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属于哪个市的(昌平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昌平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西北部,北与延庆区、怀柔区相连,东邻顺义区,南与朝阳区、海淀区毗邻,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昌平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首都北京的卫星城。

北京昌平属于北京市昌平区,位于北京北边 离北京近市区大概自驾车50分钟左右,环境优美 十三陵就在这个区,整体消费水平比北京城区要低昌平区,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西北部,北与延庆区怀柔区相连,东邻顺义区,南与朝阳。

昌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汉开始设县,到明代升为昌平州,筑有永安城和巩华城,被誉为“京师之枕”、“股肱重地”。有明十三陵、居庸关2处世界文化遗产,银山塔林、和平寺、白浮泉等9处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有居庸霁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等“燕平八景”。境内有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雪山文化”。秦设军都县,西汉设昌平县,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

昌平区属于哪个市的(昌平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昌平区是北京市郊区之一,位于北京市城区西北。北与延庆县和怀柔区交界,南与门头沟区、海淀区、朝阳区为邻,东与顺义区接壤,西与河北省怀来县毗连。辖区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截至2004年底,常住人口为73.3万。

昌平区人类活动的历史较悠久。在雪山、马坊、曹碾等地均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尤以雪山遗址为重要。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地属燕国。

秦和西汉置军都县,属上谷郡,县治在今昌平西十七里处。一说西汉昌平县即在今昌平东南,亦属上谷郡,王莽时改名长昌。当时军都、长昌二县属朔调郡(上谷郡改)。

东汉为军都、昌平二县,先属上谷郡,后改属广阳郡。军都县治同西汉,昌平县治在今昌平东南。

魏晋时,军都、昌平二县属幽州燕国。

十六国后赵时,二县并属燕郡,前燕、前秦时则并属燕国,后燕又改属燕郡。

北魏废昌平县入军都,而于关外今河北阳原县境置昌平县,同时将军都县治迁于东南之昌平故城,仍属幽州燕郡。

东魏天平(534-537)中,因关外动乱,郡县失守,遂置东燕州及昌平、上谷、徧城三郡以领流民,并将东燕州及所领郡县内徙,其中乐燕州及昌平郡、昌平县寄治军都县城,为此而将军都县治向东北迁移20里,即今昌平东境东、西新城处。而昌平郡所领之万言(年)县及上谷郡所领之平舒、居庸县和徧城郡所领之广武、沃野县等,均寄治昌平西境,具体位置不详。

北齐废军都县,又废上谷郡和徧城郡各领二县,以东燕州及昌平郡和所领昌平、万言(年)二县属东北道行台。北周废东燕州,以昌平郡及所领二县属幽州总管府。

隋开皇三年(583)罢天下诸郡,昌平郡遂废,又省万言(年)县入昌平县,独以昌平县属幽州,大业中改属涿郡,隋昌平县治在今昌平西17里,即汉军都县故城。

唐前期,昌平县属幽州,天宝元年(742)改属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复属幽州,唐昌平县治在今昌平西8里旧县村。此外,武德六年(623),将原在营州地界的燕州及所领辽西、怀远二县内迁,寄治幽州城内。

贞观元年(627)省怀远县。开元二十五年(737),燕州及所领辽西县从幽州城中外迁于幽州北桃谷山,即今昌平东境东、西新城处。天宝元年(742)燕州改为归德郡,领辽西县。

乾元元年(758年)仍称燕州。建中二年(781)为朱滔攻陷,遂废为幽都县,徙治于幽州城内燕州旧署,是为宛平县的前身。

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昌平县更名燕平,先徙治曹村(今朝凤庵),继而徙治白浮图城(双塔土城),后又徙还故地(旧县)。

辽代昌平县属南京道幽都府,开泰元年(1012)后改属析津府。北宋宣和四年(1122)至宣和七年(1125)属燕山府路燕山府。

金贞元元年(1153)后属中都路大兴府。

元属大都路。皇庆二年(1313)徙治西辛店,至正年间徙还故治(旧县)。明初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后改属顺天府。

景泰三年(1452)徙治永安城,即今昌平城,故治遂称旧县。

正德元年(1506)七月,从南京吏部尚书林瀚之请,升昌平县为州,割顺义、怀柔、密云隶之;正德三年(1508)罢;正德九年(1514)复升昌平为州,领顺义、怀柔、密云三县,终明未变。

清初沿明旧制。康熙二十七年(1688)设顺天府四路同知后,昌平州属北路厅,北路厅同知驻沙河镇。

雍正五年(1727),改顺义、怀柔、密云三县直属顺天府,昌平州城为不领县的散州。

民国初,废州称县,昌平州又称昌平县。

1914年废顺天府,改置京兆特别区,昌平为属县之一。

1928年国都南迁,废京兆,昌平县亦改隶河北省。

1936年底,属河北省宛平行政专员署。

1937年属河北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区。同年秋,归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管辖。

1938年属伪河北省冀东道。

1940年又属伪燕京道。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曾设昌宛联合县、昌宛怀联合县、昌宛房联合县、昌延联合县、昌怀顺联合县、昌顺联合县、昌滦密联合县等,领导军民抗日。

1949年春恢复昌平县建制,属察哈尔省南口专署。县境东北部黄花城、二道关、九渡河、渤海所、黄坎、慕田峪、茶坞等地区划归怀柔县;县西境横岭、镇边城地区划归怀来县;县北境青龙桥、慈母川、铁炉子等地划归延庆县。同年7月改属察南专区,8月又改属通县专区。

1956年2月划归北京市,设昌平区。

1958年先后将永丰屯、苏家坨、白水洼等乡及前后沙涧、聂各庄、车耳营、唐家岭土井、台头等村划归海淀区。

1960年撤销昌平区,恢复昌平县。

1981年设十三陵特区。

1999年9月撤销昌平县,改设昌平区。

区人民政府驻昌平城政府街。现辖城北、城南两个街道办事处,回龙观、东小口两个地区办事处,南口、马池口、沙河、百善、阳坊、小汤山、南邵、崔村、北七家、兴寿、长陵、流村、十三陵等十三个镇。

行政区划

2001年,昌平区辖1个街道、16个镇,321个行政村、117个居民社区:城北街道、昌平镇、兴寿镇、马池口镇、沙河镇、流村镇、阳坊镇、回龙观镇、延寿镇、东小口镇、北七家镇、南邵镇、崔村镇、小汤山镇、百善镇、十三陵镇、南口镇。

2002年,昌平区辖1个街道、3个地区、13个镇:城北街道、南口地区、马池口地区、沙河地区;昌平镇、阳坊镇、回龙观镇、小汤山镇、南邵镇、崔村镇、百善镇、东小口镇、北七家镇、兴寿镇、长陵镇、流村镇、十三陵镇。

2012年12月31日,昌平区东小口地区正式“一分为四”,天通苑北、天通苑南和霍营三个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2015年,根据北京市政府批复的调整方案,原有的回龙观镇建制撤销,取而代之三个街道: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和史各庄街道。

截至2019年,昌平区下辖8个街道、4个地区、10个镇。

昌平区属于哪个市的(昌平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昌平区属于哪个市的(昌平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58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