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冬至的知识简介
冬至既有自然内涵,又有人文内涵。 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以下是小编收集的24节气冬至知识简介。欢迎参考。
冬至24节气简介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既是24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认为是冬季的大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由于地域不同,冬至习俗的内容或细节也不同。在中国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每年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第22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对北半球最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回的转折点。这一天之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将从南回归(23°26′S)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天将逐日增长。
冬至那天,虽然太阳低,白天短,但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的。事实上,由于地表仍有积热,冬至前通常不会很冷,冬至后真正的寒冷。由于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明显较晚。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季节,民间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间谚语:夏至三庚入伏,冬至数九)。
冬至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星象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最初是根据转星移制定的。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北斗七星将指向不同的方向,即所谓的斗柄指向东方,世界是春天;斗柄指南,世界是夏天;斗柄指向西方,世界是秋天;斗柄指向北方,世界是冬天。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和八卦有着悠久的历史源头。西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吸收到《太初历》中,作为指导北方中原农业的历法补充,黄河流域采用土圭测日影法测定二十四节气。 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回归黄道的位置来确定的,即在一条360度圆的黄道上(天球上太阳一年的视觉路径),以春分为0度起点,黄道上太阳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在继承发展中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冬至习俗
“画九”
所谓画九,其实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景略》载:冬至,画素梅一枝,花瓣八十有一。如果每天染一片花瓣,花瓣都是九九出来的,春天就深了,叫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是文字、圆圈和梅花。
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在冬至晚上喝冬酒,冬酒用糯米或黄米加桂花酿造。
吃汤圆
吃饺子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流行。饺子是冬至必备的食物。圆意味着团圆和圆。冬至吃饺子也叫冬至圆。民间有句话叫吃饺子大一岁。
吃烤肉和姜饭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我们应该在冬至吃烤肉。在冬至,晒干的烤肉已经成为广州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这意味着增加食物的年龄。冬至,吴川人被称为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吃番薯汤果
红薯汤果是宁波传统习俗中冬至必吃的食物之一。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红薯就是翻过去一年的所有厄运。汤果和汤团差不多,但是小很多,里面没有馅。汤果又称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做红薯汤果时,宁波人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与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色头。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的许多地区,每年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在中国北方,我们今天想吃饺子,因为饺子有冷的意思。到目前为止,民间还有一句谚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没人管冻耳朵。
喝羊肉汤
每年冬至,连接四川成都至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的热闹时光。人们驱车涌入龙泉山东侧的简阳市,只是为了找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以上是 24节气冬至的知识简介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0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