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伴随者是什么意思 专家-追溯时空伴随者要适可而止

最近发现一个新名词叫时空伴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发现时空伴随者,需要隔离吗?

专家:追溯时空伴随者应适可停止

1月16日,安徽省寿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寻找阳性感染者轨迹交集人员。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的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向所属村(居)和工作单位报告,积极配合实施防控措施,做好居家三天健康检查,三天两次检查。

同日,浙江省台州市疾控也发出提醒,与阳性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台州市人员,请迅速向当地防控办、村(居)、单位、酒店报告。

二十条措施中很多地方都强调精准防控,那么如何体现时空的准确性呢?

3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时空伴随”有时又叫“时空交集”,一般是指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网格内停留一段时间的人。

病毒专家常荣山告诉记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地疫情防控情况不同,时空的划定也不同。”

长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在户外开放空间中,同一基站在一定距离内(如10分钟以上)轨迹碰撞的手机号码被定义为可能暴露的时间和空间。

据“重庆共青团”官方微信,时空伴随是指我的电话号码和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为800米*800米)共同停留10分钟以上,任何一方号最近14天累计停留时间超过30小时发现的号码是时空伴随的号码。

“当过去流行株传播力弱,人群总感染率低时,这些划分标准有利于发现可能的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目前,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第一次发现阳性,在已经发现疫情的城市已经有了大量的流量,难以追溯流量。我觉得追溯时空伴侣的必要性不大;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来说,初发疫情的人数比较小,可能会为他们的追溯提供一些线索。”

在常荣山看来,时空伴随800米的划定范围还是比较大的,时空伴随者的空间划定不长。“对疫情防控而言,追溯时空的人要适可而止,防控重点不在这里。”

常荣山说,流调可以通过时空追溯到“可能的”疑似感染者是初衷,但现在是BA .5对于传播力强的毒株,流调难度大。“这些被追查的人需要在家隔离和家庭健康监测‘二十条’不符合科学精准防控;更重要的是,这消耗了大量的防控资源。为应对今冬高峰,集中有限的资源,防控重点转向诊治,重症治疗是大方向,流调力量应转移到这些地方。”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部研究员王丽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时空伴随实际上在第九版的防控方案中得到了阐述。他是疫情相关场所的暴露人员。20条没有提到这类人员,但仍在实施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流调后需要这类人员“三天两检”,及时排查。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是各地加码的做法。”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九版)提到,婚(丧)宴、餐厅、超市、商场、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密闭的场所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共同暴露,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和密切判断原则的涉疫场所暴露者,经风险评估,对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采取核酸检测措施。判断后的第 1、3 天各核酸检测。

时空伴随者是什么意思

“时空伴随”指在 户外开放空间,同一基站在一定距离内有规定时间(如10分钟以上)轨迹碰撞的手机号码,定义为可能暴露的“时空伴随”。例如,感染者在14天内到达某个地方,你14天的轨迹与他相交。无论是身体上的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时空伴侣需要在家隔离吗?

不需要,时空伴侣是指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20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中未提及此类人员,仍实施第九版防控方案,流调后需要此类人员“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时空管理者是如何发现的?

1.时空伴随者综合利用大数据和各种信息资源,准确查明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

有关部门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准确安排病例活动轨迹,继续进行密切跟踪管理,有效确保底部清晰,情况清晰,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链。

在这一轮疫情中,黄码如黄灯,成为全市人民自查自检、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信号灯。

2.时空伴随者综合利用大数据和各种信息资源,对与确诊病例轨迹重叠的人员进行全面梳理。

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

收到提醒信息后,不要惊慌,主动选择附近的核酸检测机构,按要求接受核酸检测,积极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

同时,要时刻保持防疫警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疫情防控信息。

以上是 时空伴随者是什么意思 专家-追溯时空伴随者要适可而止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388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