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当然我说的就是一些国产工业水啤。你以为我说的是雪花吗?其实也不全是,雪花虽然品质不咋地,但很有自知之明,最起码卖得便宜,而有一些就不一样了。

国产啤酒为什么那么淡?本土啤酒和欧美啤酒差距多大?

比如说我上次见到的一种瓶装的哈尔滨小麦王啤酒,它的原料是水、大麦芽、玉米、糖浆、小麦芽、酒花浸膏、酵母,原麦汁浓度8度,酒精度2.8度,价格6块钱一瓶,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性价比。

再比如说罐装的乌苏啤酒,原料为水、大麦芽、大米、啤酒花及制品,酒精度为4度,原麦汁浓度11度,8块钱一罐。除了酒精度稍高之外,几乎一无是处,乌苏酒厂真是含着泪数钱呐!

与乌苏、雪花、珠江、重庆、哈尔滨、雪津啤酒相比,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算是稍微要好一些,它们有一些产品的用料还是很扎实,或者是品质还算不错。比如说燕京旗下的燕京白啤、燕京九号、燕京V10等;青岛旗下的青岛小麦白啤、奥古特、青岛经典1903、小棕金等,酒精度都在4度附近。

啤酒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

国内啤酒和国外啤酒的酒劲差距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原麦汁浓度和酒精的差距。比如说雪花啤酒,它的罐上有一个9°P,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啤酒的酒精度。其实并不是,这个9指的是原麦汁浓度,啤酒的酒精度数一般都在配料表那一栏下面。

什么是原麦汁浓度呢?原麦汁浓度是指麦汁的糖度,麦芽经过糖化工段的加工,制成麦汁,进入发酵罐加入酵母,发酵成啤酒,一般用°P 标示。国产啤酒绝大部分都分布在8~12°P之间,比如下面图片上写的“夺命12度”,指的就是麦芽浓度。

国产啤酒为什么那么淡?本土啤酒和欧美啤酒差距多大?

麦芽直接决定了啤酒的原始风味,麦芽汁浓度越高,麦香越浓郁,口感越醇厚,品质就越好,同时泡沫细腻持久。一般来说,啤酒原麦汁浓度越高,麦芽糖转化成的酒精越多,意味着酒精含量就越高。也代表啤酒的品质就更好一些,当然价格也更高!

国内外啤酒度数的差距:

有人说国产啤酒和进口啤酒的就是工业啤酒和精酿啤酒的差距,其实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是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也都是工业啤酒占据主导。

像百威、嘉士伯、喜力、朝日这样的国际啤酒巨头,他们主流的产品仍然是工业啤酒。我们且不说精酿,就算同样是工业啤酒,但百威、喜力、嘉士伯、科罗娜、朝日、麒麟啤酒的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普遍高于国产啤酒。

比如百威的酒精度一般在3.7度,嘉士伯在4.3度附近,科罗娜在4.6度附近,喜力在5度附近,麒麟啤酒在4.1度附近,他们的原麦汁浓度均在10度以上。而国内生产的啤酒普遍酒精度在3度附近,即使是号称为“夺命大乌苏”的乌苏啤酒酒精度也不过4度左右。

而德国啤酒普遍的酒精度在5度附近及以上,而且用料严谨。像乌苏啤酒放在德国啤酒界,那就是标准的劣质啤酒,但是在国内却被各种吹捧。但是国产工业啤酒整体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乌苏啤酒只能说是矮子里面拔将军。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低,恰恰是国产啤酒的劣势所在。

最重要的是,无论在同等用料的情况下,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高的啤酒口感和口碑都更好。比如说罐装的雪花啤酒和老雪花,尽管都是用替代原料,但是老雪花的口碑要好得多。因为原麦汁浓度更高,啤酒味更浓郁,而酒精度数更高,更容易喝醉上头。

反观欧洲的啤酒,比如修道院系列的双料、三料啤酒(双倍三倍麦芽投料)、烈性世涛、OJ、橙色炸弹等麦芽度可达20度以上,酒精度也能在十几度,这在国产啤酒中几乎很难找到。

最后:

什么样的啤酒品质更好?第一就是原料要满足四种基本原料,尽量选替代原料少的产品;第二就是和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要高,3度一下根本就没有多少啤酒味,尽量少买!

国产啤酒为什么那么淡?本土啤酒和欧美啤酒差距多大?

近两年国内精酿啤酒迅速发展,国内涌现出上千种精酿啤酒品牌。自2021年以来,市面上的国产精酒五花八门,什么企业都敢做精酿。不过像高大师,牛啤堂,大跃啤酒、京A、拳击猫、熊猫精酿、悠航、或不凡、蜂狂精酿等最早批的国产精酿啤酒发展还算不错,甚至有些产品品质不输于欧美的品牌。

以上是 国产啤酒为什么那么淡?本土啤酒和欧美啤酒差距多大?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50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