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茶冷藏
茶叶在自然室温条件下储藏,其内含有效成分的变化速度较快。即使在防潮、隔热的仓储条件下,库存2-3个月的茶叶,色、香、味就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为茶叶鲜爽度下降和茶色褐变,这种“陈化”现象在绿茶类尤其明显。随着储藏期的延长,新茶变成了陈茶。陈某些“愈陈愈好”的蒸压茶叶外,绝大多数茶叶要求保鲜。相位鲜爽,色泽绿艳是绿茶类名优茶应有的感官质量特征。由于我国质量上乘的名优茶,绝大部分生产于春茶季节(3-5月间),在自然室温条件下,经过高温潮湿的夏季,即是储藏条件良好的名优茶产品,在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应市,都呈现出程度不同的陈化现象。名优茶季节生产和全年供应的特点,要求储藏期6-12个月,甚至更长一些。陈采用低温、去氧、避光等包装和贮存技术方法外,实行低温冷藏是一条保质保鲜有效途径。
日本在70年代,茶叶冷藏技术就已经广泛应用。即在茶叶含水率3%左右的条件下,装载柔韧的薄膜带中,抽气充氮后,处于0~5℃的冷库中,可使绿茶品质经长期储藏(1年左右)质量基本不变。由此可见,日本绿茶的储藏方法,以综合应用低温、低湿、去氧、避光四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已全面改善茶叶储藏环境,达到保质保鲜的目的。80年代以来,日本的茶叶冷藏综合技术已日趋普及。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茶叶冷库净高度为4米左右,有效使用面积50~300平方米不等,每平方米冷库面积储藏500~550公斤蒸青茶。随着冷库面积的增大,单位库容的制冷动力消耗减少,300平方米冷库的单位库容动力消费为50平方米冷库的56%,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冷藏的设备投资和运用费用,随库容增大而下降。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1990年与安徽省十字铺茶场协作,开展茶叶冷藏工程技术攻关,利用旧库改建了一座小型冷库,当面入库冷藏的名优茶,由于保质保鲜效果好,投放市场的“保鲜茶”,颇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1991年以来安徽省农垦系统各茶场名优茶冷藏技术已基本普及。
名优茶储藏期保质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综合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技术组合,把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把干燥技术、防潮技术、去氧技术和充氮技术、冷藏技术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实用的名优茶储藏技术组合。
以上是 名优茶冷藏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8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