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遂溪县属于哪个市(遂溪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遂溪县属于湛江市。

遂溪县,隶属广东省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西临北部湾,东临湛江港湾,地跨东经109°40′至110°25′、北纬21°00′至20°31′之间,管辖面积2131.63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遂溪县下辖15个镇,1个乡级单位,县政府驻遂城镇。

遂溪县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北部经济贸易的繁华集市,是中国南大门的主要商埠之一,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区后花园”之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醒狮之乡”、“全国第一甜县”及粤西“红色革命老区”所在地。

遂溪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中北部,北接廉江市,东邻麻章区,南连雷州市,西临北部湾。县境东西最长75.75公里,南北最宽57公里,总面积2148.5平方公里。县城遂城镇距省城广州市359公里,距湛江市16公里。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145.7公里,拥有1个国家二级口岸及8个天然渔港,是广东省水产品生产先进县,被评为“全国渔业先进县”“全国甜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广东省遂溪县属于哪个市(遂溪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遂地古在交趾之东。

陶唐属南交,即南方交趾地。

夏、商、周属荆扬南裔。

春秋时在楚越之交。

战国时越王无疆为楚所灭,遂地属楚。越族子弟奔居岭南,各称君长,号百粤(粤通越),遂地为百粤南境。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任嚣、赵佗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遂地属象郡。

秦末汉初赵佗据南越,遂地属南越。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越,设南海、合浦等9个郡,遂地属合浦郡徐闻县。东汉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为交州,遂地属交州合浦郡徐闻县。

三国时遂地初属蜀,蜀失荆州后入吴。吴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赤乌五年(242年)改珠官郡为珠崖郡。

晋太康二年(281年)改珠崖郡为合浦郡。

南朝宋置越州,遂地属越州合浦郡徐闻县。

齐永明中改徐闻县为齐康郡,辖乐康县,后改为齐康县,遂地属齐康县。

梁分越州,置合州,后改为南合州,遂地属南合州齐康县。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遂地置扇沙县及椹县,属南合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合浦郡,仍置合州,兼置海康县,废齐康郡,置隋康县,十年置铁杷县。十八年改椹县为椹川县。铁杷、扇沙、椹川三县皆今遂地,属合州。大业初改合州为合浦郡,并分置徐闻郡,并椹川县入扇沙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省徐闻郡,仍为南合州。五年复置椹川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南合州为东合州。二年复隋康县为徐闻县,省椹川、扇沙人铁杷县,属东合州。八年改东合州为雷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雷州为海康郡。二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属海康郡,县治设今湛江市郊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是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之意。乾元元年(758年)复海康郡为雷州,遂溪属之。

五代遂溪属雷州。

开宝四年(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省遂溪入海康县。五年,复置雷州。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复置遂溪县,属雷州,县治设今遂城。乾道七年(1171年)雷州改为雷州军,遂溪属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雷州军为雷州路,遂溪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雷州路为雷州府,遂溪属雷州府。

清沿袭明制。

民国2年(1913年)遂溪属高雷道,15年属南路行政区,21年属南区,25年属第八行政区,38年属第十四区。县治于民国37年(1948年)10月迁往城月,1950年3月迁回遂城。

建国后,遂溪1950年2月属南路地区,9月属高雷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58年遂溪与廉江、海康南渡河以北合称雷北县,属湛江专区,县城设廉城镇,1959年8月迁遂城。1960年雷北县改名为雷州县。1961年重分,复置遂溪县,仍属湛江专区。1983年隶属湛江市。

行政区划

建国后,1949年12月,遂溪县设7个区,31个乡。

1950年6月,全县划分为6个区,98条行政村,2110条自然村,即:一区,驻地附城,辖23条行政村,415条自然村;二区,驻地杨柑,辖20条行政村,621条自然村;三区,驻地麻章,辖12条行政村,281条自然村;四区,驻地城月,辖16条行政村,264条自然村;五区,驻地沈塘,辖11条行政村,69条自然村;六区,驻地河头,辖16条行政村,460条自然村。

1951年5月,由二区和六区划出14个行政村,增设第七区,驻地北坡。7月起,各行政村改为乡,全县有109个乡。10月,湛江市通平区划归遂溪,改名为第八区,该区当时有9个乡,1个镇。

1952年1月,三区东山乡划人湛江市。5月起,区、乡调整分小,全县调整为154个乡;原来8个区划为13个区,即一区分出九区,二区分出十一区,六区分出十三区,七区分出十二区,十区原由三区分出,后取消,由六区分出。

1953年,全县共分为13个区,157个乡。

1955年月10月,把区改为驻地名称,全县由157个乡改为162个乡。

1956年1月,沈塘区及所属15个乡和纪家区及所属11个乡划归海康县管辖,全县还有136个乡,12月15日将136个乡并为68个大乡。

1957年3月,全县撤区并为29个大乡,即:原附城区设附城、七联、四九、西溪4大乡,原杨柑区设豆坡、杨柑、龙眼3大乡,原麻章区设麻章、黄略、南亭3大乡,原城月区设城月、苏二、乌泥塘3大乡,原河头区设河头、乐民2大乡,原北坡区设北坡、三合2大乡,原太平区设太平、草坑2大乡,原洋青区设洋青、百桔、岭北3大乡,原界炮区设界炮、老马、周灵3大乡,原下六区设下六、港门、草潭3大乡,原江洪区设江洪乡。

1958年月3月25日,将全县29个大乡并为14个乡(黄略、麻章、附城、洋青、界炮、杨柑、草潭、下六、北坡、乐民、河头、太平、城月、岭北)、2个镇(遂城、江洪)。同年9月16至27日,实行公社化,政社合一,将全县80个农业社并为8个人民公社,即:卫星(原遂城镇、附城乡)、钢铁(原黄略、麻章乡)、跃进(原洋青乡)、金星(原太平、城月、岭北乡)、乐民(原乐民、河头乡、江洪镇)、东风(原界炮乡)、红旗(原杨柑乡)、红星(原草潭、下六、北坡乡)。

同年11月,卫星、跃进公社并为钢铁公社,东风、红旗公社并为飞跃公社。同月,经中央批准,遂溪、廉江及海康县南渡河以北区域并为雷北县(1960年11月19日改为雷州县)。同时把原属遂溪县钢铁公社的原麻章大乡(除茅源小乡外),划给湛江市管辖。

1958年12月5日,原属遂溪县的钢铁公社改为遂城公社,金星公社改为城月公社,乐民公社改为河头公社,飞跃公社改为界炮公社,红星公社改为下六公社。

1959年6月,遂溪县境内共有遂城、黄略、洋青、界炮、城月、太平、下六、草潭、江洪、河头10个公社,135个生产大队,1636个生产队。同年12月,增加杨柑公社,全县共159个生产大队,2037个生产队。

1961年3月20日,雷州县公社分小,由32个公社分成62个,其中遂溪片20个。3月29日,撤销雷州县,恢复原遂溪、廉江、海康县。分县时原属遂溪县的太平公社及其所属21个大队、221个生产队划归湛江市管辖。

1961年5月31日止,遂溪县原有20个公社分成37个小公社,并设立8个区管辖,即:附城区,辖附城、西溪、白水、牛圩、四九、遂城6个公社,65个大队;黄略区,辖黄略、茅源、南亭、华封4个公社,63个大队;洋青区,辖洋青、西埇、沙古3个公社,40个大队;界炮区,辖界炮、周灵、老马、山家、北潭5个公社,62个大队;杨柑区,辖杨柑、老河、龙眼、豆坡4个公社,49个大队;城月区,辖城月、家寮、乌塘、岭北、苏二5个公社,69个大队;北坡区,辖北坡、茅塘、下六、草潭、港门5个公社,67个大队。

1963年1月,撤销8个区,并大公社和生产大队,公社由原37个并为13个(附城、遂城、黄略、洋青、界炮、北潭、杨柑、城月、岭北、北坡、草潭、河头、江洪),大队由501个并为222个。

1966年6月,由城月公社划出卜巢、苏二、土扎、牛寮、那仙、库竹6个大队,成立建新公社,全县共14个公社,200个生产大队,3688个生产队。

1968年11月,全县设14个公社,205个大队,3866个生产队。

1978年12月21日,增设城西、下六、港门、乌塘4个公社,全县为18个公社,222个生产大队,4626个生产队。

1980年5月17日,增设乐民、姑寮、沙古、豆坡、龙眼5个公社,全县为23个公社,239个生产大队。

1983年8月6日,海康县沈塘公社的吴村、平衡、坑仔、高明、吴西、文章、朝栋、乾塘8个大队划归遂溪县城月公社管辖。

1983年8月下旬,恢复区、乡建制,全县23个公社调整为19个区公所(附城、城西、黄略、洋青、沙古、界炮、北潭、杨柑、下六、草潭、北坡、港门、城月、乌塘、岭北、建新、河头、乐民、江洪)、1个镇(遂城镇),239个大队改设为217个乡、2个镇辖管区、2个乡级镇和6个城镇居委会。

1986年8月,撤区建乡(镇)。撤销原来的19个区公所,建立17个镇和2个乡人民政府,保留遂城镇;撤销原来的221个乡(乡级管区、镇),建立222个村民委员会和29个居民委员会。

1989年,遂溪县共有2个乡18个镇。2个乡:附城、城西;18个镇:遂城、黄略、洋青、沙古、界炮、北潭、杨柑、下六、草潭、北坡、港门、城月、乌塘、岭北、建新、河头、乐民、江洪。

1994年9月6日,撤销附城、城西两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划列人遂城镇管辖。但遂溪县根据地方工作实际,仍保留附城乡、城西乡两个乡的建制运作。至2002年3月,附城乡、城西乡、遂城镇全面完成“合三为一”的合并工作。新的遂城镇政府办公驻地设在原附城乡政府办公驻地。全县由2个乡18个镇变更为18个镇:遂城、黄略、洋青、沙古、界炮、北潭、杨柑、下六、草潭、北坡、港门、城月、乌塘、岭北、建新、河头、乐民、江洪。

1996年1月,黄略镇政府办公驻地从该镇南新村委会南新村迁往塘口村委会塘口村。

2003年10月15日,撤下六镇并入草潭镇,撤沙古镇并入洋青镇,撤北潭镇并入界炮镇。全县设镇15个:遂城、黄略、洋青、界炮、杨柑、草潭、北坡、港门、城月、乌塘、岭北、建新、河头、乐民、江洪。

2012年全县辖遂城、黄略、岭北、建新、洋青、界炮、杨柑、草潭、城月、乌塘、北坡、港门、河头、乐民、江洪等15个镇,254个村(居)民委员会,2121条自然村。县境内还有雷州林业局、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碧丽华模压木制品有限公司等驻遂单位。

2018年全县辖区遂城、黄略、岭北、建新、洋青、界炮、杨柑、草潭、城月、乌塘、北坡、港门、河头、乐民、江洪等15个镇,村(居)民委员会347个,村(居)民小组数2067个,自然村数1997个。县境内还有雷州林业局、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碧丽华模压木制品有限公司等驻遂单位。

2022年全县辖遂城、黄略、岭北、建新、洋青、界炮、杨柑、草潭、城月、乌塘、北坡、港门、河头、乐民、江洪等15个镇,349个村(居)民委员会,2197个村(居)民小组。县境内还有雷州林业局、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碧丽华模压木制品有限公司等驻遂单位。

广东省遂溪县属于哪个市(遂溪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遂溪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之意。自唐朝以来,历代大多在此设郡置县,被誉为“天南重地”。作为红色革命之乡,遂溪是黄学增、钟竹筠、韩盈等先烈的故乡。全县有革命老区镇12个,革命老区村庄1013个。遂溪是“中国醒狮之乡”,舞鹰雄、飘色、鱼龙舞、粤剧、雷剧等历史文化独具特色,芳流墩“作家村”人文荟萃,获评“广东省文化先进县”。“鲤鱼墩贝丘遗址”中发现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痕迹,被称为“雷州半岛第一村”。

  遂溪地处内陆延伸海南岛的过渡地带,全县80%土地为海拔20-45米的低台地,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东部属玄武岩台地,北、西、南三面为广阔平坦的平原,境内最高为螺岗岭233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3.2℃,平均降雨量1695.2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而湿润,为万物生长提供优越条件,被评为“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孔子文化城、仙裙岛、螺岗小镇等“八大美景”相映成趣,长寿文化、醒狮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滨海文化等旅游特色品牌日益凸显,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遂溪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49.2万亩,下六番薯、下六沙虫、海红香米、红心火龙果、红糖等特色农海产品驰名远近。火龙果、生猪省级现代产业园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成功创建遂溪火龙果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遂溪县RCEP香蕉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入选首批农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中心,2020年我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迈入全国100强。

  全县工业基础雄厚,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12家,形成九大支柱产业体系,集聚天地壹号、海螺水泥、五洲药业等一批各行业支柱龙头企业,形成“六园赋能”战略发展格局。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累计获省市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54个,涌现出恒润机械、汇通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企业。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01元,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90.08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2.86亿元,增长7.6%。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1亿元,下降8.1%;其中税收收入4.99亿元,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亿元,下降19.8%。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96亿元,上年增长12.6%。

以上是 广东省遂溪县属于哪个市(遂溪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67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