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纥族是现在哪个民族?带你寻根溯源及回纥初兴与衰败
本文主角
回纥(音和)
便是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之一,新疆则是回纥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新疆有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我国西陲极为重要的战略纵深。感念左宗棠在1878年完成了逆天副本——收复新疆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养生十分钟后,咱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寻根溯源
回纥先祖乃先秦时期居住在贝加尔湖畔的
丁零人
,这个族群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族称。丁零人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没能诞生一个类似
冒顿单于
或者檀石槐大人
这样的草原雄主,没有统一的政权,缺乏统一的领导,致使丁零人始终处于各自为政的松散部落联盟状态。后来随着大分裂时代(魏晋南北朝)的到来,丁零人大量南迁,多数移居到了中国西北地区,与当地土著自相融合,重组成了众多部落。而其称谓,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丁零、敕勒、高车、铁勒等等,皆指代的是丁零族群。
南北朝后期到隋唐时代,丁零一脉众多部落尽皆被称之为铁勒,并常以“铁勒诸部”、“九姓铁勒”等称谓出现在史册中。
这其中“九姓铁勒”就是以回纥为首的九个部落组成的
大部落联盟
,是个较为松散的军事同盟。铁勒诸部族群众多,远不止九部、十一部或者十五部。但因为实力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不得不先后臣服
鲜卑、柔然、突厥
等草原霸主。当然,这个臣服只是相对的,一旦宗主国实力衰弱,铁勒诸部必然造反。柔然后期最头疼的敌人就是铁勒(当时叫高车),双方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直接拖垮了柔然汗国的综合国力;突厥汗国时期,铁勒诸部人口众多,实力不俗,是突厥汗国称霸草原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突厥后期的不断衰弱,铁勒诸部时常造反,最后甚至帮助唐朝彻底消灭了突厥汗国,霸占其故地,建立了回纥汗国。
北魏时期
回纥初兴
北魏初期,漠北铁勒诸部中有一支名为
袁纥
,另有乌护 、乌纥 、韦纥等名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曾数次攻伐铁勒诸部。
公元429年拓跋焘北伐,柔然大败,原本受到柔然控制的西部铁勒三十万落归附;回程途中,拓跋焘引兵攻打东部铁勒,取得大胜,又俘虏了数十万落。按照
五人为一落
的标准,这前后收降了几百万人啊,可信度存疑!归国后,拓跋焘将铁勒诸部全部安置在了边塞居住,作为北方屏障防御柔然,袁纥部也在其中,属于“
东部高车(北齐以后才改叫铁勒)
六部”之一。孝文帝拓跋宏时期,曾征调铁勒诸部南征齐国(南朝),铁勒不从,袁纥部首领
树者
率领各部起兵反抗,北魏派军镇压,结果战败而归。不久,调令撤回,铁勒诸部重新归降。虽然这次起义的时间不长,但袁纥部却崭露头角,实力渐强。公元599年,西突厥
达头可汗
趁东突厥都蓝可汗
遇刺身亡之际,于漠北自立为步迦可汗
,暂时一统突厥,随即南侵,征服了东部铁勒,袁纥部臣服。公元603年,铁勒诸部被隋朝策反,击杀了
西域突厥的泥利可汗
,后投奔东突厥启民可汗,突厥再度分裂,达头可汗无力回天,逃奔吐谷浑,之后不知所踪。公元605年,铁勒诸部再次联合反抗西突厥的
泥厥处罗可汗
,推契苾
首领哥愣
为易勿真莫贺可汗
,薛延陀
首领乙失钵
为也咥(音叠)可汗
,共建铁勒汗国。
袁纥部此时已经更名为
韦纥,
为了对抗西突厥,他们与仆骨、同罗、拔野古、覆罗等部组建部落联盟,并称回纥
,韦纥算是首领部落。韦纥部的族姓是药罗葛
,也是后来回纥大部分可汗的姓氏。回纥部落联盟的第一个首领是
药罗葛时健
,在他的带领下,回纥部落反抗西突厥的暴政。公元611年,射匮可汗成为西突厥之主,铁勒汗国被征服,回纥部东迁漠北,臣服于东突厥。
唐初,时健身亡,其子
药罗葛·菩萨
(曾因才能出众,被父亲驱逐)受到族人拥戴,被迎立为首领。其母名叫乌罗浑
,擅治内政。回纥在他们母子的带领下,逐渐强盛。这一时期,
韦纥已经被称之为回纥
,以其为首的部落联盟也进行了重组,仆骨、思结、浑、拔野古、同罗
,再加上回纥,一共六部,依然并称回纥。所以回纥既是韦纥的族称,也是以其为首的部落联盟的统称!
公元618年,李渊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与东突厥逐渐交恶,势如水火;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为帝,与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
这一时期的西突厥逐渐强盛,而东突厥则因为常年与大唐作战,加之自然灾害的频发,国内民众苦不堪言,原本臣服的各附属部落相继反叛,实力渐衰。
公元627年,回纥药罗葛菩萨与
薛延陀
反叛,合力攻打东突厥北疆,大胜,回纥自此威震北方,与薛延陀互为唇齿。公元628年,东突厥小可汗
突利可汗
(李世民当秦王时的拜把子兄弟
)与大可汗颉利可汗
反目,投靠了李唐。不久,东北的契丹也归附了李唐。此后,东突厥治下叛乱愈发频繁,铁勒诸部大多归附了日趋强盛的薛延陀,这其中也包括回纥部。
同年,西突厥也爆发了内乱,西域诸国,铁勒诸部纷纷反叛。东、西突厥同时衰败。而南方的大唐王朝却在此时完成了天下一统,国力强盛。
公元629年,薛延陀首领
夷男
自立为汗,并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两国联姻,合力讨伐东突厥。同年,药罗葛菩萨遣使入唐,贡献地方特产以求结好;不久,菩萨去世,其子
药罗葛·吐迷度
继位。公元630年,东突厥灭亡,其领地基本都被薛延陀占领,成为大唐北疆最为强大的民族政权。不过,此时的大唐更加强盛,所以两国之间依旧秉承了睦邻友好的关系。回纥也在这时安心发展,成为仅次于薛延陀的存在。
回纥崛起
公元632年,西突厥内乱不止,铁勒
契苾部
生存艰难,遂大量东迁,酋长投降唐朝,部众归附薛延陀。大唐与薛延陀的蜜月期并没有维持太久,很快便进入了时战时和的状态。
为了防止薛延陀成为突厥第二,唐朝采取了扶助回纥抑制薛延陀的政策。而东突厥虽然灭亡,但其残余势力依然顽固,拥立族人为
车鼻可汗
并继续与薛延陀争斗不止。公元639年,李世民扶持突厥人
阿史那思摩
,整合内迁的突厥人,于黄河北岸重建东突厥
,以抵御薛延陀。公元645年,薛延陀可汗夷男去世,嫡子
多弥可汗
继位,此人极为残暴,致使部下离心离德,最终葬送了薛延陀。公元646年,回纥反叛,联合铁勒诸部与大唐南北夹击,一举灭掉了薛延陀汗国,多弥可汗出走,被回纥追杀,身死族灭,其领地尽被回纥占领,
契苾
部也在此时加入了回纥部落联盟(七个成员),回纥自此称雄漠北。薛延陀残部则被大唐数位名将相继剿灭。战后,面对大唐天威,回纥以及铁勒诸部尽皆拜服,纷纷遣使入唐称臣纳贡,要求中央政府设置机构,对草原各族进行管理。
公元647年,在回纥的倡导下,各族共同拥戴李世民为“
天可汗
”,成为草原共主,正式确立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由唐朝册封的制度。同时,李世民接受请求,修建“参天可汗道
”(也叫参天至尊道),沿途设置驿站,以方便各族与中央政府的交流合作,巩固大唐对北方诸部的统治。同年,李世民设置
瀚海都督府
,隶属燕然都护府
,封吐迷度为翰海都督兼怀化大将军。吐迷度私下则自称可汗,依突厥官制对内设置外宰相、内宰相、都督、将军、司马等官职,回纥已俨然成了国家政权,只是暂未正式确立而已。
公元648年,吐迷度被侄子
药罗葛乌纥
刺杀;之后,乌纥企图率众叛唐,投奔东突厥的车鼻可汗(冢中枯骨),唐燕然副都护元礼臣
及时发现并平定了这场叛乱。同年,李世民遣使安抚,任命吐迷度之子
药葛罗婆闰
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始自柔然,对部落首领的称谓),瀚海都督。至此也确立了,回纥可汗由药葛罗氏世袭
的制度。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瑶池都督府都督
阿史那贺鲁
(原为西突厥叶户,地位仅次于可汗,因国内争斗失败,投奔李唐,得到重用)叛唐自立,不久便吞并了西突厥可汗乙毗射匮部,成为新的西突厥可汗。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派兵北伐,生擒东突厥车鼻可汗,东突厥残余势力彻底覆灭;
公元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控制西域各国。
公元652年,唐高宗李治派兵讨伐西突厥,回纥首领药葛罗婆闰率五千回纥骑兵配合唐军,打败了西突厥。
公元657年,名将苏定方西征,回纥派兵相助,一举荡平西域,俘虏阿史那贺鲁,西突厥灭亡。药葛罗婆闰因功被封为
右卫大将军(正三品,真正的高级官吏)。
回纥衰败
公元660年,回纥的思结、拔野古、仆固、同罗四部发生叛乱,唐将
郑仁泰
率兵征讨,三战三捷,追击百余里,杀死了拔野古的首领,讨平了仆固等部;公元661年, 药葛罗婆闰派兵协助
大唐征伐高句丽
,多有战功;同年去世,其子药葛罗比粟
继位,结果转瞬就被兄弟比粟毒
夺取了汗位。比粟毒继位后,带领回纥部并联合同罗部和仆骨部,推翻了与唐交好的国策,起兵反叛,进犯大唐边境。
公元662年,李治分兵两路平叛,西路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比粟毒聚众十万抗击唐军,结果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临阵发三箭射死敌方三位先锋骑士),平定了同罗、仆固两部的叛乱,擒获了其首领,降卒尽皆被坑杀
(此举严重违背了大唐的民族政策,所以这个命令必然是朝廷下的,应该是有以儆效尤之意)!在随后的进攻中,
郑仁泰急功冒进
,回纥诸部恐惧大唐兵锋,远遁深山,导致郑仁泰一无所获,回军途中,粮草耗尽,损失惨重。回纥首领比粟毒顺利逃脱,之后不知所踪。回纥诸部的先后反叛,使刚刚崛起的回纥,实力遭到严重削弱。
展示过兵威后,高宗李治派遣使臣前往安抚,以“
首恶必办,胁从无罪
”的政策获得了回纥诸部百姓的支持,二百多名叛乱主犯被出卖,随即全部处斩,回纥各部重新降唐,漠北再次获得安定。公元663年,唐高宗李治迁燕然都护府入回纥地,并更名为
瀚海都护府
;原瀚海都护府迁至古云中城,改为云中都护府
;二者分管大漠南北,进一步加强了对回纥的统治。同时,婆闰的儿子
比粟
也在唐朝的支持下,顺利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回纥首领,瀚海都督,继续奉行与唐交好的国策。公元680年,比粟去世,其子
药葛罗独解支
继位。公元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反叛,叛唐自立为
颉跌利施可汗
,建立后突厥
,并进攻回纥各部,掳掠人口牲畜。为了反对侵略,回纥各部坚持抵抗数年,武则天也曾派兵反击,但终究难挡后突厥的兵锋。
公元694年,后突厥
默啜可汗
再次进攻回纥领地,独解支率领部分回纥部和契苾、思结、浑三部随安北都护府南迁到甘州和凉州一带,避其锋芒,被称为河西回纥
,其余部族多归附后突厥,回纥部落联盟瓦解。公元695年,武则天派大将
王孝杰
出兵打败了后突厥,默啜可汗投降,被封为归国公
;公元715年,独解支去世,其子
药葛罗伏帝匐(音服)
继位。公元716年,默啜可汗北征反叛的回纥
拔野古
部,大胜;归国时,疏于防备,结果被拔野古溃军突袭而死,其人头被献给了唐朝。默啜可汗死后,阿史那骨咄禄之子
阙特勤
发动政变,将默啜的子嗣以及亲信屠戮殆尽,随即拥立兄长毗伽可汗
为后突厥君主,然后阙特勤被封为左贤王,掌握全部兵马。毗伽可汗继位后立即征讨漠北回纥余部,其首领
夷健俟(音四)利发
众归唐,与河西回纥合兵一处,北唐庭安置在朔州大武军北。公元719年,伏帝匐去世,其子药葛罗承宗继位,接任瀚海都督、河西经略副使兼赤水军使。
此前,回纥诸部南迁凉州后,曾对官职不显的
王君㚟(音绰)
颇有轻视。公元721年, 王君㚟升任河西节度使,成了药葛罗承宗的顶头上司,回纥诸部对此深以为耻,双方矛盾日深。
公元727年,时任凉州都督的王君㚟担心回纥人会对其不利,遂诬告回纥各部谋反,唐玄宗李隆基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将各部首领流放岭南;此举招致回纥各部的严重不满,多有逃往漠北者。
为了安抚回纥余部,唐玄宗立承宗之子
伏帝难
承继瀚海都督之位,继续统领甘凉一带尚未北返的回纥各部。安史之乱时,伏帝难还率领兵马帮助唐朝平叛,公元760年病逝于长安。公元728年,承宗得热病而死。
公元729年,回纥诸部推举承宗侄子瀚海司马
护输
为首领,
起兵叛唐,
杀死了王君㚟,为承宗报仇,同时切断西域商路。后唐庭派兵征伐,护输率众逃往后突厥,最终病死在了那里。骨力裴罗
药葛罗·骨力裴罗
是承宗的另一个儿子,在护输起兵反叛时,他也一并跟随,最后逃去了后突厥。在得知他的特殊身份后,毗伽可汗便让他统领后突厥治下的所有回纥部落,驻牧于漠北的鄂尔浑河流域。
公元734年,毗伽可汗遇刺身亡,后突厥陷入内乱;
公元741年,后突厥内乱愈加深重,唐玄宗便遣使入漠北,招抚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九姓铁勒部落。
公元742年,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三部组建铁勒联盟,出兵攻杀后突厥可汗
骨咄叶护(政变夺权,称号不详,遂以先前职位称呼)
,然后公推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
,骨力裴罗和葛逻禄酋长为左右叶护(依突厥官制设立,地位仅次于可汗)
。后突厥余众拥立
乌苏米施可汗
为主,但很快就被唐与铁勒联军击败,最后死于拔悉密部之手。公元744年,铁勒联盟分化,骨力裴罗联合葛逻禄击败拔悉密,杀颉跌伊施可汗,兼并葛逻禄、拔悉密两部,随即自立为
骨咄禄阙毗伽可汗
,正式建立了回纥汗国
,汗庭设在乌德鞬(音尖)山
(即于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之北山),并遣使告唐。唐玄宗初始封骨力裴罗为奉义王,不久又册封他为
怀仁可汗
。自此,唐朝官方正式承认了回纥汗国的合法地位。公元745年,骨力裴罗麾师南下,攻杀后突厥的末代可汗——白眉可汗,并将其首级送往长安。突厥故地尽被回纥汗国占领,漠北诸部尽皆臣服,回纥继突厥之后,成为北方草原第五任霸主。
汗国控制的地域,东起室韦(今额尔古纳河一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尽有古匈奴故地。阴山以北的巴彦淖尔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均在回纥汗国的控制之下。
骨力裴罗时期,回纥与大唐和平相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交往,极大促进了两国的发展和地区和平的稳定。
关于“九姓回纥”有内外两种说法:
外九姓(铁勒的九个部落):回纥、仆骨、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拔悉密、葛逻禄;
内九姓(回纥内部九大姓氏):药葛氏、胡啜葛、啜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
强盛
公元747年,骨力裴罗去世,儿子磨延啜继位,称“葛勒可汗”;
公元751年,葛勒可汗在鄂尔浑山谷建立了新都
回纥牙帐单于城;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6年,长安沦陷,马嵬坡兵变,唐肃宗继位,李隆基成为太上皇;
同年,唐肃宗向回纥借兵平叛,两国和亲,
叶护太子
亲自领兵参战,听命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公元758年,回纥控制了贝加尔湖地区,在色楞格河畔修建了富贵城,统一北方诸部;
同年,唐肃宗因回纥帮助平叛有功,遂册封葛勒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简称
“英武可汗”
;同时将寡居的二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了英武可汗。英武可汗同时又为自己的少子移地健求婚,肃宗将著名将领仆固怀恩
的女儿嫁给了移地健。而真正领导回纥大军平叛的叶护太子却不知因何故而被赐死,移地健成为太子。
公元759年,英武可汗去世,次子
移地健
继位,即牟羽可汗
,又称作登里可汗;
公元762年,唐玄宗去世,唐肃宗病重,
唐代宗李豫
继位;此时,史思明
的儿子史朝义
还在洛阳为患,为了彻底平叛,大唐再次向回纥借兵。一场持续
8年的安史之乱
把大唐的百年威名都给打没了,因此登里可汗率兵到达洛阳后,便态度傲慢,对大唐将帅(未来的唐德宗)多有侮辱。攻破洛阳后,甚至纵兵劫掠,抢夺财货无数。战后,唐代宗封登里可汗为“英义建功可汗”。
公元763年,登里可汗归国,一路劫掠,索取无度,地方官吏供应不及时,便会被肆意斩杀,毫无顾忌,唐庭对此只能徒呼奈何。
眼见大唐衰弱至此,登里可汗彻底放弃了两国交好的国策,先是
强求互市
,以一匹马换唐朝丝绢40匹,造成唐朝财政上的困难,继而发兵攻掠唐朝边境地区,肆意掳掠。公元764年,唐将仆固怀恩(登里可汗的岳父)叛唐,引回纥、吐蕃数十万人入寇,
郭子仪
领兵抵抗,击退了来犯之敌;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再次诱使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数十万众入寇,郭子仪夙兴夜寐,使劲浑身解数,终究是抵挡住了敌军的多次进攻。
九月,仆固怀恩暴病而亡。十月,郭子仪只身前往回纥营中,说服敌军主将,双方举杯盟誓,合力打败了吐蕃,回纥获得大量驼马牛羊,大唐则馈赠缯帛十万匹作为报酬。
公元778年,登里可汗再度入寇太原,烧杀抢掠,后被唐军击退。唐代宗不追问入寇的缘故,照旧优待回纥,曾经的天朝上国竟羸弱至此,令人唏嘘。
公元779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继位。登里可汗欲趁大唐政权更迭之际南侵,遭到朝臣反对,双方起了争执。
公元780年, 登里可汗堂兄
莫贺达干
发动政变,杀死了登里可汗及其两个儿子,随即自立为汗,称长寿天亲可汗。
衰弱与亡国
因得位不正,导致回纥内部矛盾渐生,为了巩固地位,莫贺达干一改与唐的敌对政策,积极与唐交好,力图改善双边关系。
当初平定安史之乱,唐庭抽调了大量边军,致使边防空虚,
吐蕃
于是趁虚而入,侵占了陇右、河西的大片地区,导致安西、北庭两个大都护府孤悬塞外。吐蕃的强势扩张,严重威胁到了大唐的边疆安全。所以,面对回纥的示好,唐德宗自然乐见其成,遂册封他为
武义成功可汗
。此后数年,双边关系不断改善。公元787年,莫贺达干答应了唐德宗的条件,
称臣称儿
,并请求和亲;公元788年,唐德宗将第八女咸安公主嫁给了莫贺达干,并册封他为
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
。公元789年,莫贺达干病死,其子多逻斯继承汗位,即
忠贞可汗
。公元790年,在位仅四个多月的忠贞可汗,便被堂姐妹
叶公主
(仆固怀恩的外孙女,登里可汗的女儿)和弟弟一起鸩杀(叶公主也算是为父报仇了)。随即忠贞可汗弟弟即位。不久,大将
颉干迦斯
从西征吐蕃的前线返还,杀死篡位者叶公主和忠贞可汗之弟,拥立忠贞可汗的幼子阿啜
为新可汗,称“汨咄录毗伽可汗”,唐朝册封他为奉诚可汗
。阿啜年幼,大相颉干迦斯专权。此人愚蠢至极!不仅不帮扶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对抗强盛的吐蕃入侵,反而变本加厉盘剥两府军民,致使叛乱滋生,两府先后被吐蕃占领,另有不少部族投奔了吐蕃。回鹘国势日渐衰退。
公元795年,奉诚可汗病故,无子。于是众大臣拥立宰相
硖跌骨咄禄
为可汗,并冒充药罗葛氏,向唐朝上表,唐德宗册封他为怀信可汗。
至此,回纥可汗传承从
药罗葛氏
转入硖(音侠)跌氏。
怀信可汗在位期间曾与唐一起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北庭都护府,保持了丝路的畅通。
公元805年,怀信可汗卒,子腾里可汗继位。其在位期间,大力扶植
摩尼教
(即张无忌的明教,由登里可汗引入回纥汗国,并以此为国教)
,使摩尼僧参与国政。公元808年,腾里可汗去世,兄长保义可汗继位,
回鹘汗国得到了短暂复兴
。公元809年,保义可汗上表请改回纥之名为“
回鹘
”,取意为“回旋轻捷如鹘
”。之所以更名,是为了确认“可汗法统”的更迭,巩固硖跌氏取代药罗葛氏的合法性,并强化两国合作关系。保义可汗在位期间,帮助唐朝多次打败吐蕃,并收复了凉州、北庭、龟兹等地区,将回鹘汗国的势力范围扩张至包括于阗、疏勒在内的整个原唐朝西域地区,奠定了未来回鹘西迁的政治军事基础。
同时,又西征至中亚
拔贺那国
,扩张领土,对大食势力的东进进行有力回击,划定了之后的近两百年间伊斯兰世界与东方世界的分界线。保义可汗曾数度遣使入唐要求和亲,但朝廷苦于
没有嫁妆钱
而多次推诿。公元821年,唐穆宗即位并同意了和亲,但保义可汗却无福消受,于当年病卒,其弟
崇德可汗
继位,再度提出和亲,唐穆宗以唐宪宗之女为太和公主
下嫁。之后两国曾合兵攻打吐蕃,回鹘也曾帮助大唐平定河北叛乱(强行帮助,最后给了钱才退走)。公元824年,崇德可汗去世,弟弟
昭礼可汗
继位。公元832年,昭礼可汗被部下所杀,侄子
胡特勒
继位,是为彰信可汗
。此时的回鹘汗国局势已经相当动荡。公元839年,宰相
安允合
及柴革
作乱,幸得及时发现,予以剿灭。不久,宰相掘罗勿荐公
引沙陀进犯,彰信可汗兵败,自杀身亡。之后,汗庭贵族拥戴阖馺(音和萨)特勒
为汗,掘罗勿荐公继续担任宰相。同年,回纥先爆发瘟疫,再出现雪灾,牛马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公元840年,回鹘酋长
句禄莫贺
对宰相不满,遂引北方黠(音侠)戛(音ga)斯人(南北朝的契骨)
十万精骑入侵回鹘牙帐,可汗与宰相皆战死,诸部溃散。回鹘汗国灭亡
……漠北回鹘
公元841年初,昭礼可汗之弟
乌介特勤
率领回鹘十三部落南迁至唐朝边境,并被部众拥立为可汗。适逢黠戛斯
人遣使送太和公主(
唐宪宗之女)
回国,途中被乌介劫留,并以太和公主的名义上表唐朝请求册封,唐武宗下诏册封其为可汗,称号不详,后世习惯称之为乌介可汗
。乌介可汗请求唐朝借兵借粮帮助其复国,但此时的唐朝早已不复当年,无力支援。
回鹘虽然国破,但事实上乌介可汗还是收拢了近十万之众,实力依旧不容小觑。于是乌介便出兵劫掠唐朝边境。
公元843年,唐军大破回鹘于杀胡山,太和公主被接回,回鹘部众溃散,南下降唐者近三万,乌介受伤逃遁,后收拢残部东迁,依附于
室韦(活跃于东北,后被契丹打散,最终归于蒙古族)黑车子部
。此战也是大唐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辉煌战役。
公元846年,乌介被其宰相
逸隐啜
所杀,后逸隐啜立乌介弟遏捻特勒
为汗,此人无所作为,率领部众投靠库莫奚
酋长硕舍朗
,仰人鼻息。公元848年春,大唐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大破库莫奚,遏捻可汗所部仅余不足五百人,再次投奔室韦。恰逢室韦遣使入唐贺新春,途中遇到了张仲武大军,被要求交出回鹘余孽。遏捻可汗得知此事,惊惧不已,连夜带着妻儿西奔,不知所踪。
漠北回鹘彻底覆灭……
安西回鹘
公元840年,回鹘亡国后,乌介可汗率领十三部军民南迁,而同样为皇室贵族的
庞特勤
则率领十五部军民西迁。西迁的回鹘大致形成了三支:一支迁到吐鲁番盆地,被称之为
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
;一支迁到葱岭以西的楚河一带,即葱岭西回鹘
;一支迁到河西走廊称为河西回鹘或甘州回鹘
。乌介可汗自立后,庞特勤自称叶护,继续统领西迁的回鹘部众,并不断发展壮大。
乌介可汗死后,一些南迁的回鹘贵族便承认了庞特勤的正统地位,甚至西迁投奔。
公元848年,遏捻可汗失踪后,庞特勤自立为汗,正式建立
安西回鹘政权
,因汗庭在原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而得名。流亡大漠南北的回鹘部众多有前往归附者。此后,庞特勤坚持与唐交好,并前后三次遣使入朝,请求册封;
公元857年,庞特勤的地位终于得到了唐朝的承认,唐宣宗册封其为
怀建可汗;
此后10余年,庞特勤一再向唐朝进贡土特产。这一时期的回鹘汗国在
形式上还是统一的
,西迁的三支回鹘都尊奉庞特勤为共主。甘州回鹘(河西回鹘)
西迁至甘州的回鹘诸部与强邻吐蕃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加之吐蕃此时也已衰弱,国内灾荒连年,内部动乱频繁。因此西迁的回鹘得以安顿并平稳发展。
吐蕃的衰弱让唐军有机可乘,相继收复了大量失地。
公元848年,沙洲豪族张议潮起兵反叛,带领民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将吐蕃人驱逐了出去,并因此引发了吐蕃内部更大的动乱。
张议潮此后在唐政府的支持下,相继收复了除凉州以外的河西地区(被吐蕃统治了近百年),甘州回鹘也归附了张议潮。
公元851年,张议潮献河西十一洲地图,归附唐朝。
此后,甘州回鹘虽偶有反复,但最终还是臣服唐朝,并逐渐成为河西地区的土著居民。
宋代,党项人崛起,因与甘州回鹘争夺河西走廊而爆发了多次战争,后来辽国也加入了争抢的行列。
公元1010年,辽国西北招讨使
萧图玉
攻破肃州,给甘州回鹘以极大的打击。公元1028年,辽军围困甘州达4个月之久,但未能攻破城池,最后只好撤围而去。岂料,西夏
李元昊
却趁机袭击,甘州回鹘力不能抵,城破,甘州回鹘大部分逃往葱岭以西,一小部则归附了宋朝,还有些人被党项所俘虏。另一部退向西南,同原先驻牧于沙州、瓜州的回鹘人汇合,退守瓜、沙以西以南的地方。这时,他们还拥有相当强大的势力,迫使西夏政府不得不派一支三万人的常备军驻守瓜、沙二州。这些回鹘部众被人们称之为
黄头回鹘
(因回鹘皇族药罗葛氏在这一支)。1227年,蒙古军攻灭西夏,河西回鹘被蒙古人直接统治;
此后黄头回鹘一直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成为此地最重要的土著居民,并于蒙古、藏、维吾尔、汉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融合,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共同体。
新中国建立后,他们以
“裕固族”
的身份,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州回鹘(高昌回鹘)
庞特勤的安西回鹘虽然是西迁回鹘名义上的共主,但这个政权实际上并不强大,始终无法有效统一天山南北的各股回鹘势力。
万幸,吐蕃此时太过虚弱,以无力掌控安西、北庭这广袤之地,因此一盘散沙的回鹘各部才得以安稳地生存下来。
张议潮收复河西后,吐蕃愈加虚弱,而活动于原北庭都护府一带的
北庭回鹘
,则主动脱离安西回鹘,转而与张议潮亲厚。公元851年,唐册封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北庭回鹘首领
仆固俊
隶属其摩下,统兵拓地西域;公元866年,北庭回鹘在首领仆固俊的带领下,与安西回鹘彻底决裂(大概率是张议潮撺掇的),随后相继打败了吐蕃(斩其大将
论恐热
,传首京师)、黠戛斯,收取了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地,最后以吐鲁番绿洲为中心,以高昌为首府,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
仆固俊自称仆固天王
(史料不详,存疑)。安西回鹘被取而代之,庞特勤的后代被迫东迁加入了甘州回鹘。
仆固俊建国后,立即遣使入唐,向唐懿宗
称臣称舅
。公元876年,仆固天王打破伊州。
西州回鹘国势达到鼎盛,疆域辽阔:东起哈密,西至冰达坂(阿克苏北部),南抵焉耆至塔里木北缘、罗布泊等地,与
喀喇汗王朝
对峙,南面与于阗国
隔河相望,形成了西域三足鼎立
的格局。龟兹回鹘
也是西州回鹘的一部分,不过独立性相对强一些。后来唐
末藩镇割据
愈演愈烈,西州回鹘于大唐的交往断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建国,国号“契丹”,“西州回鹘”遣使入贡;
大辽兴盛时期,西州回鹘先后24次向辽进贡,成为大辽的属国;
公元951年,西州回鹘向后周太祖郭威进贡大量方物(土特产);
公元962年、965年、981年、983年,西州回鹘多次遣使向宋朝入贡,981年那次,其国王向宋太宗上书时,自称“西州外甥”,依旧坚持与中原王朝保持
甥舅关系
。公元1130年,亡国后的
耶律大石
率军西征,借道西州回鹘,受到了回鹘王毕勒哥
的盛情款待。耶律大石临行之前,毕勒哥又进献六百匹马、一百只骆驼、三千只羊,并表示愿意以子孙为人质作为辽的附庸(空头支票,不兑现),一直送耶律大石出了国境线才回转;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登基称帝,建立了
西辽
;随即南征西州回鹘,国王放弃抵抗,直接投降,西州回鹘并入西辽版图,耶律大石令其国王继续统治该地区。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横空出世,并逐渐成为草原霸主;
公元1209年,西州回鹘国王投靠成吉思汗,加入了蒙古帝国;
公元1269年,
窝阔台
的孙子海都
发动叛乱,建立窝阔台汗国,并不断侵扰西北地区。后来,高昌被攻陷,首领战死,西州回鹘被迫迁居甘肃永昌,基本上算亡国了;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将西州回鹘故地称之为畏兀儿地区;
公元1280年,忽必烈夺回畏兀儿地区,并在此建立了直接统治,之后又任命西州回鹘的首领担任
亦都护
,配合其他政府官员一起管理该地区;元末明初,西州回鹘并入察合台汗国,之后不复存在。
西州回鹘的政权主体虽然消失了,但是其民众自西迁以来,一直生活在现在的新疆地区,数百年间,与当地的突厥语系土著、两汉以来移居西北的汉人、西域各族、吐蕃人、契丹人以及后来的蒙古人长期相处,融合,繁衍,并最终形成了新的民族——
维吾尔族
。葱岭西回鹘(黑汗王朝、喀喇汗王朝)
西迁到葱岭以西的这支回鹘,与中原王朝失去联系,因此史料匮乏且琐碎,难以窥全貌。
他们所迁居的地方是葛逻禄部(晚唐时期,强盛一时,脱离了回鹘汗国)的势力范围,双方经过一番冲突后,葛逻禄部被兼并融合,最终回鹘人在这里创建了一个地方政权——喀喇汗王朝,也叫黑汗王朝。
据说建国者是
毗伽阙·卡迪尔汗,
此人身份不详,有认为是最早带领回鹘西迁的庞特勤;建国时间不详,大概就是公元840年以后到公元880年之前。
公元960年,定伊斯兰教为国教,
从此正式开始了第一个突厥语民族伊斯兰王朝的历史
。公元1004年,灭于阗国,和田地区尽为喀喇汗王朝所辖,并于兄弟国——西州回鹘发生战争冲突。
公元1041年,喀喇汗王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公元1089年,
塞尔柱王朝
(突厥族裔,活跃于中亚、西亚)攻下布哈拉,西部喀喇汗王朝从此在政治上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公元1130年,东部喀喇汗王朝臣服于塞尔柱王朝;
公元1134年,东部喀喇汗王朝被西辽耶律大石打败,领土缩小,成为附庸;
公元1141年,耶律大石打败塞尔柱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转而成为西辽的附庸;
公元1207年,新兴的
花剌子模王朝
占领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西部喀喇汗王朝成为附庸;公元1211年,东部喀喇汗王朝发生贵族暴动,杀死了可汗,
东部喀喇汗王朝灭亡
;公元1212年,西部喀喇汗王朝反抗花剌子模王朝的统治,结果被残酷镇压,可汗处斩,
西部喀喇汗王朝覆灭
。以上是 历史回纥族是现在哪个民族?带你寻根溯源及回纥初兴与衰败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