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的新模板标记:标准化客户端模板
在 web 开发领域中,模板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实际上,服务端的 模板语言/引擎,比如 Django (Python),ERB/Haml (Ruby),和 Smarty (PHP) 早已应用多时。近些年来,众多 MVC 框架蓬勃涌现。这些框架各有特色,但绝大多数在展现层(即:视图层)都使用同样的渲染机制:模板。
模板是个好东西,不信你就问问周围人。连它的定义都让人感到温暖舒适:模板 (n) – 一个拥有预制格式的文档或文件,可作为特定应用的出发点,这样就避免在每次使用格式的时候都重复创建。
避免在每次,重复创建,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喜欢避免重复工作。可为什么对这个开发者明确需要的技术,web 平台没有提供原生支持呢?
WhatWG HTML 模板规范 便是答案。它定义了一个新的 <template>
元素,用于描述一个标准的以 DOM 为基础的方案来实现客户端模板。该模板允许你定义一段可以被转为 HTML 的标记,在页面加载时不生效,但可以在后续进行动态实例化。引用 Rafael Weinstein(规范作者)的话:
它们是用来放置一大团 HTML 的地方,就是那些你不想让浏览器弄乱的标记…不管它是出于什么理由。
Rafael Weinstein (规范作者)
特性检测
欲特性检测 <template>
,需要创建一个 DOM 元素并检查它是否拥有 .content
属性:
function supportsTemplate() { return 'content' in document.createElement('template');
}
if (supportsTemplate()) {
// 检测通过!
} else {
// 使用旧的模板技术或库。
}
声明模板内容
HTML <template>
元素代表标记中的一个模板。它包含”模板内容”;本质上是一大块的惰性可复制 DOM。
可以把模板想象成一个脚手架的零件,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你都可以使用(和重用)它。
要创建模板的内容,需要声明一些标记并用 <template>
元素将它们包裹起来:
<template> <img src="" alt="great image">
<div class="comment"></div>
</template>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那个空图片。这是故意留空的。因为页面加载时不会请求图片,因此就不会产生 404 或控制台错误。我们可以随后动态生成图片的 URL。参见 the pillars.
支柱(The pillars)
用 <template>
来包裹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几个重要属性。
- 它的内容在激活之前一直处于惰性状态。本质上,这些标记就是隐藏的 DOM,它们不会被渲染。
- 处于模板中的内容不会有副作用。脚本不会运行,图片不会加载,音频不会播放,…直到模板被使用。
- 内容不在文档中。在主页面使用
document.getElementById()
或querySelector()
不会返回模板的子节点。 - 模板能够被放置在任何位置,包括
<head>
,<body>
,或<frameset>
,并且任何能够出现在以上元素中的内容都可以放到模板中。 注意,”任何位置”意味着<template>
能够安全的出现在 HTML 解析器不允许出现的位置,几乎可以作为任何内容模型的子节点。 它也可以作为<table>
或<select>
的子元素:<table>
<tr>
<template>
<td>some content</td>
</template>
</tr>
</table>
激活一个模板
要使用模板,你得先激活它。否则它的内容将永远无法渲染。
激活模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 document.importNode()
对模板的 .content
进行深拷贝。
.content
为只读属性,关联一个包含模板内容的 DocumentFragment
。
var t = document.querySelector('#mytemplate');// 在运行时填充 src。
t.content.querySelector('img').src = 'logo.jpg';
var clone = document.importNode(t.content, tru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clone);
在对模板进行冲压(stamping out)后,它的内容开始”启用”。 在本例中,内容被拷贝,发出图片请求,最终的标记得以渲染。
Demos
例子:惰性脚本
该示例示范了模板内容的惰性。<script>
只有在按钮被按下,模板被激活后才会运行。
<button onclick="useIt()">Use me</button><div></div>
<script>
function useIt() {
var cont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mplate').content;
// 更新 template DOM 中的内容。
var span = content.querySelector('span');
span.textContent = parseInt(span.textContent) + 1;
document.querySelector('#container').appendChild(
document.importNode(content, true));
}
</script>
<template>
<div>Template used: <span>0</span></div>
<script>alert('Thanks!')</script>
</template>
例子:从模板中生成 Shadow DOM
大部分人通过为 .innerHTML
赋值一串标记来将 Shadow DOM 挂载到 host 上:
<div></div><script>
var shadow = document.querySelector('#host').createShadowRoot();
shadow.innerHTML = '<span>Host node</span>';
</script>
该做法的弊端在于,你的 Shadow DOM 越复杂,就需要越多的字符串拼接操作。这不利于扩展,用不了多久你就该傻眼了。此外该做法最容易滋生 XSS!不过别怕,<template>
前来帮助。
合理的做法是直接操作 DOM,将模板内容附加到 shadow root 上:
<template><style>
:host {
background: #f8f8f8;
padding: 10px;
transition: all 400ms ease-in-ou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radius: 5px;
width: 450px;
max-width: 100%;
}
:host:hover {
background: #ccc;
}
div {
position: relative;
}
header {
padding: 5px;
border-bottom: 1px solid #aaa;
}
h2 {
margin: 0 !important;
}
textarea {
font-family: inherit;
width: 100%;
height: 10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1px solid #aaa;
}
footer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0px;
right: 5px;
}
</style>
<div>
<header>
<h2>Add a Comment</h2>
</header>
<content select="p"></content>
<textarea></textarea>
<footer>
<button>Post</button>
</footer>
</div>
</template>
<div>
<p>Instructions go here</p>
</div>
<script>
var shadow = document.querySelector('#host').createShadowRoot();
shadow.appendChild(document.querySelector('template').content);
</script>
坑
以下是我在使用 <template>
中遇到的一些坑:
- 如果你正在使用 modpagespeed,那么留心这个 bug。定义了行内
<style scoped>
的模板,可能会因为 PageSpeed 的 CSS 重写规则而被移动到头部。 - 没有办法”预渲染”一个模板,也就是说无法预加载资源,处理 JS,下载初始 CSS 等等。这对于服务端和客户端都适用。模板被渲染的唯一时机就是在它被激活后。
- 注意嵌套模板。它们的行为不会如你所愿。例如:
<template>
<ul>
<template>
<li>Stuff</li>
</template>
</ul>
</template>
激活外层模板并不会激活内层模板。也就是说,嵌套模板需要手动激活它的子模板。
标准之路
不要忘了我们从何而来。HTML 模板的标准化进程耗时已久。多年以来,出现不少十分聪明的用于创建可重用模板的方法。下面将介绍我碰到过的两种常见方法。出于比较的目的,我将它们收录在了本文中。
方法 1:幕后 DOM
一个长期被人们使用的方法是创建”幕后” DOM 并使用 hidden
特性或 display:none
来将其从视图中隐藏。
<div hidden> <img src="logo.jpg">
<div class="comment"></div>
</div>
使用该方法有若干的弊端。以下是该方法的总结:
- 使用 DOM——浏览器了解 DOM。它们擅长处理它。我们可以轻易的复制这些 DOM。
- 没有内容渲染——增加
hidden
来阻止区块的显示。 - 非惰性——即便内容是隐藏的,当仍然会发起图片请求。
- 难以设置样式和主题——嵌入页面需要为所有 CSS 规则增加
#mytemplate
前缀,以此来将样式限定在模板范围内。这种做法十分脆弱,并且无法确保未来可能出现的命名冲突。比如说,要是嵌入页面早就拥有一个 id 为mytemplate
的元素,我们可就麻烦了。
方法 2:重载脚本
另一个技巧是重载 <script>
并将它的内容作为字符串来操作。
John Resig 可能是第一个展示该技巧的人——在 2008 年他的Micro Templating utility中。
目前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工具,例如 handlebars.js。
例如:
<script type="text/x-handlebars-template"> <img src="logo.jpg">
<div class="comment"></div>
</script>
该技巧的总结:
- 没有内容渲染——浏览器不会渲染该块,因为
<script>
默认为display:none
。 - 惰性——若脚本的类型不为 “text/javascript”,那么浏览器就不会将它的内容当作 JS 来解析。
- 安全问题——鼓励使用
.innerHTML
。对户提供的数据进行运行时字符串解析很容易导致 XSS 漏洞。
总结
还记得当 jQuery 使得操作 DOM 变为异常简单吗?结果就是 querySelector()
/querySelectorAll()
被添加到了平台中。很明显的胜利,不是吗?
由于一个库推广了使用 CSS 选择器来获取 DOM 的方法从而使得它被规范采纳。这并不是常有的事,但我喜欢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觉得 <template>
也是类似的案例。它将客户端模板进行了标准化,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们
不再需要疯狂的 2008 hacks。
促使整个 web 开发过程更健全,更容易维护,功能更多,在我看来,始终都是个好事情。
额外资源
- W3C 规范
- Web 组件入门
- <web>components</web> (视频) – 真诚的为您献上一份精彩详实的介绍。
以上是 HTML 的新模板标记:标准化客户端模板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z/26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