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奉化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奉化为市辖区,奉化区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南部,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州市和余姚市,北交海曙区、鄞州区。

介于北纬29°25′—29°47′、东经121°03′—121°46′之间,东西长70.5千米,南北宽42千米,陆域面积1277平方千米,下辖8个街道、4个镇,海域面积9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3千米,岛屿24个。

截止到2020年12月,奉化区辖8个街道和4个镇: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西坞街道、萧王庙街道、方桥街道、莼湖街道、尚田街道;溪口镇、裘村镇、大堰镇、松岙镇。

奉化位于北纬29°24’至29°47’,东经121°03’至121°46’,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面。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县和余姚市,北与鄞县相交。

奉化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奉化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奉化建县,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据县内近年发现的文物推测,距今约五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此处已有人类栖息。春秋战国时期,属越国鄞地。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2年)行郡县制设鄞县,治白杜。《汉书·地理志》说,鄞有镇亭、结埼亭,可见西汉间今董李、大堰鲒埼一带生齿己繁。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鄞改称句章,县治亦由白杜迁至小溪(今鄞县小溪)。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又改句章为鄺县。玄宗开元末,江南东道采访使齐群建议:分鼆县为四县,其一即奉化。县治即设于今址。

至宋景德三年(1006)十九乡省併为奉化、连山、松林、忠义、金溪、长寿、禽孝、剡源八乡。八乡之名自此沿袭到清末以至民国。

元代元贞元年(1259)由县升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州为县。

清沿明制,奉化属宁波府。

奉化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奉化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光绪年间地图

1913年(民国二年)属浙江省第四地方。

1914年属会稽道。

1927年废道,直属浙江省。

1928年属鄞县区。

1936年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化属宁波专区。

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

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奉化改为宁波市属。

1988年10月13日,奉化撤县设市,2016年,撤销县级奉化市,设立宁波市奉化区,以原县级奉化市的行政区域为奉化区的行政区域,奉化区人民政府驻锦屏街道锦屏南路1号。

奉化县名字之由来

奉化县名之由来,向存三说:“州曰明州郡名奉化,又以郡名名县”(《宝庆四明志》)。此说,不合州郡不并存的唐制。开元置县时,尚行武德间改郡为州之制,其时何来郡名,即使上溯至隋,其地称会稽郡,亦无“奉化郡”之称。南宋王应麟、清钱大听对此说早有辨析。以“奉化山名县”之说也成问题。奉化山,现仍称南山、璀峰山,有南山寺,宋楼钥有《南山寺》诗。近年该山出土之宋代墓志亦称南山、瑞峰山,而不称其为奉化山。《嘉靖奉化县图志》说:“县东南五里有山突起日奉化。唐开元置奉化县于此,因以名焉。”根据这一记载,倒是以县命名山,而非以山名名县。又南宋邑人陈本堂《题奉化县图志揭首》中说:“以民皆乐于奉承王化而得名”。按三说中此说较为可信。明末曹学也说:“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化境内的行政区域多有调整。1949年5月23日,奉化解放,设6区28乡镇。1956年,撤区并乡,设5镇27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县成立11个人民公社,33个管理区,307个生产大队。1959年,12个公社,40个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建制,管理区改为公社,设6区,33个公社,599个生产大队。1980年,城关、溪口改为县属镇,全县5区,29个公社,2个县属镇。1983年,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设乡政府。1984年,部分乡改镇,全县设5区,9镇,22乡,591行政村,8居民区。1992年,撤区并乡,全市设10镇9乡。

2001年,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23次行政区划调整,全市设9镇,2街道。

2003年12月,江口镇、西坞镇和萧王庙镇改为街道。全市设6镇5街道。

2019年1月,新成立方桥街道。全区设6镇6街道。

2019年8月,撤销莼湖镇、尚田镇,设立莼湖街道、尚田街道。全区设4镇8街道。

城市掠影

雪窦山弥勒道场

以上是 奉化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奉化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863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