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仙桃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仙桃市是湖北省直管市,不属于任何城市管辖,它还有自己独立的车牌,即鄂M。仙桃市北依汉水,南接长江,东接武汉,西连荆州。同时,也处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点上。仙桃原名沔阳,传说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仙桃市是江汉地区的行政区划中心,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湖北省汉江中级法院、湖北省汉江公安消防支队、湖北石油公司江汉分公司、中石化仙桃分公司、江汉石油分公司等10家区域性机构均落户仙桃,关务、国税、外汇等涉外管理部门也在仙桃设立分支机构。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中部,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东经112°55′~113°49′,在北纬30°04~30°32′的范围内,东接汉南、蔡甸区和汉川市,西与潜江市接壤,南临长江,同洪湖市、监利市隔河相望,北临汉江与天门、汉川市一衣带水。市区东西端长约78公里,南北宽约35千米,总面积约2538平方千米。
仙桃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002.6小时,日照率约46%,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一般为256天。
仙桃原名沔阳,1986年撤县建市,1994年被列为省直管市,是“1+8”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成员之一。2017年以来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2021年位居第76位、全省首位。相继被授予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在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中位居第32位、全省首位。仙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沃野千里,河湖密布,物产丰富,土壤富硒,相继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中国黄鳝之都等国字号名片。仙桃是江汉平原支点城市,毗邻武汉,区位优越,距武汉市中心、武汉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只有1小时车程。
2021年底仙桃常住人口110.51万人,其中,城镇66.31万人,乡村44.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0%。年末总户数42.08万户,比上年下降0.2%;户籍人口151.51万人,下降0.8%。全年出生人口8554人,出生率为5.65‰;死亡人口6348人,死亡率为4.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
历史沿革
南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分竟陵郡置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沔阳县由,云杜析置。西魏时,云杜、沔阳二县并入建兴县,属沔阳郡。北周置复州,州治建兴县(今沔城东30里)。旋为沔阳那。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移竟陵(今天门),辖建兴县。仁寿三年(603年),复州还治建兴。大业三年(607年),改复州为沔州,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旋改沔州为沔阳郡,郡县治所均设今沔城。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沔阳县属复州。贞观七年(633年),州治迁回河阳。天宝元年(742年),改复州为竞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废竟陵郡,重置复州,州治沔阳。宝应二年(763年),复州又移治竟陵,沔阳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分沔阳南境设白沙微科院,属江陵府。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升复州为直隶防御州,领景陵、沔阳二县。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微科院为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县改属复州。宝元二年(1039年),降河阳县为镇,属玉沙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复州,降玉沙县为镇,属江陵府监利县。元祐元年(1086年),置复州和玉沙县,沔阳镇仍属玉沙县。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复州治沔阳镇(今沔城)。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复州为复州路,以玉沙为附郭县。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属河南行省荆湖北路宣慰司,辖景陵、玉沙二县,府治和玉沙县治沔阳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阳府改属湖广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阳府为州,州治沔阳城,并玉沙县地入州,直属湖广布政司,领景陵县。嘉靖十年(1531年),河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年),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沔阳州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三十年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属湖北省江汉道。16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21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38年6月,于彭场镇建立河阳县人民民主政府。8月,县治迁沔阳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改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为沔阳县人民政府。同时,设沔阳专署于新堤镇,沔阳为属县。1951年7月1日,撤销河阳专署,河阳县改属荆州专署。1952年4月,县治由河城迁至仙桃镇。
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1994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仙桃市为省直管市,仍属荆州地区。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沔阳县废除保甲制,建立区、乡、村制。下属行政区划仍承1949年5月所置区镇未变。1950年,沔阳行政区划调整为2镇10个区,下半年复调整为2镇16区。即:
仙桃镇、彭场镇;一区胡场,二区彭场,三区长墙口,四区沙湖,五区杨林尾,六区曹家嘴,七区张家沟,八区通海口,九区到河,十区峰口,十一区石码头,十二区小沙口,十三区毛嘴,十四区三伏潭,十五区西流河,十六区汊河口。
1951年6月分县后,沔阳重新划分为2镇13个区(计划分15区,故十一、十二两区未定名)170个乡、180个村(未经“土改”建乡的地区称村),即仙桃镇、彭场镇;一区(胡场)辖19乡,二区(彭场)辖18乡,三区(长淌口)辖87村,四区(沙湖)辖36村,五区(杨林尾)辖15乡,六区(何场)辅15乡,七区(张家沟)辖16乡,八区(通海口)辖22乡,九区(到河)辖18乡,十区(城关)辖9乡,十三区(毛嘴)辖24乡,十四区(三伏潭)辖14乡,十五区(西流河)辖57村。
1952年,增设下查埠为第十一区,1953年5月并入第三区,改十五区为十二区,全县仍为2镇13区,辖264个乡(含居民委员会)。
1954年春,第二区驻地由彭场迁至王市口,同时将264个乡并为176个乡。
1956年5月,撤销区级行政机构,全县划为10个指导组。8月,将176个乡并成64个乡和7个镇,辖69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29个初级社。
1957年12月,撤销指导组,恢复区建制。10个指导组改为9个区(其中到河、毛嘴合并为毛嘴区),仙桃、彭场仍为县辖镇,其他乡镇由所在区管辖。乡名及其管辖范围未变。
1958年废除区、乡、村建制,成立农村人民公社,将11个区、镇改为10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和1个镇(仙桃镇),原有64个乡(镇)改为66个管理区,下辖676个中队,4159个小队。
1959年,先后将仙桃、彭场两镇改为人民公社,全县共12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25日,改变人民公社规模,恢复区镇建制。将10个农村人民公社改为区,并从毛嘴析置到河区,共11个区,恢复仙桃、彭场两个镇,将原来66个管理区改为63个小公社,改676个中队为736个生产大队,下辖4450个生产队。
1973年,区镇建制未变,对各区镇所辖公社作了个别调整增置,小公社由63个增至66个。
1974年下半年至1975年,撤区并社。撤销11个区和彭场镇,保留仙桃镇,将66个公社合并为20个。
1975年4月,三个公社更名:长鋿口改名红潭、姚嘴改名陈场、茭排改名下查埠,区域未变。11月将公明并入红潭,全县减为19个公社。
1977年1月,把沙湖公社在通顺河以南的7个大队与沙湖原种场合并为保丰公社,1978年4月撤销保丰公社,恢复沙湖原种场。
1978年秋,将下查埠公社并入西流河;八潭并入红潭,复名长埫口公社;袁市并入汉江;联合并入杨林尾;彭场公社镇社分立。全县划为仙桃、彭场两镇,郑场、毛嘴、到河、胡场、三伏潭、汉江、长埫口、陈场、通海口、郭河、张沟、杨林尾、彭场、沙湖、西流河等15个人民公社。
1980年10月,在地名普查的基础上,全县大队以上名称进行了更名或命名,公社一级将原汉江更名为黄荆人民公社,区划未变。
1984年1月,机构改革,取消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名称,恢复区、乡建制。全县划为8个区、10个县辖镇(其中3个镇区合一)。区以下设70个乡、8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原大队改为649个村民委员会,原生产队改为4780个村民小组。另有县辖场、站11个。
1985年11月,三伏潭镇、陈场镇升为县辖镇。彭场镇不单设区,实行镇区合一,将所属何场乡、赵家乡合并,改为县辖何场镇。新里仁乡改为县辖新里仁口镇。部分乡随之作了局部调整。
1985年12月,全县有县辖镇人民政府14个,区公所11个(其中区、镇合一的6个),实为19个区级行政单位。区、键下辖61个乡、6个乡级镇、15个街道办事处、674个村民委员会、28个居民委员会、4724个村民小组和171个居民小组。
2022年仙桃市现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干河、龙华山、沙嘴、杜湖4个市属街道办事处;郑场、毛嘴、剅河、三伏潭、胡场、长埫口、西流河、彭场、沙湖、杨林尾、张沟、郭河、沔城、通海口、陈场15个建制镇;沙湖原种场、九合垸原种场2个农场;排湖风景区1个风景区。有624个村民委员会、6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仙桃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英雄气概和斗罢艰险再出发的顽强意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仙桃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29.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18.70 亿元,增长 13.7%;第二产业增加值 397.47 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 413.74 亿元,增长 11.2%;三次产业结构为 12.8:42.7:44.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0%、14.1%、13.0%、3.1%、5.3%、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034元,同比增长8.0%。
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年末拥有各类工商登记市场主体总数12.39万户,比上年增长12.9%。新发展市场主体1.9万户,增长25.8%。其中,新登记企业6233户,增长16.1%;新登记个体户12636户,同比增长31.3%。
新增“四上”企业152家,其中工业59家,商贸业73家,服务业10家,建筑业4家,房地产业6家,整体新增数量为历年新高。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0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全年粮食收获面积176.46万亩,比上年增加3.49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0.83万吨,增长1.6%。其中,棉花产量0.95万吨,增长16.4%;蔬菜产量58.63万吨,增长7.3%;油料产量13.34万吨,增长1.0%。
全年生猪出栏59.62万头,比上年增长22.6%,猪肉产量4.55万吨,增长61.3%。禽蛋产量1.83万吨,下降6.8%。水产品产量29.06万吨,增长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9%。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6.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25.6%。轻工业下降10.8%,重工业增长3.6%。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4.26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非织造布产业完成298.53亿元,下降37.6%;电子电气行业完成70.84亿元,增长39.6%;纺织服装产业115.54亿元,增长27.2%;机械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完成84.06亿元,下降19.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下降9.6%,产品销售率为97.97%,出口交货值下降38.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66亿元,下降38.6%。
全市5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3种产品的产量实现正增长。全年工业用电量22.44亿千瓦时,增长14.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共51家,比去年增加4家,完成总产值134.7亿元,增长19.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123.57亿元,同比增长21.6%,比重达91.7%。全年新签合同额127.85亿元,增长12.6%。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6%。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7.3%、23.0%和17.4%。分领域看,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3%、20.9%。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1%。分行业看,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6%。
全年施工项目520个,同比增长35.8%,新开工项目301个,同比增长40.0%,投产项目351个,增长126.5%。
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2.7%。全市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4.2%,商品房销售面积143.11万方,增幅为10%;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3.5%。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06.24亿元,增长25.2%;乡村实现零售额175.78亿元,增长28.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1.52亿元,增长26.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56.39亿元,增长47.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97.98亿元,增长23.3%;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39亿元,增长13.3%;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76亿元,下降5.9%。
全年进出口总额109.7亿元,比上年下降53.2%。其中,出口89.6亿元,下降60.2%;进口20.1亿元,增长128.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415万美元,增长62.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402.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818.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53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1415.12万吨,比上年增长10.6%;完成客运量245.57万人,下降33.5%。民用汽车拥有量累计13.21万辆,增长10.3%,其中私人汽车累计12.41万辆,增长10.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93亿元,增长10%。邮政快递业务量1019.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3159.2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9.37万户,下降3.3%;移动电话用户106.47万户,增长4.9%。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0.93万户,增长18.2%,固定宽带普及率达51.9%。
全年共接待游客557.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1%,旅游总收入32.15亿元,增长52.5%。星级饭店3个。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地方一般公共财预算收入37.12亿元,增长1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4.29亿元,增长20.5%,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2.4%。财政总支出102.26亿元,下降4.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7.75亿元,比上年增长6.4%,比年初增加61.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758.51亿元,增长14.7%,比年初增加97.0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91.08亿元,增长16.4%,比年初增加69.1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82.21亿元,增长21.3%,比年初增加49.63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71家,比上年增加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23.40亿元,下降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27%,科技创新综合指数为90.44%。新增专利授权量1339件,增长67.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06件。非织造布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8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瞪羚”企业库。新增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全年登记科技成果68项,技术交易额合同404项,成交总金额15.3亿元。
全年全市学校总数119所,其中普通中学39所,小学76所。在校学生数16.05万人,其中普通中学6.51万人,小学8.81万人。专任教师数10453人,其中普通中学5020人,小学5122人。全市幼儿园179所,在园幼儿3.4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7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1个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23.59万册。文化站22个,民间剧团1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
全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020个,其中医院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6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卫生机构人员86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32人,注册护师、护士392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67张,其中医院6776张,卫生院1427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4张。
年末全市各类体育场地220个。其中,乡镇体育健身场所4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216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110.51万人,其中,城镇66.31万人,乡村44.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0%。年末总户数42.08万户,比上年下降0.2%;户籍人口151.51万人,下降0.8%。全年出生人口8554人,出生率为5.65‰;死亡人口6348人,死亡率为4.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81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8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049元,增长1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5元,增长17.4%。
年末全市已参加养老保险93.1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56万人,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参保7.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63.13万人。已参加医疗保险133.1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46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0.70万人。12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7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
全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为43506人,其中,城镇居民为13129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8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162张。
十一、资源、环境、公共安全
全市造林绿化面积3.1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77.98公顷,比上年增长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6平方米/人;空气质量优良率84.1%;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0%,地表水质量改善指数为1.2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下降3.1%。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起,比上年增长3.3%;死亡35人,下降2.8%。治安案件受理数12926起,下降16.4%;治安案件查处数5783起,下降20%。交通事故发生数26709起,增长22.2%;死亡人数134人,下降0.7%。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数据来源于各市直部门,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数据来自人社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医保局;外贸数据来自商务局;市场主体、专利授权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金融数据来自财政局、人民银行;公共安全、应急数据来自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城乡低保数据来自民政局;环境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林业数据来自林业事业发展中心;文化、旅游、科技、卫生、教育、体育数据来自文广新局、科技局、卫健委、教育局、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交通、邮电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分公司、江汉移动公司、仙桃联通公司、电信分公司、湖北广电网络仙桃分公司。
拓展资料:
仙桃市特产:
沔阳麻鸭、仙桃香米、郑场豆鼓、沔城莲藕、仙桃苕粉、美味鲫鱼汤、沙湖豆皮、米团子、沔阳麻叶子、芦林湖藕带等。
沔阳麻鸭:
皖阳麻鸭,为蛋兼育的品种。原产地为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杨林尾、西流河、彭场等地区。沔阳麻鸭是湖北省仙桃市畜禽良种场育成的。一九七四年湖北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品种标准时,命名为沔阳麻鸭。
米团子:
缩写为“团子”,是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种乡下菜,在团圆时食用。源自淮阳三蒸的团子,在江汉盛行,如今在有仙桃人的聚居地,如中小学附近都有推车出售,纯手工无法大量生产。
仙桃香米:
位于湖北省中部中部的江汉平原,美丽富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本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这对水稻的种植十分有利。
以上是 仙桃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仙桃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