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天长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天长市属于江苏省。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与长江、淮河相邻,地处北纬32°27′27″至32°57′36″、东经118°39′19″至119°13′23″之间,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天长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市区距扬州50千米,距南京75千米,西傍京沪铁路,长深高速、宿扬高速、宁连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诸多,经高邮湖连接洪泽湖直达长江。全市国土面积1770平方千米,境域东西宽约53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边界总长293.13千米,其中省界270千米,县界25.13千米。
天长是宋朝之后为了政治军事原因从扬州划出来的,尽管和扬州分离了几百年,天长话仍旧和扬州话高度相似,比高邮话、宝应话还要像扬州话,天长的地方戏曲一直都是扬剧。
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二省分别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江苏又与浙江分割太湖流域。但在明朝以前却并非如此,这两省之地一般是自南而北分为二至三个政区,或以长江,或以淮河分南北,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现在的区划是明太祖的杰作。
这位开国皇帝建都应天府(今南京),自然要在周围划出一大片地域作为京师直隶,于是作为财赋主要来源的太湖流域就全部划归京师。凤阳是他的老家,是祖宗陵墓所在,也应该让它享受京师的待遇,所以直隶的北界越过了淮河。
【气候特征】 天长市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旱、雨季分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多年平均降水量1073.5毫米,多年平均气压1014.5毫巴,多年平均日照1972.9小时,夏、秋季日照较多,冬、春季较少。2019年,天长市年总降水量为670.9毫米,较常年偏少37.5%;年平均气温16.0℃,较常年偏高0.7℃;总日照时数为2046.9小时,平均每日5.6小时,总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74.0小时。6月17日入梅,7月20日出梅,入梅接近常年,出梅较常年偏晚11天,梅雨期偏长,但雨量偏小,梅雨期总降雨量124.7毫米,较常年偏少53.1%。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干旱、低温冰冻、高温等极端天气。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天长市区域总面积1754.15平方千米,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221.35万亩,林地面积35.54万亩。
水资源。天长市水资源总量6.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3.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9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7条,均属淮河水系,分别是新白塔河、老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秦栏河、川桥河、王桥河,流域总面积2609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428千米。主要湖泊有高邮湖、沂湖、洋湖,高邮湖为省际湖泊,总面积638平方千米,库容22.3亿立方米,其中天长境内面积约为70平方千米;沂湖位于位于天长市东北、高邮湖西岸,水面面积22.9平方千米,库容0.33亿立方米;洋湖位于天长市以东、高邮湖西岸,水面面积11.13平方千米,库容0.2674亿立方米。共有水库14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29座、小(二)型水库108座,总库容5.0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03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天长市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185种。鸟类15目41科166种,其中留鸟46种、夏候鸟54种、冬候鸟31种、旅鸟29种、其他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类,有鸮形目猫头鹰一种,安徽省一级保护鸟类,有杜鹃目8种,夜鴷形目所有种(啄木鸟7种),雀形目燕科所有种,以及黑枕黄鹂(黄莺)、红嘴 蓝雀、灰喜鹊、寿带和红嘴相思鸟等。安徽省二级保护鸟类,有白鹭、中白鹭、雁形目所有种(雁鸭类)、野鸡、太平鸟、小太平鸟、伯劳科所有种、乌鸫、画眉、大山雀、暗绿绣眼等。爬行类8种,主要有乌龟、鳖、多疣壁虎(壁虎)、北草蜥、游蛇 (水赤练)和蝮蛇等。兽类10种,主要有草兔、獐、黄鼠狼、狐狸、刺猬、猪獾、狗獾和蝙蝠等。
植物资源。天长市野生植物资源有522种。乔木以杨类、榆类和栎类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南片的釜山林场、草庙山林场等乡村林场及横山园艺场。竹类有淡竹、紫竹等。灌木主要有蔷薇、紫穗槐、木槿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野菊、蒿类、狗尾草、芦苇、荻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苦参、仙鹤草、野菊花、金佛草、苍耳子、墨旱莲、茵陈、枸杞等,共82科239种。饲料、绿肥类植物有田皂角、紫穗槐、空心连子草、金鱼藻、泥湖菜、蒲草、满江红、浮萍等。
矿产资源。天长市共查明(含简测)的56处矿区(床)、矿点,其中大型1处,小矿3处。查明(含简测)资源储量较大的矿种有石油、铁矿、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用玄武岩。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2.33平方千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981.21万吨;动用含油面积20.49平方千米,动用地质储量458.62万吨,储量动用率10.9%;标定采收率3.56%,可采储量1830.87万吨。金属矿产以铁矿资源为主,铁矿资源储量75.12万吨。非金属矿产石料1646万吨;粘土109.75万吨。
天长市境域属古扬州,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定居。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与长江、淮河相邻,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天长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市区距扬州50千米,距南京75千米,西傍京沪铁路,长深高速、宿扬高速、宁连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诸多,经高邮湖连接洪泽湖直达长江。全市国土面积1770平方千米,境域东西宽约53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边界总长293.13千米,其中省界270千米,县界25.13千米。
境域面积
唐代建县初期的具体面积无考。宋代县境,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天长军理天长县,东西九十五里,南北九十里。”明、清境域面积,据旧志记载:“广一百五十里,轮一百里。”新中国成立后,除西南部与六合交界处常有纠纷外,区域基本稳定。
历史沿革
一、县属沿革
秦、汉时期所置广陵、东阳二县大体在新白塔河以北地区,具体县属界限无考。此后,天长境内还设置过沛县(侨置)、石梁县、永福县等,县属范围均小于今天的天长市。唐代设置千秋县(后改称天长县)时,是个地处偏远地区的望县之一,户籍人口超过3000户,具体范围无考。明嘉靖《天长县志》记载县属:“东界江都县大仪乡六十里;西界盱眙县孝弟乡九十里;南界六合县四号墩五十里;北界宝应县孝弟乡五十里。”清代县志除对统计数据提出异议外,所记载的县属范围没有多少变化,今大通镇、秦栏镇和界牌镇的部分地区仍不属天长县,江苏省金湖县等县部分地区曾属于天长县。民国以后,天长县属曾几经调整。新中国成立后,县置与区域基本稳定。
二、建置沿革
夏、商在《尚书·禹贡》中属古扬州地,建置无考。
春秋时期先后属吴国、越国,战国时期属楚国,建置无考。
秦代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先后属九江郡、东阳郡。
两汉属广陵、高邮两县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
三国属广陵县,隶广陵郡。
晋属高邮、广陵两县地,隶广陵郡。
南北朝时期部分县境属高邮外,境内还出现过沛郡、沛县、泾州、淮州等侨置郡县和州,以及石梁县等。
隋代先废石梁郡,后改石梁县为永福县,废县后地人六合县。
唐初先设石梁县,废县后地入六合县。唐天宝元年(742年),为庆祝唐玄宗诞日“千秋节”,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748年)改称天长县。
五代先后设建武军、雄州。
宋代改雄州为天长军。至道二年(996年)复县。后又经两度升军、复县。
元代设天长县,先后属临淮府、泗州。
明代设天长县,先后属中书省直隶泗州、临潦府泗州、中立府泗州、凤阳府泗州。
清代设天长县,先后属凤阳府泗州、直隶州、江南省、安徽省。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政府设天长县,先后属安徽省第六、五、九行政督察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府和解放区民主政府,曾设置过天高办事处、天长县、天高县、炳辉县,先后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专员公署、苏皖边区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江淮一分区专员公署。
1949年1月天长解放,原高宝县所属地域从炳辉县中划出,4月炳辉县划属皖北第一区专员公署(6月改属皖北区滁县专员公署)。1946年,为纪念新四军名将罗炳辉曾一度改称炳辉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炳辉县,属皖北区滁县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
1959年12月5日,国务院决定改炳辉县为天长县,次年1月5日,本县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1986年至1992年,天长县属滁县地区。1992年年底撤销滁县地区成立省辖滁州市后,天长县改属滁州市。
1993年9月18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安徽省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的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县级),由省直辖。”10月11日,安徽省政府发出《关于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的通知》,新设立的天长市(县级),以原天长县的行政区域为天长市的行政区域,由省直接管辖,暂时委托滁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太平寰宇记》记载:天长县原分为19个乡。
宋代设18个乡及铜城、石梁2个镇。
明代曾分为13里或13都。
清代沿袭明制。
民国初年,分为9个区,84个乡,24个镇,后屡有变动。民国29年(1940年),设3个区,17个乡,3个镇,320个保。
1949年10月,设9个区,6个镇,85个乡。
1950年4月,设7个区,5个镇,85个乡。
1951年,设7个区,5个镇,100个乡。
1952年7月,设8个区,6个镇,104个乡。
1956年2月,设4个区,4个镇,37个乡。
1957年2月撤区并乡,设4个镇,21个乡。
1957年7月,设4个区,4个镇,21个乡。
1958年9月,再次撤区并乡,设13个乡。12月调整为1个镇,14个乡。
1959年5月,撤销乡级建制,设10个人民公社,1个镇。8月增设1个人民公社,10月增设1个镇。
1961年6月,调整为32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63年,3次调整后,设41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68年10月,设40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69年3月,设19个人民公社。
1971年,设23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73年,设29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78年5月,设32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80年,设35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81年,设6个区,1个区级镇,35个人民公社、2个镇。
1983年,政社分开,全县设6个区,1个区级镇,2个镇,35个乡。
1984年10月,设6个区,3个区级镇,35个乡。
1985年5月,设4个区级镇,34个乡。
1986年,汊涧镇、汊涧乡合并设立汊涧镇,铜城镇、铜城乡合并设立铜城镇。全县有6个区,4个镇,32个乡,342个村民委员会,3900个村民小组。
1992年2月20日,第三次撤区并乡开始。撤销仁和、金集、城关、汊涧、大通、铜城6个区公所,铜城镇、平安乡、釜山乡、谕兴乡区划不变。天长乡、永丰乡、桥湾乡,以及芦龙乡的九里、西庵,十八集乡的杨圩、草湖、张庄和万寿乡的蔡营、长亭共7个村并入天长镇。新华乡、官桥乡并入秦栏镇。于洼乡并入汊涧镇。大通乡、便益乡、坝田乡合并设立大通镇。乔田乡并入杨村镇。石梁乡、十八集乡(不含杨圩、草湖、张庄3个村)合并设立石梁镇,镇政府驻石梁。金集乡改设为金集镇。安乐乡改设为安乐镇。仁和集乡、芦龙乡(不含九里、西庵2个村)合并设立仁和集镇。关塘乡、长兴乡合并设立冶山镇。郑集乡改设为郑集镇。张铺乡改设为张铺镇。界牌乡、万寿乡(不含长亭、蔡营2个村)合并设立界牌镇,镇政府驻界牌;高庙乡、龙岗乡合并设立高庙乡。王店乡并入新街乡,乡政府驻新街。湖滨乡并入龙集乡。全县共设14个镇、6个乡,其中汊涧、铜城、秦栏、天长4镇为建制镇。7月3日秦栏镇分设新华、官桥2个办事处,界牌镇设万寿办事处,仁和集镇设芦龙办事处,冶山镇设关塘办事处,天长镇设城南、永丰和桥湾3个办事处,石梁镇设十八集办事处,新街乡设王店办事处,汊涧镇设于洼办事处,大通镇设便益、坝田2个办事处,高庙乡设龙岗办事处,龙集乡设湖滨办事处,杨村镇设乔田办事处,办事处为所在乡镇政府正科级派出机构,管辖范围多为原乡行政区域。
1993年,恢复原有36个乡镇建制,村级调整不再恢复。
经国务院批准,1993年撤县设市后,安徽省政府批准天长市乡镇撤并、调整方案:撤销天长镇,设立天长、城南、永丰、桥湾4个正科级街道办事处,增设十八集、芦龙、万寿、关塘集、便益5个正科级乡,使原36个乡、镇减少为28个乡、镇和街道,即11个乡、13个镇和4个街道。
1996年4月,平安乡撤乡设镇。
1997年12月,釜山乡撤乡设镇。
1999年8月,高庙乡撤乡设镇,称高庙集镇。
2001年11月7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于洼、王店、坝田、乔田、新华、官桥、龙岗、湖滨8个自设乡,正式将天长镇、城南乡、桥湾乡、永丰乡改为街道。
2005年,全市共设8个乡、16个镇、4个街道,24个社区、34个街道(村级)、322个村、168个居民小组、2916个村民小组。
截止2020年,天长市辖14个镇、2个街道,即秦栏镇、铜城镇、汊涧镇、永丰镇、杨村镇、万寿镇、仁和集镇、石梁镇、张铺镇、新街镇、金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大通镇、千秋街道和广陵街道。
以上是 天长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天长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