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四大特性

数据库四大特性,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事务。所谓事务,它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例如,银行转帐工作中:将一个帐户扣款转向另一个帐号中,这两个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1).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它不会结束停留在中间某个中间环节。如果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如同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2).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指的是在一个事务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数据库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状态。如果事务成功地完成,那么系统中所有变化将正确地应用,系统处于有效状态。如果在事务中出现错误,那么系统中的所有变化将自动地回滚,系统返回到原始状态。3).分离性(或者独立性Isolation)分离性指同时发生的事务是相互隔离的。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正在操作的数据必须封锁起来,不被其它企图进行修改的事务看到。假如并发交叉执行的事务没有任何控制,操纵相同的共享对象的多个并发事务的执行可能引起异常情况。4).持久性(Durability)持久性指的是只要事务成功结束,它对数据库的操作更新就必须永久保存下来。即使发生系统崩溃,重新启动数据库系统后,数据库还能恢复到事务成功结束时的状态。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事务的隔离性分为四个隔离级别,在解读这四个级别前先了解一下几个数据读取的概念。1.脏读脏读是指在一个事务处理过程里读取了另一个未提交的事务中的数据。2.不可重复读不可重复读是指一个事务先后读取同一条记录,但两次读取的数据不同,我们称之为不可重复读。也就是说,这个事务在两次读取之间该数据被其它事务所修改。3.虚读(幻读)虚读是指一个事务按相同的查询条件重新读取以前检索过的数据,却发现其他事务插入了满足其查询条件的新数据,这种现象就称为幻读。例如事务1对一个表中所有的行的某个数据项做了从“1”修改为“2”的操作,这时事务2又对这个表中插入了一行数据项,而这个数据项的数值还是为“1”并且提交给数据库。而操作事务1的用户如果再查看刚刚修改的数据,会发现还有一行没有修改,其实这行是从事务2中添加的。

现在来看看MySQL数据库给我们提供的四种隔离级别吧:

js3.png以上四种隔离级别最高的是Serializable级别,最低的是Read uncommitted级别,当然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像Serializable这样的级别,就是以锁表的方式(类似于Java多线程中的锁)使得其他的线程只能在锁外等待,所以平时选用何种隔离级别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MySQL数据库中默认的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

以上是 数据库事务四大特性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p/216535.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