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乳山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乳山市,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因境内“大乳山”而得名,地处青岛、威海、烟台三市衔接的腹地;南濒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乳山市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因境内“大乳山”而得名,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北纬36°41′至37°08′,东经121°11′至121°51′。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309国道和青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辖省级乳山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1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601个行政村。

乳山拥有底蕴深厚的母爱文化,同时是著名的中国长寿之乡和名符其实的养生福地。乳山市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沿海有大小港湾12个。乳山银滩是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经多年发展,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是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

乳山是著名的“水产之乡”,浅海及海滩水产资源100多种,主要有牡蛎、文蛤、对虾、鹰爪虾、鲅鱼、海蜇、带鱼、鲐鱼、墨鱼、马面豚、牙鲆、鲈鱼、梭鱼、黄鱼、黄姑、梭子蟹、鲳鱼、贻贝、泥蚶、蚬子、扇贝、缢蛏等。其中乳山牡蛎养殖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乳山文蛤、鹰爪虾享誉国内外。乳山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名优水果主要有苹果、阳梨、葡萄、樱桃、桃、杏等10余个品种,其中乳山苹果、阳梨、大樱桃驰名中外。同时乳山又是山东有名的茶叶、花生、大姜、葡萄、生猪、萝卜重要产地。

乳山着力培育壮大金属冶炼加工、装备制造、安全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六大产业集群,全面构筑“大企业领军、集群化发展”的工业新格局。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突出,造船公司、恒邦化工、华隆公司、双连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步入发展新阶段,纳税过千万元企业34家,新增5家。乳山是我国柞茧丝的发源地之一,境内纺织业以蚕丝缫织历史最为悠久,为著名的“宁海绸”产地。

乳山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拥有规划面积65平方千米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岠嵎山风景区;拥有福如东海文化园、东方如意国际城、潮汐湖水上运动中心、多福山景区、天润温泉度假村、金牛谷农业生态观光园、马石山风景区以及金代玉虚观(圣水宫)遗址等。

乳山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乳山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乳山市历史悠久。据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时为东方嵎夷之地,商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属地,秦时属齐郡腄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境内置育犁县。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此后,境域先后属文登县、观阳县、牟平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域分属海阳县、宁海州(1914年改称牟平县)。

1941年2月,中共胶东区委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建牟海县,隶属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东海专区。1942年9月,全境解放。1945年1月,牟海县更名乳山县,确定夏村为县城,隶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1958年10月,乳山县撤销,境域分别划归海阳县、文登县及烟台市。1961年10月,乳山县恢复,隶属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改属烟台市(地级)。1987年6月,乳山县改属威海市(地级)。1993年7月,乳山撤县设市(县级),由威海市代管。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析夏村区重建夏村镇。12月,增设马石区,区公所驻马石店,辖17村。时全县共设15区1镇。

1950年7月,区名复按数字排列称谓(马石区列第十五区),各区辖村不变。

1951年1月,根据《山东省乡人民代表会议试行组织条例》之规定,开始建立乡政权。至5月,全县共建乡政权159个,分属15个区政府。同年12月,撤第十五区,所辖黄草场、松树夼等8村划归海阳县,余者并入第十区。

1954年8月,四区、五区重新调整区划,四区(内地区)辖:南黄、峒岭、归仁、珠、斜山、冷家、湾头、黄疃、北黄、坦埠、七口、万家口、三庄13乡;五区(渔业区)辖:徐家、岭上、老鸦庄、洋村、杨家屯、店子、紫草泊、才院、小观、洋水、西浪暖、稻地湾、垒子13乡。

1955年9月,区名由数字排列称谓再次改以地名称谓:一区称港里区,二区称堕崮山区,三区称黄山区,四区称南黄区,五区称浪暖区,六区称汤泉区,七区称下初区,八区称午极区,九区称育黎区,十区称崖子区,十一区称铁山区,十二区称司马庄区,十三区称腾甲庄区,十四区称石村区,夏村镇不变。11月,将157个乡调整为145个乡。

1956年2月,撤汤泉区和下初区,建冯家区;撤腾甲庄区、石村区、夏村镇,建夏村区。4月,撤浪暖区,将东浪暖、西浪暖、紫草泊、稻地湾、店子、垒子6乡31村划归文登县,余者并入南黄区。12月,重新进行区划调整,港里区并入堕崮山区,午极区并入育黎区,夏村区改名夏村镇。同时小乡并为大乡。至年底,全县共辖8区1镇42乡。

1957年7月,撤区建制,县直接辖乡镇。是年12月,西浪暖村由文登县复归乳山县南黄乡。1958年2月,撤销大单家、上册、黄疃、湾头、中寨、由古、官庄、司马庄8乡。7月,撤销西泓、南泓、念头、万户、瑞木山、南西屋、凤凰崖、崮头、龙口、马陵、横山后、锅上12乡。至此,全县辖22乡1镇。同月,牟平县的大虎岚等6村划归乳山县午极乡。

1958年9月,取消乡镇、村建制,成立海阳所、白沙滩、上册、石头圈、洋村、南黄、冯家、下初、午极、育黎、崖子、诸往、乳山寨、唐家、夏村15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分辖603个生产大队。10月,乳山县建制撤销,南黄、洋村2个公社划归文登县;育黎、崖子、午极、冯家、诸往、上册、石头圈、下初8个公社划归烟台市(1959年11月改属牟平县);夏村、乳山寨、白沙滩、海阳所、唐家5个公社划归海阳县。

1961年10月乳山复县时,辖11个公社(夏村、崖子、午极、育黎、冯家、诸往、南黄、乳山寨、上册、白沙滩、海阳所)。1962年4月,从夏村公社析建唐家公社,从冯家公社析建下初公社;12月,从南黄公社析建洋村公社(翌年3月易名徐家公社),从上册公社析建石头圈公社。

1969年7月,从崖子公社析建马石店公社。

1981年8月,唐家公社更名祝家庄公社,上册公社更名大孤山公社。

1982年1月,撤夏村公社恢复夏村镇。时全县共辖1个镇15个公社598个大队。

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恢复乡镇、村建制。原15个人民公社改为15个乡、镇,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同时划祝家庄公社10个行政村(西王家庄、秦家庄、新建村、西北岛、刘家庄、旗杆石、新庄、陈家、寨前、江村洼)和海阳所公社4个行政村(后山于家、西山、姜家庄、小青岛),组建乳山口镇。时全县共设9个乡(马石店、下初、诸往、石头圈、乳山寨、大孤山、徐家、白沙滩、祝家庄)、8个镇(夏村、崖子、午极、育黎、冯家、海阳所、南黄、乳山口),辖600个行政村。

1986年1月,撤祝家庄乡,其辖区并入乳山口镇。

1987年6月,乳山口镇后山于家、西山、姜家庄3村划归海阳所镇。

1990年1月,下初、乳山寨、诸往、大孤山、白沙滩5乡改为镇。

1994年3月,徐家乡、马石店乡改为镇,石头圈乡更名城北镇。至此,全市辖16镇601个行政村。

1998年,乳山市辖16个镇601个行政村。

2001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乳山市区划变更,撤销马石店镇、城北镇,将其行政区划分别并入崖子镇、夏村镇,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城区街道办事处。

2006年,乳山市辖14个镇、1个街道,共601个行政村。

2021年全市辖夏村镇、乳山口镇、海阳所镇、白沙滩镇、大孤山镇、南黄镇、冯家镇、下初镇、午极镇、育黎镇、崖子镇、诸往镇、乳山寨镇、徐家镇14个镇,1个街道,601个行政村。

乳山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乳山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乳山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乳山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41.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