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山茶的传说

一杯好茶

  《安溪茶业调查》“本山茶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山所产者。”

  本山主要分布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场。1990年栽培面积达1.6万亩,居全县第三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并先后传到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

  关于本山茶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古时有一位诚心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人,他每天清晨必在观音菩萨像前敬奉一盏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时,观音菩萨显灵,指点他某处山岩有一株神茶,可以采撷。于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岩上,果然找到了这株神茶,只见茶树的叶片闪烁着铁色幽光。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株茶移植家中,精心维护,插枝繁衍,这就是铁本山茶树之祖。

  本山茶的品饮,目前在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以及广东潮汕一带和台湾,仍沿袭传统的品饮方式。使用陶制小壶、白瓷小盅(小杯),先用沸水烫热,然后在壶中装入相当于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壶容量的茶叶,冲以沸水,此时即有一股殊香扑鼻而来,正是“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l一2分钟后将茶汤匀倾入小蛊内,先嗅其香,继尝其味,浅斟细吸,确乃一种生活艺术享受。有朋自远方来,给以功夫茶,表示对客人的敬重,而品饮者亦以能尝到一杯名贵的本山茶为快。

  本山茶品质特点

  本山有长叶本山和圆叶本山之分。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南岩。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中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0—1985。

  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缘波或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稀,叶质较厚脆。芽叶淡绿带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44.0g。花冠直径2.6~3.1cm,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0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6%、茶多酚19.8%、儿茶素总量10.7%、咖啡碱3.4%。适制乌龙茶、绿茶。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浓郁高长,味醇厚鲜爽,有“观音韵”,近似铁观音的香味特征。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以上是 关于本山茶的传说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85345.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