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镇海区属于哪个市(镇海区下辖街道及旅游景点一览)

宁波镇海区属于宁波的市辖区。

镇海区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位于宁波市境东北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冀,东海沿岸。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

镇海历史悠久,小港横山下、沙溪蛇山山麓,均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政治和经济建设等因素,建制更迭与县境变化甚频。1954年底,龙山北部10个乡镇划归慈溪县;慈东的河头、长石等5乡划属镇海;杭州湾口滩浒岛划归嵊泗。

1958年自余姚县划入汶溪乡;同年底撤县并入宁波市,1963年1月恢复镇海县建制。1985年7月,再次并入宁波市,同年10月正式撤销县建制,建立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县名共历299年。县自始建至撤销为时1077年。

镇海区(330211)

,因望海镇得名。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51万。驻骆驼街道民和路569号。

命名经历:望海镇(809)-望海县(909)-定海县(909后)-镇海县(1688)-镇海区(1985)

隶属变化:明州(809)-望海军(909,吴越)-明州奉国军(960)-明州、奉化郡(北宋)-庆元府(1195)-庆元路(1276)-明州府(1367)-宁波府(1381)-浙江省(1927)-宁波专区(1949)-宁波地区(1968)-宁波市(1982)

浙江镇海区属于哪个市(镇海区下辖街道及旅游景点一览)

辖5个街道、2个镇:招宝山街道、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贵驷街道、澥浦镇、九龙湖镇。

景点有镇海口海防历史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招宝山风景区、九龙湖风景区,十七房旅游区、宁波帮旅游区等。

(1)招宝山街道

以境内招宝山而得名

驻地:胜利路200号

辖11个社区:城东社区、胜利路社区、总浦桥社区、后大街社区、顺隆社区、车站路社区、西门社区、白龙社区、张监碶社区、海港社区、后海塘港口物流园区社区。

命名经历:望海镇(809)-静海镇(897)-城关镇(1949)-镇海镇(1961)-城关镇(1980)-俞范镇、临江乡并入(1992)-分置招宝山街道、蛟川街道(2001)

(2)蛟川街道

以镇海口蛟龙出川而得名

驻地:镇宁东路818号

辖12个社区、9个村:石化三建社区、镇电社区、后施社区、炼化社区、临江社区、俞范社区、银凤社区、虹桥社区、东信路社区、石塘下社区、中一社区、青枫社区、沿江村、五里牌村、渡驾桥村、棉丰村、清水浦村、迎周村、俞范村、陈家村、南洪村。另有镇海炼化围垦区。

命名经历:蛟川街道(2001)

(3)骆驼街道

以骆驼桥得名

驻地:汶骆路86号

辖11个社区、9个村:中街社区、南一社区、盛家社区、静远社区、莲晴社区、箭港湖社区、金邑社区、桕墅方社区、金华社区、新晨社区、金东社区、骆驼村、余三村、董家畈村、团桥村、尚志村、骆兴村、清水湖村、敬德村、朝阳村。

命名经历:骆驼镇(1934)-长石乡、汶溪乡并入(1992)-与贵驷镇合并为骆驼街道(2001)-析置贵驷街道(2015)

浙江镇海区属于哪个市(镇海区下辖街道及旅游景点一览)

(4)庄市街道

以庄姓聚居,后渐成集市,故名

驻地:兆龙路769号

辖8个社区、7个村:庄市社区、庄一社区、兴庄路社区、陈倪路社区、高教社区、同心湖社区、中兴社区、锦绣社区、勤勇村、永旺村、光明村、联兴村、汉塘村、钟包村、万市徐村。

命名经历:庄市镇(1949)-庄市公社(1961)-庄市乡(1983)-庄市镇(1987)-庄市街道(2001)

(5)贵驷街道

驻地:镇骆西路1091号

辖1个社区、7个村:贵驷社区、贵驷村、里洞桥村、兴丰村、妙胜寺村、民联村、沙河村、东钱村。

命名经历:驷桥镇(1930)-贵驷公社(1961)-贵驷乡(1983)-贵驷镇(1985)-并入骆驼街道(2001)-析置贵驷街道(2015)

(6)澥浦镇

以古泄洪道澥浦得名

驻地:兴建西路428号

辖2个社区、7个村:汇源社区、广源社区、余严村、沿山村、觉渡村、庙戴村、十七房村、湾塘村、岚山村。另有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命名经历:澥浦镇(1950)-觉渡公社(1961)-觉渡乡(1983)-澥浦镇(1985)

(7)九龙湖镇

以九龙湖得名

驻地:九龙东路1号

辖2个社区、11个村:思源社区、龙源社区、九龙湖村、田杨陈村、杜夹岙村、西经堂村、河头村、西河村、长石村、长宏村、汶溪村、中心村、田顾村。

命名经历:河头乡(1950)-与骆驼镇4村合并为九龙湖镇(2001)

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我介绍一下镇海区最著名的4个景区,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不知道对不对?

1、招宝山景区

招宝山并不高,由于周围地势平坦低洼,让招宝山就有了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又因为处于宁波甬江出海口,它在历史上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要地,商船出入之要道,被称为“浙东门户”。

登上招宝山,身边青翠欲滴的山林,远处苍茫无际的东海,会让你登山的疲惫一扫而光,

但是最主要的旅行乐趣,是通过这里的海防遗址、寺庙等景点,体验古代海防文化、航运文化与宗教文化,这才是旅游的意义。

(1)、招宝山的海防遗址与海防文化:

由于是甬江咽喉、海防要塞,招宝山与甬江南岸的金鸡山隔江相望,

形成“两山夹峙甬江”之天险,历史上被誉为“浙东玉门关”。

浙江镇海区属于哪个市(镇海区下辖街道及旅游景点一览)

据统计,自唐代以来,这里发生大小战事46次,特别是明清以来,为了抗击侵略,多少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在这里谱写了壮美的历史篇章,留下了众多的海防遗迹,即使解放后,招宝山的军事战略地位也没有改变,一直由解放军部队驻防,游人不得上山。招宝山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由此可见,招宝山的海防地位与海防文化是多么的重要。

招宝山上的海防遗址重要有:海口海防遗址、威远城、中法战争镇海口之役纪念碑,海防历史遗迹纪念馆、吴公纪功碑亭、 镇海古海塘、月城 、平远炮台、 安远炮台、镇远炮台、 宏远炮台 、裕谦殉难处、戚家山营垒、第一山碑等。

为了给游客更深刻的体验海防文化,景区还建立了中国防空博览园、军事体验区等游览体验项目。

(2)、招宝山的航运文化

据记载,招宝山在历史上是“商舶所经、百轸(zhěn 古代指车底部的横木,借指车)交集”之地,可见这里的航运商贸业是多么的发达,招宝山在明清时代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千帆破浪”,也侧面说明了这里的航运发达。

史上的招宝山本来是观潮的地方,叫候涛山,因为山下波涛汹涌而得名。后来船商们为了讨个好彩头,取名“招宝山”,寓意“招财进宝”。

为了祈求航海平安,山上建立了妈祖庙,妈祖是中国古代航运文化的一种特色符号,是中国沿海地区千年不衰的民间信仰,历来为船商崇拜。

浙江镇海区属于哪个市(镇海区下辖街道及旅游景点一览)

众所周知,

鳌柱塔是招宝山的标志性建筑,是镇海的制高点

但是鳌柱塔背后的文化含义却鲜为人知,

现在看到的鳌柱塔是仿宋建筑,它最早建设的年代是宋朝,在当时(可能当时也不叫鳌柱塔),鳌柱塔有2个作用,一个是灯塔导航的作用,一个是辟邪的作用,这两个作用都是航运安全的需要。

说它有导航的作用不难理解,为何说它有辟邪的作用呢?

这个说来话长!有兴趣的话可以慢慢听我解释!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塔,大部分都是唐朝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建立的,无论是造型还是用途,受印度的影响都很大,主要是用来存放佛教信徒的骨灰(即舍利),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就存放在塔底下。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这就是中国文化强大的地方,历史经验多次证明,异域文化传入中国,一般都会被中国同化,或者被中国文化吸收改造,还没有出现过中国文化被异域文化同化的先例。

“塔”作为印度佛教寺庙的一种特征,一般和寺庙相伴而生,传入中国后,因地制宜,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已经不再是佛教的“专利”了。聪明的中国人利用佛祖能保佑人间平安的神力,省略了建造寺庙的麻烦,专门建造了一些镇压妖怪的塔,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有塔无庙”的现象。

还有很多佛塔,传入中国后,被中国本土教派“和谐了”,这样就出现了很多三教合一、甚至是多教合一的寺庙、宝塔,这种情况不在今天讨论之列,我们把这一项忽略。

我想说的是“有塔无庙”中的“镇妖塔”,因为这和招宝山鳌柱塔的历史来源有关系。

“镇妖塔”,听起来有些玄乎,我们当然不能相信真的有妖怪存在,也不能相信塔就能镇妖,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但是这个传说多了,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域都存在这种传说,那就成为文化了。就好像佛教文化一样,世界上哪有什么佛祖啊,神仙啊,菩萨啊什么的,都是为了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惩恶扬善而进行的传说。

佛教本质上是一种传说,是起源于印度的传说,“镇妖塔”也是一种传说,是佛教与中国本土相结合的传说,中国的“镇妖塔”有各种版本,不同时期,不同地方都有流传,已经足以说明这是一种文化了。

先说浙江本省的两个例子:

杭州西湖南侧的六和塔,是北宋时期为了镇压钱塘江江潮而建。六和塔内主要的文物是明石刻镇海神像。

丽水古城的文化地标——“丽水双塔”,指的是厦河塔与巾山塔,是明朝时期为了镇压“虎龙二妖”而建。大溪(瓯江支流)从虎头山、巾山之下穿流而过,传说厦河塔所在的虎头山有虎妖,巾山塔所在的巾山有龙妖,两个妖怪弄得大溪波浪滚滚,经常淹没农田,一名铁匠打造了二枚巨型长钉,把虎头山、巾山二妖牢牢地定住,瓯江从此风平浪静,后来,二枚长钉就成了巾山塔和厦河塔。

再说一个在浙江省之外的例子,我们熟悉的延安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本来也是一座佛塔,但是在民间,宝塔是“镇妖塔”,传说在唐朝天宝年间,肤施县(今延安)一派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不想来了两条恶龙兴风作浪,吃人吃牲畜。恼怒之下的玉皇大帝命神下凡修建 “镇妖塔”, 将两条恶龙束缚在塔内,用宝塔镇住了妖怪。

说到这里,你似乎想到点什么了吧?

《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和土匪的暗号,有这么一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很多网友以为这是江湖黑话,是土匪用语,水浒传中也出现过这句话,事实上这是体现中国“镇妖塔文化”的一句话,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一句话。

“天王”是佛教中的神灵,“宝塔”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器,“天王”与“宝塔”在这句话中是正义的一方,“地虎”与“河妖”是邪恶的一方,这句话本意是为了体现正义战胜邪恶,对仗极为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中国的对联文化。土匪不可能写出这么有文化韵味的句子来,但是这句话透漏着一股霸气,喜欢逞凶斗狠的土匪把它当成暗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朗朗乾坤,天下太平,既没有什么妖怪,也没有什么土匪,

很多网友闲来无事,把这句话用来调侃,说什么“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考上211”。

扯得太远了,回到正题。

招宝山鳌柱塔建于宋朝,那个时候的招宝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因为小岛周围浊浪滔天,所以名字当时叫候涛山。在古代,波涛汹涌的江河湖海,一般会被人认为有妖怪兴风作浪,所以人们会建立镇妖塔,这个时候的鳌柱塔应该是镇压妖怪,祈愿船只出海安全而建的,当然也作为导航之用。

从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出来,招宝山上是先有塔,后有寺庙。

招宝山巅的宝陀禅寺,本来是唐朝建立在梅岑山(今普陀山)紫竹林的,一直到了明朝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才迁至此地。也就是说,宋朝建立的鳌柱塔(不知道当时叫什么名字),隔了一个朝代(元朝)之后,才有了寺庙,中间至少相差了几百年的时间。

除了鳌柱塔和妈祖庙,招宝山的航运文化遗址还有:仿宋神舟(北宋时期出使高丽的官船)、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地)、利涉道头(古宁波港的第一码头)、古海塘(中国的海上长城,有拦截海潮和外敌侵略的双重作用)。

另外特别说明的是,现在的鳌柱塔取“独占鳌头”之意,塔内展示了状元文化、“三十三尊塑像”、“镇海名人书迹”及院士文化。

(3)、招宝山的宗教文化

刚才也说到了,招宝山上建有宝陀禅寺(主殿是圆通宝殿),这是一座佛教寺院,山上还有观音阁等体现佛教文化的游览地。

2、宁波九龙湖风景区

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龙都北路,有九个山头和九条山脊,横亘连绵,犹如九龙卧伏,故名九龙山,山南有湖,取名九龙湖。

九龙湖风景区的主要看点是水库与猴岛、九龙源、香山教寺三大块,也有滑草场、游乐场、坐游船等游乐项目。

水库与猴岛

是九龙湖的核心景致,我住宿的九龙山庄,就在九龙湖畔。

九龙湖系人工湖泊,老一辈的当地人称之为十字路水库,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用简陋的工具,人工挖掘出来的。

最佳观景处就是环湖大道,好一派湖光山色的美景:湖映山峦山映湖,山环湖水湖环山;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湖心岛——猴岛,面积很小,要坐游船才能过去,主要是看看猴子,还有百鸟园,事实上鸟类也不多,其他的也没有什么看点。

乘坐景区内的游览车可以到达九龙源景区

,主要看看天龙瀑布、双龙瀑布、雪龙瀑布、上下瑶池等,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步行,沿途竹林茂密 ,巨树参天,可以欣赏青山吐翠、绿意如黛的景色。

虽然很累,但是能体会一种疲倦之后的快感,到了九龙源,感觉清幽如梦,确实是一个远离红尘喧嚣、享受宁静的好去处。我在休息亭坐了一会儿,吃点零食,感觉很舒服很放松。

最后一个去的是香山教寺

,一般的路线是先看完香山教寺,然后游览完九龙源就返回九龙山庄,由于不太熟悉,我把两个景点的顺序弄反了,多走了一段路。

香山教寺始建于唐朝天宝十四年,距今已有1250年的历史,坐落于苍松翠竹之间的香山教寺,建筑布局顺着山体,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既有佛国圣地之庄严,又不失江南园林之清幽,不愧为是一个远离红尘,潜心修炼的好地方。

寺庙前的放生池,简直是一个小湖泊,比一般寺庙的要大,站在寺庙的藏经阁或者三圣殿上,向北能看到达蓬山,那里是秦始皇东巡停留过的另一处人间仙境,也是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出发地。

3、郑氏十七房

郑氏十七房景区,位于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原名叫郑家村,是郑氏先祖在南宋时期,从河南荥阳迁徙镇海而建,平时说的十七房景区,主要是指郑家老宅,位于十七房村的南侧,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

十七房的建筑特色,仍然带有北方古建筑的特点,青砖黛瓦,简约大气,古朴庄重,以平房为主,颇有北方四合院特色,部分房屋带有徽派建筑特色的马头墙。

建筑布局上,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画面就比较明显了,整座建筑群围绕淇水湖展开,亭台回廊,拱桥流水,应有尽有。碧湖畔垂柳迎风,小径旁芳草含笑,给人一幅优美安逸的感觉。

近代史上的郑氏商帮是宁波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七房走出了宁波全盛源记民信局创始人郑景丰、上海老凤祥创始人郑熙、北京四恒银号创始人郑世昌等商业巨头。

4、宁波帮博物馆

博物馆以中国近代史上的宁波帮为展览对象,分为史脉回溯、光辉历程、精神殿堂三个部分,介绍了宁波帮的历史发展,是海内外宁波籍人士的主要活动场所。

以上是 浙江镇海区属于哪个市(镇海区下辖街道及旅游景点一览)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70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