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是指地形、气候、生物、水文和土壤,它们组成了我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五大要素中,气候要素的变化是我们人类感受最为深切的,我们会感受到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也会感受到雨雪冰霜的天气变化,此外还会受到许多气象灾害的威胁。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经度跨度和纬度跨度都很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一个气候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今年6月1日以来,珠江流域共出现5次强降雨过程,相较1998年以来同期明显偏多,累积降雨量351毫米,较常年同期的196毫米偏多8成。强降水导致珠江流域累计2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9条河流超保证水位、5条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珠江水系航道港口示意图

根据气象预报,6月27日至29日珠江西江上游地区还会有新一轮强降水,极有可能形成新一轮洪水,珠江流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紧迫。在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是最为常见的,并且危害范围很广。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及其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夏季风”,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我国东部广大的地区,也就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及横断山脉以东都是季风气候区。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我国拥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在降水方面具有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较少的共同特征。每年夏季时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就会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其中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但是,夏季风并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而且极富变化,难以预测。

珠江水位高涨

夏季风带来的水汽主要通过锋面雨带的形式形成降水,正常年份随着夏季风势力的增强,每年4月至5月,雨带多位于华南地区;6月至7月,雨带多位于我国江淮地区;7月至8月,雨带多位于华北和东北地区。从雨带推进的情况来看,今年6月份大部分时间,主雨带都位于珠江流域所在的华南地区,表明到目前为止夏季风往北推进的速度偏慢。

我国东部雨带进退示意图

从夏季风的年际变化来看,如果今年夏季风势力偏弱,势必会影响雨带北推的速度,导致雨带更长时间停留在我国南方地区,从而形成“南涝北旱”的局面。当然,现在来看夏季风偏弱,也并不一定代表在7月和8月夏季风依旧偏弱,夏季风势力依旧可能发生变化,如果接下来西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快速增强,就有可能快速将雨带推到北方地区,并给南方地区带来持续高温晴朗天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形成原因也复杂多样,很多孩子学起来云里雾里。我曾经是全县地理高考状元。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我把气候这一章节的要点,归纳为123456,我家孩子听了,觉得简单明白。今天我把它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收藏转发给孩子。

1,就是一条线:秦岭一淮河线。它即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文分界线,更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这条线的神奇,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作了详细讲解。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秦淮线示意图

2,就是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

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

我们知道,气候有两大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这两点在我国都深受季风影响。夏季,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分别从太平洋和印度洋挺进我国大陆,给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带来了丰沛的降水。而西部和西北部远离海洋,两股夏季风都无法抵达,降水很少。使我国东西干湿差别很大,并形成了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次递减的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从深远的欧亚大陆,南下进入我国北方,使我国北方气温更低,南北温差更大。最高的时候,黑龙江漠河以北的地区,与三亚的气温差高达50多度。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气候特征示意图

3,就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三个因素:

一是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低纬度地区在热带,高纬度地区到了寒带,因此,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候的基础因素。

二是海陆位置。我国跨经度范围也广。东部和东南部面向海洋,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给我国大面积带来了丰沛的降水。而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给我国带来了大面积降温。因此,海陆位置是我国气候形成的关键因素。

三是地形。最典型的是青藏高原的山地气候,一年四季,比同纬度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和阿拉伯半岛北部及印度半岛北部,气温都低得多。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4,就是四个干湿区。

夏季,我国东部和南部,深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形成典型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西部和北部,地处大陆深处,夏季风无法抵达,冬季风十分盛行。因此形成了典型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干湿区和降水量分布图

5,就是五种气候类型。

一是热带季风气候,包括海南岛和广西广东台湾南部。特点是全年高温,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

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秦淮线以南广大地区,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三是温带季风气候,包括华北,东北地区,主要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四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北部和西北地区。主要特点是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五是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特点是,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6,就是六个温度带。

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作用下,我国从南到北,形成了6个温度带

一是热带,包括海南和广东广西台湾南部。

二是亚热带,主要是秦淮线以南地区。

三是暖温带,包括黄河中下游到河西走廊和天山南部地区。

四是中温带,包括东北到内蒙和天山北部地区。

五是寒温带,仅限于黑龙江漠河附近地区。

六是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区。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六个气候带示意图

注意,孩子们最容易弄混的是,5种气候类型,和6个温度带。

现在,我这样捋一捋是不是清晰好记多了?

以上是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39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