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市属于哪个市的(雷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雷州,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湛江市代管,建市前称海康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雷州,原名海康县,是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区划】

  雷州市土地面积3664.4平方公里(不包括湛江奋勇高新区),管辖雷城、新城、西湖3个街道,白沙、附城、南兴、龙门、英利、调风、东里、雷高、北和、乌石、企水、唐家、纪家、杨家、客路、沈塘、覃斗、松竹18个镇,475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2276条自然村。

  境内还有东方红、幸福、火炬、金星、丰收5个国营农场(公司),龙门、纪家、唐家3个国营林场,及国营雷州盐场、湛江农垦第二医院等10个驻市单位。

  

【位置、面积】

  雷州市地处雷州半岛腹部,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北接遂溪与麻章,南通海南,素有“天南重地”之称。地理坐标:东经109°42’12”-110°23’34″,北纬20°26’08”—21°11’06”。幅员辽阔,东西横亘67公里,南北纵贯83公里,总面积3709.33平方公里(包含湛江奋勇高新区、遂溪林场、北坡林场),海岸线长406公里。

  

【地貌】

  雷州市境内陆地大部分属平缓台地,少部分为低丘,整个地势南高北低,沟谷一般是南北走向。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渐向海倾斜。溪河多为西部向西流入海,东部向东流入海。东西海岸滩涂广阔,多海湾、岛屿与沙洲。市内多低丘陵,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占该市土地总面积的4.2%。低丘主要分布在企水镇东部、北和镇东北部、龙门镇东北和西南部、调风镇北部、英利镇东北部及房参乡的东北部。海拔高度一般为65一174米,相对高度一般在40—55米之间,坡度一般为5一10度。该市境内海拔超过200米的山丘有石茆岭、鹰峰岭和仕礼岭。其中石茆岭海拔259米,是市境内制高点。在南渡河中下游,有一个范围广阔、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因为是河海冲积和围垦形成的,又在雷州府城的东部和西南部,所以当地人叫做东西洋。东西洋平原面积22万余亩,素有雷州半岛“天然粮仓”之称,并有“东洋熟、雷州足”之誉。

  

【气候】

  雷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东西两面临海,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漫夏无冬春秋短,雨量充沛雨季长,春秋季节多干旱,夏季台风较频繁。总体天气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高温天数多,阶段性秋冬连旱;降水总体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开汛早;初台晚,台风偏少;3月初入汛,较常年偏早,秋、冬季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局地出现强降水、强雷电、短时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大雾天数与常年同期持平;冬季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属于偏轻气候年景。

  

【土地资源】

  雷州市土地面积3709.33平方公里(包含湛江奋勇高新区、遂溪林场、北坡林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全市耕地面积213.6万亩(包括奋勇高新区、农垦系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9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98.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45.9万亩,其中糖蔗70.3万亩,菠萝18.5万亩,香蕉6.3万亩,西甜瓜5.8万亩,芒果5.6万亩,青枣4.6万亩,荔枝2万亩,龙眼0.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2万亩,剑麻6.8万亩,桑叶0.45万亩,药材1.6万亩,园艺作物1.1万亩,木薯种植面积1.2万亩。全年林地面积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3%,活立木蓄积量316.6万立方米(均不包括农垦系统和林场)。全市地势平缓,大部分属平缓台地,少部分属低丘陵,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一般为南北走向,绝大部分可利用于种植、造林、放牧,对发展机械化很有利。

  

【矿产资源】

  经地质矿产部门勘察,境内矿产资源有:铁、钛砂矿、铝土矿、锆英石、磷钇矿独居石、硅藻土、石英砂、膨润土、泥炭土、玄武岩、砖瓦用黏土、水泥配料黏土、建筑用砂、地下水、地下热水、矿泉水等。经地质勘查探明储量,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矿产有硅藻土矿、石英砂矿。其中硅藻土矿储量3000多万吨,矿物物理化学性独特,是中国大型优质硅藻土矿床之一;石英砂矿储量3亿吨,具有二氧化硅含量高、含铁杂质少、颗粒均匀等优点,已发现石英砂、钛铁矿有200多处,其中企水镇、纪家镇两个主要矿区,面积达270平方公里。

  

【水资源】

  雷州市地表水较贫乏,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9.64亿立方米,丰水年31.9亿立方米,平水年18.02亿立方米,枯水年10.62亿立米米。另外,雷州青年运河一般年可供水1.2亿立方米。地表水特征是雨量集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秋季雨量多,夏季次之,春冬雨量少,实际旱季长达5个月;雨量分布空间不均,差异明显,东北部多,西南部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年份多,对农业生产很不利。河流短小,降水利用率低。蓄水工程设计正常库容仅3.73亿立方米,降水蓄积量少,而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常达不到蓄水指标。雷州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单独出海的河流有8条,大量降水宣泄入海,降水利用率低。地下水源蕴藏较丰富,总蕴藏量12.96亿立方米。据供水规划的统计,平均年利用地下水量为8710万立方米,占地下水总量6.75%。

  

【生物资源】

  雷州市处于热带,气温较高,雨量较多,变幅小,适宜动物、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生物资源丰富,物种众多。本地种植常见热带、亚热带作物甘蔗;树林类有芒果、荔枝、龙眼、黄皮、柑、木菠萝,台湾蜜枣、石榴、橡胶、桉树、石杉木、落叶杉、南洋杉、台湾相思树、木麻黄、大叶相思等;草本作物有菠萝、剑麻、香蕉、西瓜、木瓜、花生、芝麻、芦荟等;粮食农作物有水稻、香薯、木薯、甜薯、玉米等;动物有水牛、黄牛、山羊、猪、狗、蛇、龟、蛤蚧、蟾蜍、穿山甲、野猪、刺猬、喜鹊、鹧鸪、斑鸠、八哥、野鸭、麻雀、猫头鹰等。天然次生樟树林带1200亩(在龙门足荣村委会),是全国规模较大的群落樟树林带:红树林4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沿海等乡镇;蒲草4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沈塘、南兴、松竹、杨家等乡镇;海洋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有521种,主要是马鲛鱼、金鲳鱼、石斑鱼、鱿鱼、舒鱼、墨鱼、青鳞鱼、鲨鱼、赤鱼、二长棘鲷、圆腹鲱、蓝园舒、鲶鱼、鲱鲤、小公鱼、鲍鱼、金钱鱼、沙丁鱼、门鳝鱼等。常见虾类有10多种,主要有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独角新对虾、牛形对虾、短沟对虾、宽沟对虾、哈氏仿对虾、周氏仿对虾、近缘新对虾、龙虾、鹰爪虾、琵琶虾、毛虾等;常见贝类主要有文蛤、等边线蛤、鳞杓拿蛤、缀绵蛤、泥蚶、毛蜡、海豆芽、近江牡蛎、翡翠贻贝、日月贝、扇贝、白蝶贝、马氏贝、解氏贝、企鹅贝、美解贝、东风螺以及墨鱼、章鱼、枪乌贼等20多种。藻类有蛙藻、绿藻、蓝藻、红篱等;甲壳动物中蟹有锯缘青蟹、梭子蟹、乳斑虎头蟹、花蟹等;水母网的海蜇也有三四种。此外,还有海参、海马、光裸星虫、珍珠等海珍品。国家一级保护海洋动物有儒艮(俗称“美人鱼”)、中华白海豚,国家二级保护海洋动物有白蝶贝、白氏文昌鱼、绿海龟、棱皮龟、玳瑁、宽吻海豚、热带点斑原海豚、布氏鲸、江豚、斑海豹等。

  

【特色物产】

  雷州市地处热带,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土地肥沃,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水稻、糖蔗、花生、芒果、菠萝、香蕉、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全市建立起粮食、甘蔗、水产、珍珠、畜牧、水果、蚕桑和北运菜、林业等八大农业基地。一马平川、22万亩连片的东西洋田是广东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雷州是著名的“南珠之乡”“芒果之乡”,海水珍珠年产量占全国一半多,“流沙南珠”“覃斗芒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雷州市地处雷州半岛腹部,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北接遂溪与麻章,南通海南,素有“天南重地”之称。

广东省雷州市属于哪个市的(雷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秦朝时海康县属象郡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徐闻县(含今雷州半岛),隶属合浦郡,为郡、县治所。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为合浦县(含今雷州半岛),隶属合浦郡,为郡、县治所。

三国吴大帝黄武七年(228年),改为珠官郡,为郡、县治所。三国吴大帝赤乌五年(242年),为徐闻县(含今雷州半岛),隶属珠崖郡,为郡、县治所。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为合浦县(含今雷州半岛),隶属合浦郡,为郡、县治所。

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为徐闻县,隶属合浦郡(含今雷州半岛),为郡、县治所。

齐武帝永明二年(484年),为齐康县,隶属齐康郡,总领今雷州半岛。

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为齐康县,隶属合州,为州治所。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为齐康县,隶属南合州,为州治所。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为隋康县,隶属南合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为海康县,隶属合州。这是海康县名之始。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为海康县,隶属禄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为海康县,隶属合浦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海康县,隶属合州,为州治所。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为海康县,隶属东合州,为州治所。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为海康县,隶属雷州,为州治所。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为海康县,隶属海康郡,为郡治所。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为海康县,隶属雷州郡,为郡治所。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为海康县,隶属海康,为郡治所。

南汉刘美乾亨元年(916年),为海康县,隶属古合州,为州治所。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为海康县,隶属雷州军,为军治所。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为海康县,隶属雷州路,为路治所。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为海康县,隶属雷州府,为府治所。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为海康县,隶属雷州府,为府治所。

民国2年(1913年),府制撤销,为海康县。县初属高雷道,后属南路行政委员公署,再改名为南区绥靖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4月,为海康县,隶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1949年11月26日,为海康县,隶属广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27日,为海康县,隶属雷州人民行政督导处。1949年12月5日,海康解放,隶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

1950年9月,为海康县,隶属广东省高雷专区。

1952年11月,为海康县,隶属广东省粤西行政区。

1956年2月,为海康县,隶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58年11月16日,撤海康县建制,南渡河以南划归雷南县,南渡河以北划归雷北县,均隶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61年3月9日,恢复海康县建制,隶属广东省湛江专区,海康县名一直沿用至1994年4月26日。

1978年9月,隶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1日,改为市下辖县新体制,隶属湛江市。

1994年4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康县,设立雷州市。属县级市,委托湛江市管辖。

行政区划

1949年废除旧的乡、保、甲制后,相应建立了区乡人民政权。此后,又经历了几次设置区乡的变动。1949年12月5日,海康县解放,全县设置1镇6区,共27个乡,128个行政村。

1953年3月,全县划分为1镇10区。

1954年底,全县又重新划分为1镇12区(其中3个渔业区),共137个乡。

1956年2月,第三区的新寮、公港、冬松、北莉、金鸡、佳平等6个乡划归徐闻县管辖。同年3月15日,原属遂溪县的纪家、沈塘2个区划归海康县管辖。海康县增设纪家和沈塘2个区。

1957年4月,徐闻县的第四区青桐、那卜2个乡划归海康县管辖。同年5月8日,撤区并乡,全县设立1个镇34个乡。

1958年“公社化”前,乡级机构精简合并,设大乡14个,乡级镇3个。

1958年11月16日~1961年3月9日,撤销海康县建制,南渡河为界,以南属雷南县,以北属雷北县。雷北县的原海康部分设超美、跃进2个公社。超美公社下辖雷城、附城、白沙、客路、沈塘;跃进公社下辖纪家、杨家、唐家、企水、海田。雷南县的原海康部分设先锋、卫星、东方红3个公社。先锋公社下辖南兴、调风、东里、雷高、松竹;卫星公社下辖龙门、北和、房参、乌石;东方红公社下辖英利、覃斗、东方红农场、幸福农场以及原徐闻县的下桥。

1961年3月9日恢复海康县建制。5月29日,全县划分为13个区,区下设在城镇及49个公社。

1963年3月17日,撤销区建制,全县新设公社19个。

1964年9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雷城、乌石、企水3个公社恢复镇级建制。

1965年2月,海康县人民委员会撤销榜山公社,划归附城公社管辖。

1966年9月10日,海康县人民委员会更改部分公社名称。雷城镇改名海康镇,杨家公社改名红卫公社,唐家公社改名红旗公社,调风公社改名东风公社,英利公社改名东方红公社。

1968年12月17日,乌石镇和房参公社合并,成立乌石人民公社。

1974年2月,乌石人民公社再次分为乌石和房参2个人民公社。

1978年底~1979年2月,为适应新形势,中共海康县委、县人民政府对部分行政区域作了重新划分:调风公社分为调风、雷高2个公社;南兴公社分为南兴、松竹2个公社;企水公社分企水、海田2个公社。

1979年4月25日,海康镇改名为雷城镇。至此,全县有20个人民公社,下辖415个生产大队。

1983年8月,沈塘公社的高明、文章、朝栋、坑仔、平衡、乾塘、吴村、吴西8个大队划归遂溪县城月区管辖。

1984年3月,撤销公社建制,设区建乡。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乌石镇、企水镇的区级镇建制。全县设18个区和3个区级镇,297个乡和17个乡级行政管理区(其中雷城镇10个、乌石镇4个、企水镇3个),2256条自然村。1987年开始,全县部分乡撤乡建镇。

1994年,全县有21个镇,449个管理区(居委会),2330条自然村。此外,还有东方红、幸福、南光、火炬、金星、收获、奋勇7个国营农场及龙门、纪家、唐家等3个国营林场和国营海康盐场。

2006年10月,雷州市在原雷城街道办的基础上划增设新城、西湖2个街道。

2007年全市共有雷城、新城、西湖3个街道及白沙、附城、南兴、龙门、英利、调风、东里、雷高、北和、乌石、企水、唐家、纪家、杨家、客路、沈塘、覃斗、松竹18个乡镇,471个村委会(居委会、社区),2334条自然村。此外还有东方红、幸福、火炬、金星、丰收(1996年12月收获、南光农场合并)5个国营农场,龙门、纪家、唐家3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盐场,湛江市华侨管理区及湛江农垦第二医院。

2016年,雷州市土地面积3709.33平方公里(包含湛江奋勇高新区、遂溪林场、北坡林场),管辖雷城、新城、西湖3个街道,白沙、附城、南兴、龙门、英利、调风、东里、雷高、北和、乌石、企水、唐家、纪家、杨家、客路、沈塘、覃斗、松竹18个镇,474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2258条自然村。境内还有东方红、幸福、火炬、金星、丰收5个国营农场(公司),龙门、纪家、唐家3个国营林场,及国营雷州盐场、湛江农垦第二医院等10个驻市单位。(本文作者:古籍大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东省雷州市属于哪个市的(雷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广东省雷州市属于哪个市的(雷州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99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