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科技非“极客”:研发多年未掌握核心科技,还向竞品购买专利

coding

2月19日,投影仪企业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米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IPO正式开启申购,其发行价为133.73元/股,每500股为一手,入场价格为6.69万元。

据了解,极米科技本次计划公开发行1250万股股份,总额为16.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15.62亿元,证券代码为“688696”。按发行价格计算,极米科技上市时的市值约66.87亿元。

贝多财经了解到,虽然名称中带着“米”字,但极米科技并非小米生态链企业。相反的,极米科技还曾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峰米科技产生过基于知识产权的官司纠纷。其中,峰米科技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光峰科技(SH:688007)与小米设立的合资公司。

向竞品购买专利使用权

2020年中旬,光峰科技曾公告称,因极米科技侵犯其专利权将后者诉至法院,并针对极米科技持有的“多投影屏幕拼接方法及装置”等在内的16项发明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

事实上,这也是极米科技在科创板IPO招股书中所列的全部发明专利。此后,光峰科技还公告称,已收到16份《无效宣告请求提交回执》。最终,极米科技通过以签订合作的形式“屈服”并和解。

2020年9月2日,光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其与极米科技签订专利许可及战略合作协议,同意授权极米科技实施指定专利,极米科技分五年时间支付专利使用费,合计2500万元。

这也意味着,极米科技的专利在某种程度上站不住脚。此外,极米科技还缺乏核心研发。据了解,极米投影仪的核心成像器件是DMD器件,该器件目前全部采用国德州仪器(TI)生产,极米科技受限明显。

早前,极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钟波曾在2016年喊话称“五年内,无屏电视将颠覆传统电视”。2017年,这一说法变成了“3年半,有可能我们就会完成我们颠覆的目标”。

截至目前,极米科技尚未完成其所谓的“颠覆”。此前招股书显示,极米科技本次奔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2亿元,主要用于智能投影与激光电视系列产品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光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2020年盈利2.7亿元

根据IDC调查数据,极米科技2018年的出货量位居国内投影设备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13.2%;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其出货量保持国内投影设备市场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14.6%、22.2%。

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投影设备出货量分别为130万台、227万台、279万台和131万台,占各期投影设备总出货量的比例分别为39.2%、52.2%、60.4%与77.5%。

2017年、2018年、2019年,极米科技营收分别为9.99亿元、16.59亿元、21.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49.38万元、951.72万元、9340.48万元。2020年上半年,极米科技营收11.44亿元,净利润为9729.96万元。

整个2020年度,极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33.62%;实现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187.94%。以此来看,极米科技的增长速率依然强劲,此前的年均复合增速达42.11%。

极米科技预计其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为6.23亿元至7.33亿元,同比增长约为24.05%至45.94%;预计实现净利润约为4760.22万元至5497.96万元,同比增长约为10.07%至27.13%。

贝多财经发现,极米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获得的相关补贴分别占利润总额的49.95%、1884.85%、36.57%。换句话说,若去除补贴影响,极米科技在2018年将产生巨额亏损。

研发占比远低于同行

据了解,极米科技的主要营收来自于极米投影仪整机销售。其中,智能微投系列销售收入为主,占2017年至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整机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95.32%、86.31%、88.22%与93.32%。

同时,极米科技还通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获得收入。2017年至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其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分别约为468万元、1237万元、2130万元与1847万元。

2017年至2019年,极米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305.08万元、6300.17万元与8106.0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31%、3.80%和3.83%,均远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据了解,极米科技所列的可比公司分别为海信视像、光峰科技、鸿合科技、中光学。其中,中光学在2017年至2019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95%、5.94%、5.08%,2017年这一数字接近极米科技的两倍。

根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需满足指标:最近3年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收入5%以上,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以此来看,极米科技的研发规模未达到科创板“研发占比不少于主营业务收入5%”门槛。但按照累计研发投入计算,极米科技2017年至2019年累计研发费用为1.77亿元,超过科创板规定的6000万元。

上市前夕被证监会警告

信息显示,极米科技投资方包括百度、经纬中国、芒果传媒、四川文投等。机构股东中,百度持股15.478%,四川文投持股5.4982%,创乾投资持股5.11%,芒果传媒持股3.42%。

当前,钟波为极米科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截至2021年1月6日,钟波直接持有极米科技25.0165%的股份。同时,钟波间接控制极米科技4.1559%股份表决权,合计控制极米科技29.1724%股份表决权。

此外,钟波的一致行动人肖适、钟超、刘帅、廖杨、尹蕾、廖传均合计持有极米科技17.1696%的股份。因此,钟波实际控制极米科技46.3420%的股份表决权,进而控制极米科技的股东大会。

另据了解,极米科技还在IPO前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根据通报,由于极米科技在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存在未按监管要求清理并披露相关对赌协议事项的情况,决定对极米科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同时,证监会对中金公司以及极米科技保荐代表人赵言、黄钦出具警示函,主要原因为未勤勉尽责督促极米科技按照监管要求清理相关对赌协议并履行披露义务,未主动就对赌协议是否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发表专项核查意见。

据贝多财经了解,极米科技曾在过往期间签署过8条对赌协议,提及上市等相关事项。2019年5月,极米科技与各方股东签订了补充协议,解除了相关对赌条款,并确定将在协议签订的12个月内提交上市申请。

极米科技承诺,若上市申请主动撤回或未被受理、被终止审查或被否决、保荐人撤回对公司的上市保荐、合格上市申请将无法获得通过,以及获得批文后未能在批文有效期内完成上市,将恢复对赌协议效力。

以上是 极米科技非“极客”:研发多年未掌握核心科技,还向竞品购买专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z/50988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