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在中国,陈姓是大姓,百家姓中排名第五,当今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63%,总人口大约有5800万人。

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在中国,陈姓是大姓,百家姓中排名第五,当今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63%,总人口大约有5800万人。在广东、福建、台湾地区最有影响;在海外,5000万的华人中,又有“

陈林半天下

”之称。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

陈姓起源一:姚姓

舜帝姚重华的后裔

。舜,也称虞舜,姚姓。

以国为姓,使用陈姓始祖:胡公满。

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虞舜后人妫满于陈,封为陈侯,称胡公满,其后子孙以国为姓。

陈姓起源二:妫姓

出自春秋时期

陈国公后裔

,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

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

1.陈哀公之子陈留

,避居陈留郡;

2.陈湣公之长子陈衍

,避居阳武户牍乡或颍川;

3.迁居固始,源于陈湣公次子陈温之后陈琏

,其后因无子,便以颍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

陈姓起源三:少数民族

1.韩国朝鲜族陈氏

,韩国的陈氏和中国朝鲜族陈氏实际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被同化而形成的。

2.北魏鲜卑族陈氏

 ,五代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而到洛阳,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改族姓时,于496年改为单姓陈氏。

3.女真族陈氏

,主要系女真族皇族完颜氏所改,有的在金末已经形成。

4.蒙古族陈氏

,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的姓。

5.满族陈氏

,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居住在东北的汉族陈氏,被强迫改为满族陈氏;二是本系满族姓氏,改为陈氏,仍属满族。

6.其他少数民族

:哈尼、侗、土家、布依、瑶、京、羌、回、苗、壮、黎、彝、朝鲜、白、高山、畲等民族均有陈姓。

陈姓起源四:改姓

1.浙江海宁陈氏

,原系曹姓,因娶陈氏之女为妻,有子便随母姓,后成为海宁望族;

2.南北朝时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后

,几经陵谷变迁,成了普通百姓,传到第十四代元朝高谅时,因穷困潦倒,入赘于陈氏之家,改为陈姓;

3.西晋末年陈元达

,原姓高,占因卜者说他生辰八字妨忌父亲,便改高姓为陈姓;

4.隋朝时杨坚有一心腹干事陈茂

,本是河东猗姓人,冒姓陈氏;

5.隋将领陈永贵

,原是陇右地区胡人,姓白,甚得杨坚宠信,封北郡陈公,便以封号中陈字为姓氏;

6.明朝统一全国后

,朱元璋为笼络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往往

赐给汉姓汉名

,如恰恰赐名陈守忠,哈哈赐名陈元等。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寒流笔大多移居中国,其子改姓名陈澄,官至工部尚书。

陈姓起源五:陈姓疍民与堕民

疍民或说疍户

,指在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港湾和内河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多以船为家,其中有陈友谅败兵为明所驱迫者,便以陈为姓。

关于堕民

,一说明初俘陈友谅之部,编之为丐户;一说明太祖灭陈友谅,俘其子孙九族贬入堕民,贱乐户,不与齐民齿。但保留家族系统称号,仍然姓陈。

历史上陈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湖北地区,秦汉时期,陈姓的足迹已踏上了湖南、江苏、山西、山东。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已经是陈姓主要的迁回迁移的地区。同时,中原地区大姓林、黄、陈、郑率先进入了福建。

到南朝时,陈姓已经成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主要是颍川派陈宸的后裔。陈宸十世孙陈霸先,到南京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南朝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子孙遍布长江与珠江之间,为陈姓在东南地区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朝初,以河南固始人为主力,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攻入福建,祖孙四代一直任漳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后人尊陈元光为“开漳圣王”,其后裔成为闽、粤、台地区和南阳诸岛陈姓的主要派系。

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大批中原陈姓再一次移民福建,从此,陈姓成了东南地区的第一大姓。

宋朝时期,陈姓大约有30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9%,为宋朝第六大姓。陈姓第一大省是福建,约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20.8%。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四省,大约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河南、广东、江苏、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6%。全国形成了以闽粤赣湘、苏浙、四川、河南为中心的四大块陈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陈姓大约有4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5%,为明朝第四大姓。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陈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纯增长率高达4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四省,大约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55.4%。

其次分布于广东、安徽、山东、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4.6%。浙江为陈姓第一大省约占陈姓总人口的20%。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皖鲁、赣闽粤湘两大块陈姓人口聚集地区,陈姓聚集重心开始裂解,向东、向南分离。

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陈氏宗祠

当代陈姓的图腾和分布

1.陈姓图腾

陈是太昊氏炎帝氏及其后裔的天文中心的象形。陈由“东”和“太阳升降的阶梯”组成。

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东为日在木中,此木又叫木、扶木、扶桑、若、建木。日在木下为杳,日在树顶为杲,日在地平为旦,日在山下为昏,日在午前午后为昃。当木转为建木天干时称为“重”,所以古代“重”“东”为一义。

树立“扶桑”或“扶木”的地方为陈,古代有陈仓、陈留、陈等,他们都是天文观测中心,也都是当时陈的首都或京城。左右旌旗,列阵而战。

2.当代陈姓的分布

当代陈姓的人口已达到5800万,为全国第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6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陈姓人口由420万激增到5800万,增长了近14倍,增长速度略超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福建、江苏、浙江五省,大约占陈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河南、湖南、安徽、湖北、台湾、山东、广西、贵州、江西九省,又集中了38%。

广东为当代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北少陈姓、南多陈姓的局面。形成了粤闽浙陈姓高聚集中心,然后向西北方向呈梯度减少。

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陈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闽粤台琼浙、苏皖南部、江西大部、湖南南部、广西大部、川渝贵交界地区,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5.2%,最高地区可达11%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54.7%的陈姓人口。

苏皖赣湘北部、川渝贵大部、云南、湖北、鲁豫大部、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部、黑吉西部、辽宁北部、新疆西北部,此比例在2.6%—5.2%,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3%,居住了大约34%的陈姓人口。

陈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陈姓的郡望多达11个,最重要的是颍川,其次为广陵、河南、下邳、东海、汝南、武当、新安、庐江、冯翊、京兆。

陈姓除了把以上11处的郡望作为堂号外,还自立堂号有:三恪、德星、德聚、绳武、存诚等。

“三恪”堂号,恪,尊敬客人之意。典出西周初,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帝尧之后于祝,帝舜之后于陈。史称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受到周王室的敬重。

陈姓的家训格言

陈氏的家训首推元初的陈栎《与子勋》

。陈栎是安徽休宁人,一生不入元朝官场,而致力于儒学研究。所以陈栎家教一本儒家传统,凡是具以礼训,不以时俗为论。

他提出“

流俗之所谓不孝,乃我之所谓孝。流俗之所谓孝,乃我之所谓不孝

”之观点。要求子孙“自卓立,自争气,自求长进,自做取成人”,做事“能守得‘勤’和‘谨’二字,万万无失”。告诫子孙“不守家法,非吾子孙”。陈栎虽为大儒,然其教诫言语恳切,说理透彻,深为后世所重。

陈姓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陈姓历代名人1218名,占总名人数的2.6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位

陈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3.94%,排在第五位;陈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4.4%,排在第三位;陈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4.52%,排在第四位。

陈姓人才辈出,彪炳于史册的人物数不胜数。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西汉名相陈平;东汉法学家陈宠,大臣陈藩,文学家陈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唐朝诗人陈陶;南宋思想家陈亮;元末割据江南称帝的陈友谅;

以上是 历史陈姓的起源在哪里(带你了解陈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介绍)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828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