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湾区属于哪个市(龙湾区下辖街道一览)

龙湾区,隶属浙江省温州市,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与洞头区隔海相望,通过瓯江南口大桥、灵昆大桥与洞头区相连。南接瑞安市,西靠瓯海区、鹿城区。

龙湾历史悠久,古属瓯越、东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过着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北方处于战乱之中,这一带却比较平静安定。唐宋以来,龙湾作为温州城的东部城郊,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龙湾区,是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200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原属瓯海区的永中镇、沙城镇、天河镇、海滨镇、灵昆镇和瑞安市的部分区域(塘下镇梅头办事处)划归龙湾区管辖。2002年1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区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5个镇。2011年4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又一次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区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星海11个街道。2012年,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文件要求,将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海城街道、星海街道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灵昆街道委托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

龙湾区(330303)

,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48万。位于温州市东部,境内大罗山脉蜿蜒而向东北,犹如巨龙入江,龙湾以此得名。1984年设立。辖10个街道:永中街道、永兴街道、海滨街道、蒲州街道、海城街道、状元街道、瑶溪街道、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星海街道。其中,海城街道、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星海街道由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驻永中街道永强大道4318号。

地处瓯江下游南岸,扼瓯江口要冲,属瓯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港阔水深,河网密布。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温台甬高速公路过境,金温铁路终点站设在境内。名胜古迹有溪石皆玉色的瑶溪、唐代名刹皇岙国安寺、宋代石塔、清代古建筑蒲州玄坛殿、宋高宗赵构来温驻跸处金岙福圣寺、清朝抗倭时建造的龙湾古炮台、南宋的状元桥、明代遗迹华阳诗碑和半山摩崖题刻。

(1)永中街道

以地处原永强区中心得名

驻地:永中路88号

辖8个社区、14个村:永上社区、罗东锦苑社区、镇中社区、万顺社区、永昌社区、龙水社区、万新社区、龙北社区、沧河村、镇南村、桥北村、石浦村、郑宅村、刘宅村、度山村、前街村、殿前村、城南村、新城村、城北村、青山村、龙华村。

命名经历:永中镇(1949)-海滨镇、永昌镇、永兴镇并入(199X)-龙水镇并入,分置永中街道、海滨街道、永兴街道、海城街道(2002)

(2)蒲州街道

地处江滨,盛产香蒲草,故名

驻地:蒲江北路67号

辖4个社区、4个村:蒲江社区、天鹅湖社区、雁湖社区、创客小镇社区、上江村、上庄村、屿田村、汤家桥村。

命名经历:蒲州乡(1949)-蒲州镇(1985)-蒲州街道(2002)

(3)海滨街道

地处海滨,故名

驻地:沙村路29号

辖1个社区、10个村:锦海社区、沙中村、蟾钟村、沙南村、建新村、北新村、城东村、宁村、江一村、蓝田村、小陡村。

命名经历:双村乡(1948)-海滨公社(1961)-海滨乡(1983)-海滨镇(1988)-宁城乡并入(1992)-并入永中镇(199X)-析置海滨街道(2002)

(4)永兴街道

以境内昔有明嘉靖抗倭古城永兴堡得名

驻地:纪兴路1号

辖4个社区、14个村:民乐社区、金海社区、南园社区、北园社区、乐二村、沙园村、南桥北村、萼芳村、榕树下村、祠南村、乐一村、永乐村、永民村、大塘村、小塘村、下兴村、五溪村、水潭村。

命名经历:永兴乡(1949)-永兴镇(1986)-并入永中镇(199X)-析置永兴街道(2002)

浙江龙湾区属于哪个市(龙湾区下辖街道一览)

(5)状元街道

以南宋所建状元桥得名

驻地:龙飞路78号

辖3个社区、7个村:龙跃社区、龙腾社区、罗西社区、状元桥村、横街村、御史桥村、山西岙村、西台村、石坦村。

命名经历:状元乡(1949)-状元镇(1980)-状元街道(2011)

(6)瑶溪街道

旧名姚溪,后以溪石呈色改今名

驻地:河头龙西路2号

辖3个社区、4个村:南洋社区、瑶溪社区、滨江社区、苏川村、雄心村、永胜村、瑶溪村。

命名经历:环山乡(1949)-永新乡(1956)-瑶溪乡(1985)-瑶溪镇(1987)-龙湾镇并入(2002)-瑶溪街道(2011)

(7)海城街道

驻地:振兴街

辖2个社区、10个村:前冈社区、后冈社区、上涂村、东溪村、埭头村、屿门村、石坦村、邱宅村、东门村、中星村、西一村、东成村。

命名经历:梅头乡(1949)-梅头镇(1984)-并入瑞安市塘下镇(2000)-析置海城街道(2002)

(8)沙城街道

驻地:永强大道2968号

辖1个社区、15个村:沙城社区、七四村、七三村、永福村、八甲村、七五村、大郎桥村、七二村、烟台村、七一村、永寿村、永恩村、沧宁村、永阜村、庄桥村、顺江村。

命名经历:七甲乡(1984)-沙城镇(1988)-宁城乡并入(1992)-沙城街道(2011)

(9)天河街道

驻地:环镇路1号

辖1个社区、17个村:天河社区、天津村、新川村、庄泉村、二甲村、司南村、金益村、中和村、新河村、高轩村、郑岙村、蒲门村、西前村、筑成村、建丰村、天凤村、三星村、泰河村。

命名经历:天河乡(1949)-天河镇(1988)-庄泉乡并入(1992)-天河街道(2011)

(10)星海街道

驻地:滨海园区滨海六路旭日小区25幢

辖3个社区:旭日社区、望海社区、金海社区。

命名经历:星海街道(2011)

  龙湾海、陆、空立体交通齐头并进,水、电、路、通讯等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新龙湾的战略目标,先后完成了灵昆大桥、扶贫开发区和海城输变电工程等许多重点工程建设。温州永强机场坐落龙湾境内,“市门第一路”机场大道贯穿全区;区内建有温州港最大的码头-龙湾万吨级码头;金温铁路直通龙湾港区,并在状元设客货站;沿海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温州大桥也从状元经过;龙湾交通中心已被列为全国45个交通主枢纽站场之一。

  龙湾境内河网交错,属温瑞塘河水系,有状元河、蒲州河等数十条大小河流。这些平原内的河流交叉成网,四通八达,河面宽度大多在20米到50米之间,水深在3米到5米左右。一年四季,除了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之外,还可养鱼、种菱、植藕等。

  龙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是温州的“ 鱼米之乡” 。全区耕地面积8.4万亩,林地总面积7.55 万亩,森林覆盖率20.9%, 蔬菜种植面积3.3万亩,海涂养殖4万亩,淡水养殖2.12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卉、水果等,其中以大岙溪杨梅、龙牌花椰菜尤为著名。主要养殖品种有文蛤、对虾、青蟹、沙蟹、鲢鱼等,其中灵昆的文蛤驰名中外。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用花岗岩、高岭土等矿种。

  龙湾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龙湾区重视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挖掘和弘扬“瓯越文化”。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堡永昌堡、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龙湾古炮台、距今四五千年历史的龙岗山遗址、建于唐朝的国安寺、建于宋朝的千佛塔、建于明代的玄真观,保存着众多的摩崖题刻、古代墓葬、名人诗碑、名人故居等,文物古迹点缀于青山碧水玉石之间,自然风光与人文英华浑然一体。

  龙湾区积极培育宜居宜商宜创业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扎实开展了机关“效能革命”,建立了效能监察投诉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有力地改善了龙湾区投资和发展的软环境。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机关干部下基层以及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软环境建设中积极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全区已形成低保、五保、灾民救济、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助学救助、就业培训救助等主体性救助制度。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种类比较齐全、基金来源多渠道、覆盖范围全方位、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形成了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模式。

以上是 浙江龙湾区属于哪个市(龙湾区下辖街道一览)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71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