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原本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古人把天地万物分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和活力。以下是2022年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欢迎阅读和收藏。
重阳节的由来
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重阳节不仅融合了许多民间形象,也融合了许多文化内涵。农历九月九日是一种清气上升,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形越高,清气越聚集,重阳登高享受清气成为民间形象。金秋九月,天气凉爽。从远处看,这个季节可以达到放松、快乐、健身和消除疾病的目的。
重阳节是一个集各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有许多民间活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庆祝重阳节通常包括旅游、俯瞰、观赏菊花、山茱萸、宴会、吃重阳蛋糕、喝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吃什么食物?
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有不同的习俗,但许多地区会选择吃重阳蛋糕。菊花,是中国著名的花,也是著名的长寿花,后来会选择使用一些菊花蛋糕来意味着长寿。其他人会在重阳节喝菊花酒。
重阳节,无论是起源还是寓意,都意味着长寿美好。菊花早年成为许多诗人诗歌中的一幕。
早在屈原的作品中,就有一句话叫秋菊落英晚餐,那就是吃菊花瓣。菊花酒已经在汉代出现了。魏时,曹武曾在重阳给钟舞送菊花,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河南南阳山的人们,因为他们喝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
梁建文帝的《采菊篇》中有句话叫相呼篮采菊珠,露湿沾罗懦,也有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时期,菊花酒仍然盛行,明代高连的《遵生八条》中仍有记载,这是一种流行的健身饮料。
菊花在中国古代似乎很受欢迎。陶渊明的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得非常悠闲,也代表着人民的美好祝愿。
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芬芳,重阳节,活动丰富,趣味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山茱萸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攀登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攀登节。据说这种习俗始于东汉。所谓的攀登,没有统一的规定,只是爬山,爬塔,抬头看,欣赏风景。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无定法,比较随意。
九月九日上午,用片糕搭配孩子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孩子百事俱高,是古人九月做饼的初衷。古人比较讲究重阳糕的制作,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有两只小羊,符合重阳(羊)的含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用点灯、吃蛋糕代替爬,用小红纸旗代替山茱萸。如今重阳节吃的软蛋糕都叫重阳蛋糕。
赏菊和喝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说赏菊和喝菊花酒起源于晋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著称,以诗著称,以酒著称,以爱菊著称。后人效之,便有重阳赏菊的习俗。为了看起来像陶渊明,老文人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相结合。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种类繁多。农历九月也被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盛开的重阳节,观赏菊花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以后,重阳赏菊特别流行,但不限于9月9日。
插茱萸和发夹菊花
重阳节插山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常见。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插山茱萸可以避免灾难,所以许多妇女和儿童把山茱萸放在手臂上或头上。重阳节的山茱萸记录在晋代葛洪的《西经杂记》中。除了山茱萸,还有菊花。唐朝就是这样,历代都很流行。清朝,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的枝叶贴在门窗上,消除污秽,招募吉祥。
为什么重阳节是老人节?
重阳节之所以是老人节,是因为 89年,重阳节正式定为老年人节。事实上,重阳节在古代就存在了。当时,在农历九月九日,人们会和亲戚朋友一起爬山避灾,希望老人能健康长寿。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九一直是信仰中最神秘的数字。此外,九是阳数,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九,也被称为重阳。
在古代,重阳节节到来时,是秋天最美丽的时刻。因此,无论是文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会和亲戚朋友一起出去欣赏菊花,这意味着消灾减灾。
9月9日也被称为老人节,因为99和长谐音,9是数字中最大的,所以很容易被赋予长寿的意义,这一天被称为老人节,是希望老人能长寿,给老人最好的祝福。
以上是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0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