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海阳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

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烟台市境南部,东邻乳山、牟平,西接莱阳,北连栖霞,南濒黄海,西南隔丁字湾与即墨相望。

是不设区的县级市,海阳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中南部、胶东半岛南翼,南临黄海,北接半岛内陆,

海阳位于北纬36°15’~37°10’,东经120°50’~121°28’。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南濒黄海,东与乳山市为邻,西南与即墨市隔丁字湾相望,西与莱阳市接壤,北与栖霞市相连,东北与牟平毗邻。海阳先后荣获“中国公众心目中‘和谐之城’”“山东省文明城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等系列称号。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端,因地处黄海之阳而得名。土地总面积19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2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2公里,常住人口58万,辖18个镇街区,包括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719个行政村、24个城市社区。

海阳是一座产业兴旺的创业之城。“双碳”智谷建设高点起步。海阳市正按照烟台市“双碳”发展战略,聚力将丁字湾“双碳”智谷打造成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首个零碳产业示范区和中日韩新能源合作先导区,目前初步规划了“一馆一所四区”的功能区划,瞄准七大重点战略方向,力争于2022年建成全省首个“绿电”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电产业持续壮大。依托海阳核电站1号、2号机组投入商运的重大契机,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国内四大涉核央企已有三家在海投资兴业,集聚涉核企业17家,总投资逾千亿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放大“核电+”效应,与国电投、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在核能供热、海水淡化等方面深入合作。2019年,首期覆盖新城区70万平方米的核能供热项目已完成供热,海阳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核能供热的城市,为打造“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奠定了基础。

2020年11月,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创建项目启动,2021年11月成功实现海阳城区450万平方米核能供暖“全覆盖”。航空航天产业加速崛起。抢抓我国首次海上卫星成功发射的机遇,正在致力于打造以发射母港、星箭产业制造园区、卫星产业和火箭产业配套园区、文旅园区等“一港三园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方航天港”,总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总投资230亿元,即将隆起又一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东方航天港项目被纳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2020年4月,成功举办东方航天港产业项目开工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10个重大合作项目;2020年9月,长征十一号“遥二”火箭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首次实现卫星海上商业发射,首次实现火箭在海阳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2020年11月,东方航天港总装首发火箭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出厂,正式拉开了在海阳生产火箭的序幕;2021年6月,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一期交付使用,东方航天港建设进入到向产业化集群化迈进的崭新阶段。

海上风电产业全面起势。抢抓“省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机遇,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目前已有华能、国电投、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总投资逾150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落户海阳,均已开工建设,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场将于年内全容量并网发电,已初步实现山东首个海上风场落户海阳、山东首台风电机组在海阳下线、山东首台海上风电风机在海阳竖起、山东首度海上风电由海阳发出“四个第一”的目标,着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风电产业基地。海洋经济产业方兴未艾。以现代渔业为代表的一产,以海工装备、海洋生物科技为代表的二产,以及以休闲渔业、观光娱乐为代表的三产融合发展,已统筹建设琵琶口外、土埠岛等2处海洋牧场群,高标准打造富瀚、恒源、连理岛3个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2.4万亩,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海洋渔业集聚区和知名的海洋旅游发展示范区打下了基础。针织毛衫产业“脱胎换骨”。海阳是全国五大毛衫加工基地之一,是“江北最大的针织毛衫加工基地”,被誉为“全国毛衫名城”。全市拥有毛衫企业45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目前,致力打造的毛衫产业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平台——海阳毛衫创新园,正引领毛衫产业不断向研发和销售“微笑曲线”两端发力,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海阳是一座别具风情的旅游之城。海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空气清新,年均气温13.4℃,年均海水水温15℃,年空气优良天数300天以上。海阳依山傍海、水秀峰奇,旅游资源天赋异禀,既有着以“沙细、坡缓、浪稳”著称的万米金色沙滩,也有着以山称奇、以水叫绝的招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中国北方最大的竹林——云顶竹林等山水名胜。将旅游资源以及亚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有机整合,主打沙滩体育游、民俗文化游、山水风情游三张特色旅游牌,借赛会兴旅游、提名气、聚人气、促发展。2012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滨海休闲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全面起势,先后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大使论坛、海阳滨海国际马拉松、2019“直通东京”沙滩排球奥运资格赛等精品赛事,以及沙雕艺术节、沙滩音乐节等高端节庆会展活动,海阳先后荣膺中国最美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沙滩体育健身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连年跻身“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前列,连续2年以“亚洲金滩”的美誉荣登榜首。

海阳是一座动力澎湃的开放之城。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主抓手”,聚焦“八大招商方向”、瞄准“三类”500强、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及青岛等周边地区,通过组建专业招商队伍、设立招商代表处等系列举措,不断提高“双招双引”实效。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全省县级城市率先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20年,全市新引进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4个。2021年以来,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总投资344.7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42个、总投资335.3亿元,包含过10亿元大项目12个、总投资221.6亿元。2019年以来先后举办“海阳骄子归乡恳谈会”等招才引智活动31场,引进省部级以上高端人才60名,其中院士、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引才数量及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海阳是一座要素富集的节点之城。海阳地处胶东半岛的中心节点位置,是胶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烟青威三市等距离,坚持交通先行理念,有序推进“两条铁路”建设,莱荣高铁已于2020年11月初正式开工建设,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已启动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以及招标工作,海阳与青岛实现“同城化”、融入半岛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即将成为现实。在境内已有威青高速、海即跨海大桥、烟海高速的基础上,持续加快建设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目前文莱高速已建成通车,国道G228丹东线海阳东段工程、G228乳山口跨海大桥海阳境段等重要公路进展顺利,海阳作为胶东半岛中心节点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凸显。2019年海阳港跻身国家一类口岸行列,海阳海关成功开关运行,为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为深化对外开放架起新的桥梁。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纵深实施区域集聚战略、进军蓝海战略,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海阳必将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汇聚的富集之地。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海阳县,隶属山东省登州府。民国3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胶东道。民国14年(1925年)属东海道。民国17年(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26年(1937年)前后,属山东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和鲁东行署。1941年4月9日,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山东省胶东区东海专署。1945年5月属中海专署。同年9月裁中海专署,复属东海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属文登专署,1956年属莱阳专署。1958年10月属烟台专署(后改称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烟台市。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省辖县级海阳市,由烟台市代管。

行政区划

1950年4月23日,牙前县撤销时,徐家店、郭城、林寺、长沙、发城等5个区划归海阳县,加原有的12个区,共17个区。

1951年区下设乡。全县共17个区,160个乡。

1955年撤长沙、发城两区,全县划为15个区及凤城、东村、行村3个县辖镇。区(镇)辖161个乡。同年12月又撤凤城、林寺两区,调整为东村,留格、盘石、高山、昌水、榆山、小纪、鹏化、大山、龙山、磊石、郭城、徐家店13个区和东村、凤城、行村3个镇。其时,区(镇)辖139个乡,共746个村庄。

1956年,撤销11个区,仅保留鹏化、徐家店两区。其余乡镇重划为里店、潮外、台子、炉上、姜家庄、大山、瓦罐窑、赵家、鲁口、行村、小滩、赵疃、汪格庄、五虎、崖后,小纪、碾头、刘家疃、泉水、城阳、石剑、中村、盘石、嘴子前、北山后、姜格庄、朱吴、西石现、留格、徽村、洼里、方里、大辛家、发城、埠后、郭城、战场泊、桂山、古现、丛家、佘格庄、长沙、吼山、亭子口、高家、徐家店等46个乡及东村、凤城两个镇。

1958年,撤区与乡镇,设东村、凤城、留格庄,盘石店、高家、朱吴、行村、泉水头、二十里店、发城、郭城、徐家店、小纪、赵家、大山15处人民公社。同年10月17日,乳山县撤销,夏村、唐家、海阳所、白沙滩、乳山寨5处人民公社划归海阳。时辖20处人民公社,916个大队。11月28日,撒公社设乡镇,时辖东村、凤城、夏村3镇和留格、盘石、高家、朱吴、行村、泉水、里店、发城、郭城、徐家店、小纪、赵家、大山、乳山寨、唐家、白沙滩、海阳所17个乡,916个村。

1959年春又将3镇、17乡改为20处人民公社,而行政区划未变。同年,唐家、高家、赵家公社分别并入夏村、朱吴、大山公社,全县尚有17处人民公社。

1962年1月,重建乳山县,将原划入海阳的村庄复归乳山县。之后,相继增设潮外、大辛家、泊子、高家、长沙堡5处人民公社,加原有的留格庄、凤城、盘石店、东村、朱吴、小纪、泉水头、行村、大山所、二十里店、发城、郭城、徐家店等公社,全县共18处人民公社。

1965年撤销凤城、大辛家、高家、长沙、泉水头、泊子、潮外等公社,全县调整为11处人民公社。

1966年划为东村、留格庄、盘石店、朱吴、发城、郭城、徐家店、小纪、行村、大山所、二十里店、凤城、大辛家、高家、取水、黄崖、潮外等17个区,辖124个公社,731个大队。时为县辖区,区辖公社,公社辖大队。

1968年3月6日,取消区辖公社制,改17个区为凤城、留格庄、大辛家、盘石店、朱吴、高家、郭城、发城、徐家店、取水(1971年公社驻地迁山西头)、黄崖(1971年公社驻地迁至泉水头)、小纪、二十里店、大阎家、辛安、行村、东村(1981年改为镇)17处人民公社,辖731个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24日,裁公社,设乡镇,全县划为留格庄、朱吴、辛安、大山所、二十里店、大阎家、高家、黄崖、山西头、战场泊、北埠后、泉水头、赵疃、南城阳14个乡及东村、凤城、大辛家、郭城、盘石店、发城、徐家店、小纪、行村9个镇,共辖732个行政村(752个自然村)。

1995年10月,撤销战场泊、黄崖、南城阳3个乡。全县时有20处乡镇:朱吴、大山所、高家、山西头、北埠后、泉水头、赵疃等7个乡及东村、凤城、大辛家、郭城、盘石店、发城、徐家店、小纪、行村、留格庄、辛安、二十里店、大阎家等13个镇。1996年4月29日,撤县设市,所辖乡镇未变。

2000年12月,调整乡镇,全市划为东村、方圆两个街道,海阳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二十里店、小纪、行村、辛安、大阎家、凤城、留格庄、盘石店、朱吴、发城、郭城、徐家店等12个镇,辖732个行政村(752个自然村)。其中,海阳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非国家正式区划,但在市内按正式区划管理。

2002年8月,成立碧城工业区,为中共海阳市委、海阳市政府派出机构。

2003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凤城镇,设立凤城街道。

2010年10月,根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烟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精神,设立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

2011年4日,撤销大阎家镇,设立龙山街道。

2012年10月,对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实行正规化的区域管理。,全市共辖10镇4区4街道,所辖行政村数未变。其中,属国家正式区划建制的是10镇4街道,分别是留格庄、盘石店、朱吴、发城、郭城、徐家店、二十里店、小纪、行村、辛安和东村、方圆、凤城、龙山。

2015年末,辖东村、方圆、凤城、龙山4个街道,二十里店、小纪、行村、辛安、留格庄、盘石店、朱吴、发城、郭城、徐家店10个镇,共14个乡级政区;下辖11个居民委员会、732个村民委员会,设3800个村民小组。

2019年末,全市辖东村、方圆、凤城、龙山4个街道,二十里店、小纪、行村、辛安、留格庄、盘石店、朱吴、发城、郭城、徐家店10镇,共14个乡级政区;下辖24个居民委员会、719个村民委员会,设2871个村民小组。

2021年全市辖18个镇街区,包括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719个行政村、24个城市社区。(辖经济开发区、发城镇、行村镇、朱吴镇、东村街道办事处、旅游度假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碧城工业区、方圆街道办事处、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小纪镇、留格庄镇、盘石店镇、郭城镇、徐家店镇、行村镇、辛安镇、二十里店镇。)

海阳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海阳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海阳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海阳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94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