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产地,中心产地在四川省雅安县!

  藏茶归属于是一种黑茶,能够说是中国黑茶的鼻祖了,加工工艺复杂,且有持续发酵的原因,因此收藏价值是比较高的,也是众多茶叶中收藏价值非常高的一个黑茶品类。那藏茶的产地在哪里呢?

藏茶产地,中心产地在四川省雅安县!插图

  藏茶的定义,是从多方面提到的:

  从产地定义:历史上雅安为西康省省会,管辖现归属四川省的康巴地区(后藏)。现四川省雅安市八县蒙顶山脉包含本山和灵鸠山在内的十多个高山优质茶园,是专为西藏及周边藏民聚集区生产的小叶种全发酵砖茶的主要源头。后藏最有影响力的索朗·益西活佛说,藏语“雅安”发藏语为“央安”,藏地地图展开像一张牦牛皮,央安的位置正好在牦牛的尾巴上,因此藏地对雅安的诠释是“牦牛尾巴”。

  从需求上定义: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热能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与分解油腻、补给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因此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茶马古道、南路边茶),藏茶也成为藏族同胞的生命之茶。

  藏茶的产地

  藏茶的中心产地,是在四川省雅安县;雅安境内自古以来就以高山出产名茶,也能够说雅安是全世界“茶”的但诞生地,是茶叶的鼻祖。

  在唐宋时期,雅州出产的茶叶便开始源源不断的通过西南边陲而运往西藏地区,形成了有规模的“南路边茶”;中央政府还曾经用茶叶换取西藏的战马,这就是著名的“茶马互市”。

  雅安,作为是藏茶的生产中心和茶马交易的集散地,主要集中在四川泸州、宜宾、灌县、重庆等地,规模空前壮大,运送藏茶入藏的马帮在古雅州集结时,最多实现三千壮丁,两千伏马。

  新中国成立之后,雅安藏茶已向藏区输送藏茶500多万担。西藏自治区每十年一度的大庆典,政府将雅顺产藏茶为指定的馈赠珍品送达每一位藏族同胞。

  雅安藏茶的加工工艺

  第一步:采割

  采用的是“茶刀子”采割,原料上分本山茶、上路茶、横路茶、条茶、撒茶。

  1、本山茶:产自雨城区周公山一带,于每年端午节和白露前后前分两次留桩3.5厘米采割。

  2、上路茶:产自雨城区大河、严桥、中里等山区,每年于大署至立秋之间采割一次,留桩3.5厘米。

  3、横路茶:产自名山、天全、荥经等县,多实行粗细兼产,即春季采细茶、大署至立秋前采边茶。

  4、条茶:是砖茶的主要原料之一,每年谷雨后、端午前采割。

  5、撒茶:毛尖、芽细、砖茶的重要原料,清明后,立夏前采收。采收标准为一芽二、三、四叶。古代每年开采茶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第二步:初制、复制

  原料茶初制分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50~75℃)发酵的明显特点。传统做庄茶制作有十八道工序。复制做庄茶是将毛庄茶经复制做成做庄茶。复制工艺有蒸、揉、发酵、干燥等。

  第三步:原料茶整理

  经筛分、风选、拣剔、切铡、干燥、停仓等工序除去茶梗及杂质,调整含水量,分质量等级存放等。

  第四步:拼配

  按品类需要根据原料茶质量按比例搭配拌和。

  第五步:压制

  又叫春包,通过称茶(定量)、蒸茶(加温加湿)、春紧、码包等工序,将料茶压紧成为茶砖。

  第六步:包装

  冷却后砖茶倒出茶篼子,取隔页、包黄纸、打标签、包牛皮纸、捆千斤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成为成品茶。

  第七步:检验

  成品茶经检验合格进入成品库。小垛码放,促进通风和自随后发酵。

  总的而言,四川雅安藏茶依照黑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是一种全发酵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全发酵茶。

以上是 藏茶产地,中心产地在四川省雅安县!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352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