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白马毛尖”,湖南名茶之一

  绿茶分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及晒青绿茶四大种类。

  炒青绿茶指的是采用滚筒或锅炒的方法杀青、干燥的绿茶,其外形紧结、色泽绿润、香气高鲜、茶汤颜色绿眀,滋味浓而爽口。炒青绿茶是绿茶中产量最庞大的,还能够细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代表性名茶如:婺绿、平水珠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松萝茶、信阳毛尖等。

  烘青绿茶指的是在干燥工艺中,用烘笼或烘干机烘干的绿茶,其外形完整、色泽深绿油润、香气清高、茶汤颜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其中名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天山绿茶、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南糯白毫等。

  蒸青绿茶是中国绿茶最早的制法,利用热蒸汽来对鲜叶进行杀青,再经揉捻、干燥。蒸青绿茶外形紧细呈针状,色泽鲜绿或深绿油润有光,茶汤颜色澄清,呈浅黄绿色,有清香,滋味醇或略涩。目前我国蒸青绿茶生产量较少,主要品类有恩施玉露,中国煎茶及其台湾一些茶区产品等。晒青绿茶就是用日光进行干燥的绿茶,其外形粗大,色泽深绿尚油润,香气高,茶汤颜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尚醇,收敛性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其中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但是大都被用作紧压茶的原料了。

  白马毛尖,湖南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壮实匀净稍弯曲,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其内质是冲泡后,香高芬芳滋味鲜爽,茶汤颜色清彻明亮,叶底嫩绿均匀。产自隆回县" title="湖南隆回县">湖南隆回县雪峰山脉的白马山支脉。

隆回“白马毛尖”,湖南名茶之一插图

  茶品产地

  白马毛尖产自湖南隆回县白马山区。境内有白马山、万明山、大东山、九龙山,其中白马山主峰海拔1780米。

  茶区气候温和湿润,云雾缭绕,降水丰富,土层深厚,有机质占比较为丰富,对茶树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壤呈微酸性,PH值为5-5.5,特别是土壤硒占比丰富,为富硒茶叶标准化种植提供了条件。

  品质特征

  条索肥壮微曲,白毫披露,香气清香,茶汤颜色明亮,滋味醇爽,叶底匀嫩。

  加工工艺

  白马毛尖茶必须历经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提毫、烘焙七套工艺序。

  鲜叶原料

  都是采福鼎大白茶和白毫早品类的芽叶,通常在春分至谷雨前,采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芽长2.5-3.5厘米,做到五不采一不带。即: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紫色叶、病虫叶、损伤芽叶;不带鱼叶和鳞片。

  杀青

  锅温烧至140-160℃时,投鲜叶0.8-1斤,下锅,双手迅速翻炒,待芽叶水气大量蒸发,并用棕刷将锅内芽叶边闷边抖,多抖少闷,杀透杀匀,炒2-3分钟,芽叶由青变暗绿,失去光泽,手握柔软,有强烈沾手感,青草气消失,发出悦鼻茶香,就可以出锅,迅速抖扬散热摊凉,簸出片末。

  初揉

  将摊凉的茶坯放在篾筛内,轻揉1分钟,使芽叶卷曲,解块散团,再稍加压揉2分钟,略有茶汁溢出时,解块再揉一二分钟就可以。

  炒二青

  锅温控制在70-80℃,以抖炒为主,边抖双手边搓揉,至茶条粘性降低,达三成干时出锅摊凉。

  复揉

  将炒二青的茶坯置篾筛中,双手掌用力向前搓揉,并不断抖散团块,经3-4分钟,使茶坯紧结成条。

  炒三青

  将二锅复揉解块的茶坯,放置60℃的锅内炒揉。方式同炒二青,炒至8成干时出锅摊凉。

  提毫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成茶香气,固定外形条索,使白毫显露,锅温45℃左右。其方式是:将茶置于掌中,两手抓茶,向不一样方向旋转,使茶条互相摩擦,随着水分的降低,茶叶表皮的胶状薄膜破裂,白毫显露。操作时,两手揉和要用力均匀,不能在锅壁摩擦,免得造成白毫脱落,影响品质。提毫时长约15分钟,茶条达九成干时出锅摊凉30分钟,使水分分布均匀,干燥一致。

  烘焙

  将4-5锅提毫的茶条,散放于焙笼上烘焙足干,焙顶垫上一层细皮纸,焙心温度开始为60-70℃,10-15分钟后降至50度左右,烘焙时长为30-40分钟,中间翻动1-2次,含水量在5%时下笼,即为成品茶。

  获奖荣誉

  1991年,白马毛尖茶,被评为湖南省名茶。

  1994年荣获湖南省茶叶协会、省技术学会“湘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

以上是 隆回“白马毛尖”,湖南名茶之一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391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