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Day4:管道符、重定向与环境变量

编程

  仅仅是学习Linux系统的命令还不够,只有把多个命令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进行组合使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把命令组合在一起使用,使得输入的命令更准确、更高效,也为接下来的Shell脚本打好基础。

一、输入输出重定向


  输入重定向:指把文件内容导入到命令中。

  输出重定向:指把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数据信息写入到指定的文件中,又分为标准输出重定向和错误输出重定向两种。

    •   标准输入重定向(STDIN,文件描述符为0):默认从键盘输入,也可以从其他文件或命令输入。
    •   标准输出重定向(STDIN,文件描述符为1):默认输出到屏幕。
    •   错误输出重定向(STDERR,文件描述符为2):默认输出到屏幕。

  要区别对待两种输出信息,第一种是命令的标准输出信息,第二种是命令的报错提示信息(错误输出),如下所示:

[root@linuxprobe ~]# ls -l anaconda-ks.cfg 

-rw-------. 1 root root 1032 Feb 182019 anaconda-ks.cfg //ls命令的标准输出信息,也是我们想要的信息

[root@linuxprobe ~]#

[root@linuxprobe ~]# ls -l xxxxx

ls: cannot access xxxxx: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因为xxxxx文件不存在,所以输出的是报错提示信息

[root@linuxprobe ~]#

  对于输入重定向来说,用到的符号及其作用如下所示:

符号

作用

命令 < 文件

将文件作为命令的标准输入

命令 << 分界符

从标准输入中读入,直到遇见分界符才停止(分界符可以自己定义,如"EOF"、"over"等)

命令 < 文件1 > 文件2

将文件1作为命令的标准输入并将标准输出到文件2

  对于输出重定向来说,用到的符号及其作用如下所示:

符号

作用

命令 > 文件

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文件中(清空原有文件的数据)

命令 2> 文件

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文件中(清空原来文件的数据)

命令 >> 文件

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文件中(追加到原有文件的后面)

命令 2>> 文件

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文件中(追加到原有内容的后面)

命令 >>  文件 2>&1  或  命令 &>> 文件

将标准输出和错误输出共同写入到文件中(追加到原有内容的后面)

  通过标准输出重定向将 man ls 命令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信息写入文件readme.txt中,然后显示readme.txt文件中的内容,具体命令如下:

[root@linuxprobe ~]# man ls > readme.txt

[root@linuxprobe ~]#

[root@linuxprobe ~]# cat readme.txt

LS(1) User Commands LS(1)

NAME

ls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SYNOPSIS

ls [OPTION]... [FILE]...

DESCRIPTION

List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LEs (the current directory by default). Sort entries alphabetically if none of -cftuvSUX nor

--sort is specified.

---------------------------------省略部分输出内容---------------------

  通过覆盖写入模式向readme.txt文件中写入一行数据,然后再通过追加写入模式再写入一行数据,具体命令如下:

[root@linuxprobe ~]# echo "Welcome to my home" > readme.txt      //清除原有的内容

[root@linuxprobe ~]# echo "Learning Linux is happy to me" >> readme.txt //追加至原来文件内容的后面

[root@linuxprobe ~]#

[root@linuxprobe ~]# cat readme.txt

Welcome to my home

Learning Linux is happy to me

[root@linuxprobe ~]#

  如果想把命令的报错信息写入文件,该如何操作呢?

[root@linuxprobe ~]# ls -l xxxxx

ls: cannot access xxxxx: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提示xxxxx文件不存在

[root@linuxprobe ~]#

[root@linuxprobe ~]# ls -l xxxxx 2> readme.txt //将报错信息写入readme.txt文件

[root@linuxprobe ~]#

[root@linuxprobe ~]# cat readme.txt

ls: cannot access xxxxx: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报错信息写入readme.txt文件成功

[root@linuxprobe ~]#

  输入重定向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在工作中遇到的概率较小。输入重定向的作用是把文件内容直接导入命令中。接下来使用输入重定向把readme.txt文件导入给wc -l命令,统计文件内容的行数。

[root@linuxprobe ~]# cat readme.txt 

ls: cannot access xxxxx: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root@linuxprobe ~]#

[root@linuxprobe ~]# wc -l < readme.txt //使用输入重定向

1

[root@linuxprobe ~]#

二、管道命令符


  管道符,即“|”,其执行的格式“命令A | 命令B”,当然可以这样使用:“命令A | 命令B | 命令C”。管道命令符的作用是把前一个命令A原本要输出到屏幕的标准正常数据当作是后一个命令B的标准输入,比如把搜索命令的输出值传递给统计命令,具体如下:

 

[root@localhost ~]# grep "/sbin/nologin" /etc/passwd | wc -l    

19

[root@localhost ~]#

  再比如用翻页的形式查看/etc目录中的文件列表及属性信息:

[root@localhost ~]# ls -l /etc/ | more

total 1168

-rw-r--r--. 1 root root 16 Jun 182019 adjtime

-rw-r--r--. 1 root root 1518 Jun 72013 aliases

-rw-r--r--. 1 root root 12288 Jun 182019 aliases.db

drwxr-xr-x. 2 root root 236 Jun 182019 alternatives

-rw-------. 1 root root 541 Mar 312016 anacrontab

-rw-r--r--. 1 root root 55 Nov 42016 asound.conf

-rw-r--r--. 1 root root 1 Oct 302018 at.deny

drwxr-x---. 3 root root 43 Jun 182019 audisp

drwxr-x---. 3 root root 83 Jun 182019 audit

drwxr-xr-x. 2 root root 22 Jun 182019 bash_completion.d

-rw-r--r--. 1 root root 2853 Nov 52016 bashrc

drwxr-xr-x. 2 root root 6 Nov 62016 binfmt.d

-rw-r--r--. 1 root root 38 Nov 292016 centos-release

--More--

  在修改用户密码时,通常都需要输入两次密码以进行确认,这在编写自动化脚本时将成为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通过管道符和passwd命令的--stdin参数相结合,可以用一条命令来完成密码重置的操作:

[root@localhost ~]# echo "123456" | passwd --stdin root     //一条命令修改root用户密码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root.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

 

以上是 Linux学习Day4:管道符、重定向与环境变量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z/51365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