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篇绿茶种类-桂平西山茶

茶叶知识

  桂平西山茶

  桂平西山茶,又名棋盘石西山茶、棋盘仙茗。在广西的名茶林中,桂平西山茶品质为最。西山载茶始于唐代,到了明代西山茶已享盛名。据《桂平县志》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矮株数植,根吸石髓,叶映朝89,故味甘腴而气芬芳,杭湖龙井未能逮也。”

  西山茶产于广西省桂平县的西山。这里集名山、名泉、名寺、名茶于一地,使西山的景色更加迷人。人们赞美西山的景色,也称赞那色翠味香、遐迩闻名的西山茶。西山茶最高山岩海拔700米左右。山中古树参天,绿林浓荫,云雾悠悠,浔江水色澄碧似锦。乳泉昌莹,冬不调,夏不溢。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多生长在山腰的奇峰怪石间。确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

  勤采嫩摘是西山茶的采摘特点。2月底或3月初开采,一直采到11月份,一年采茶20—30批,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长度不超过4厘米。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保持芽叶完整新鲜。通常炒制500克特级西山茶,需采4万个左右芽叶。

  西山茶炒制技术精湛。采用手工炒制,在洁净光滑的铁锅内进行,全程采用抖、翻、滚、甩、拉、拉、捺等多种手法。炒制时按原料老嫩、含水程度、锅温高低及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不断变换手法,达到西山茶色、香、味、形的要求。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初炒、烘焙、复炒等工序。

  摊青:是西山茶农抄制西山茶的传统经验。通过摊青,散失部分水分,有利于做形和色、香、味的形成。通过摊青处理的成品,茶味醇和,茶香鲜爽,色泽翠绿,叶底明亮。摊青时间因气温高低而异,一般春茶摊青7—8小时;夏茶3—4小时。春茶以失水减重10%左右为宜;夏茶以失水减重6—8%为宜。

  杀青:锅温180℃左右,投入摊青叶100克左右,炒1—2分钟后,将锅温降至100℃左右。当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清香显露,即起锅揉捻。历时4—5分钟。

  揉捻:手工揉捻,揉紧茶条。成条率达90%以上为宜。历时20分钟左右。

  初炒:目的是做形和失水。当锅温60—80℃,投入揉捻叶400克左右,运用抖、翻、滚、拉、捺等手法边做形边蒸发水分。揉捻叶下锅后先翻炒至手感热时,再抖散水分。当干度达七成干时,改用滚、拉、捺手法,使条索紧细匀整。当干度达八、九成干时,起锅抖散,上筛烘焙。

  烘焙:采用烘炉进行。烘炉上设置多层烘筛,筛面上垫上透气性的棉纸纸或纱布,将茶叶薄摊在纱布或纸上,摊叶厚度1.5—2.0厘米。烘温先高后低,开始温度约80℃左右,后降为40℃左右,烘至足干下烘冷却。拣剔筛分,拣去茎梗、分清粗细。按级别、大小分级贮藏。

  复炒:复炒是高级西山茶出售前的必需工序。通过复炒达到提香的目的。复炒锅温40—60℃,投叶量每锅250克左右,炒至茶香显扬,茶叶足干时起锅摊凉,包装出售。

  西山茶从1960年后得到很大发展,目前已从原有的零星散植发展到成片的西山风景茶园,年产量已达600公斤左右。产品畅销国内外,得到各方人士的高度赞扬。已故著名壮族诗人黄勇宗曾咏诗道:“乳泉水温西山茶,又香蜜糖又香花,天下名茶我尝过,如今只爱这一家。”马斯云称:“香蔽高岭不是花,乳泉新煮绿春芽,乳泉新煮绿春茶,闲来愿得杯常满,每倚亭台到日斜。”西山茶曾在1982年和1984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名茶。1984年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1988年参加了新加坡博览会展出和日本名古屋中国名茶展览,均得到了一致好评。西山茶真是“香满神州海外驰”。

  西山茶条索紧结,纤细匀整,呈龙卷状,黛绿银尖,茸毫盖锋梢,幽香持久,滋味醇和回甘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经饮耐泡,尤其是采用西山乳泉烹饮更是脍炙人口,饮后齿颊留芳,耐人寻味。常饮西山茶,有健脾壮身的作用。


以上是 茶类篇绿茶种类-桂平西山茶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3661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