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属于哪个省(带你了解达州市历史沿革)

达州,四川省辖地级市,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交通枢纽、文化商贸中心和生态宜居区域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2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幅员面积1.66万。

达州市辖4县2区1市,即: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

  达州是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享有“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之称。

  

历史沿革

  达州市古属巴国,东汉置巴西郡,梁置万州东关郡,西魏改万州为通州,北宋改通州为达州,清嘉庆时改达州为绥定府。1950年,设达县专区,辖达县、宣汉、开江、平昌、巴中、南江、通江、万源等8县,属川北行署区;设大竹专区,辖大竹、梁平、垫江、邻水、广安、渠县等6县,属川东行署区。1953年,撤销大竹专区,将大竹、渠县、邻水3县划归达县专区;垫江、广安、梁平分别划归涪陵、南充、万县专区。达县专区辖达县、万源、宣汉、开江、邻水、大竹、渠县、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县。1970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1976年由达县析置达县市,1979年由万源县析置白沙工农区,达县地区辖1市11县1工农区。1993年,达县地区、达县市更名为达川地区、达川市;将巴中、通江、南江、平昌划给新设立的巴中地区管辖。1999年,撤达川地区设立地级达州市,原县级达川市改设通川区。2013年撤达县改设达川区。

环境优美,宜居宜游。达州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2458.3米、最低222米,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纵卧其间。达州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45.6%,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00天以上。达州自然、人文景观异彩纷呈,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达州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2种。其中,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200亿立方米,年产量100亿立方米以上,附产硫磺220万吨以上,是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查明煤炭资源储量9.75亿吨,是四川省1/3主焦煤基地之一;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大、质量优,已查明资源储量4.6亿吨,远景储量34.47亿吨;已探明钾盐资源储量近1500万立方米,液态钾盐天然卤水含钾、锶、锂等微量元素,均达到了开发利用的价值,远景潜力巨大。达州还是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乌梅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醪糟之都。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达州地处中国版图中心,是成渝、关中—天水、大武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通江达海的东通道。达州是全国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是四川首批交通强市试点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定位达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成达万、西达渝双高铁将在达州十字交汇,正式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达州河市机场已通航“北上广”等16个大中城市,新建的达州金垭机场即将通航。

产业完备,发展迅速。达州已初步形成以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轻纺服饰、医药健康、绿色建材为主导的“3+3+N”现代产业体系,“2+7”产业园区加速发展,达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称号。达州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粮食产量连续9年居全省第一。大竹县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宣汉县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国百强县培育名单。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在达州交汇叠加,达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抢抓战略机遇,大力推进“157”总体部署,不断强化“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达州市属于哪个省(带你了解达州市历史沿革)

四川省属于西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对于巩固西南地区、带动西南地区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四川省的气候适中,非常适合生活。按照2020年的统计,四川省总人口8300多万人。在我国各个省级区划中,拥有8000万以上人口的省份,总计只有5个。

四川省的粮食产量很高,而且种类齐全,例如水稻、小麦等等等。至于四川的美食,更是天下闻名。2021年,四川省的GDP总量达到了5.38万亿,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由于四川各地非常适合生活,出现了“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说法。目前,四川省下辖了21个地级区划,包括了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自治州、甘孜自治州、凉山自治州。。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之一。

四川省的地形结构复杂,外围是山地和丘陵,易守难攻。中部则是肥沃的平原,出现了天府之国的说法。由于四川省地形结构的特殊性,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旦中原王朝的统治崩溃。在四川地区,非常容易出现割据政权,例如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等,都是以四川各地为中心。

达州市属于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2021年,达州市的总人口达到了530多万人。2021年,达州市的GDP总量达到了2300多亿。在四川省的各个城市中,排名全省第7位,属于四川省的第7大城市。目前,达州市下辖了2个区、1个县级市、4个县,合计7个区县,分别是: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县级市。

那么,达州市7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统治时期,历经了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大体框架格局。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调整了西南各省的区划以后,西南各省的框架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截至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四川省形成了12个府、9个直隶州、4个直隶厅的区划格局。

四川省为何划分了这么多州府呢?第一,四川省的面积辽阔。第二,四川省的地形复杂,存在很大的管理难度。分别是:成都府、重庆府、保宁府、顺庆府、叙州府、夔州府、龙安府、宁远府、雅州府、嘉定府、潼川府、绥定府、绵州、茂州、邛州、眉州、泸州、资州、忠州、永宁州、酉阳州、杂谷厅、松潘厅、懋功厅、石砫厅。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当时,四川省的情况最特殊。四川各地出现了大小军阀相互进攻的局面,反复混战了10多年时间,出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由于军阀混战严重,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部分地区的土匪残酷压榨,百姓们的日子很苦。

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鉴于四川省的情况复杂、面积辽阔,为了尽快进入发展经济的阶段,我国把四川省分为了川北、川南、川东、川西4个行署区。行署区属于我国建国初期的一种临时性区划,对标了各个省份。在建国初期,除了上述4个行署区。

我国还设立了皖北、皖南、旅大等行署区,都是临时性的区划。进入5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1952年,4个行署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四川省。在四川各地,陆续组建了一系列的专区、地级市。

其中,达县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11个县,分别是: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平昌县、巴中县、南江县、通江县、万源县、大竹县、渠县、邻水县。在50年代,四川省很多专区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但达县专区的区划调整并不大。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调整为地区,达县专区更名为达县地区,管辖范围不变。

1976年,出于实际发展的需要,在达县部分乡镇的基础上,组建了达县县级市,隶属于达县地区管理。当时,出现了达县地区、达县县级市、达县并立的情况。1979年,在万源县部分乡镇的基础上,组建了白沙工农区。此时,达县地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1个县、1个工农区,合计13个区县。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为了解决达县地区、达县、达县县级市并立的问题,1993年,达县县级市更名为达川县级市。与此同时,达县地区下辖的部分县,开始陆续划入周边兄弟城市管理。邻水县划入了广安地区管理,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等地,划入了巴中地区管理。

白沙工农区被撤销,与万源县合并,组建了万源县级市。截止这个时候,达县地区下辖了2个县级市、5个县。随着达县地区的持续发展,1999年,达县地区被撤销,组建了达州地级市。同时,达川县级市被撤销,组建了通川区。再加上外围的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万源县级市,形成了7个区县的区划格局。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达州市的持续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州市的区划也开始了调整,2013年,达县被撤销,组建了达川区。截止这个时候,达州市2个区、1个县级市、4个县的区划,已经彻底形成。

当然,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后,达州市陆续组建了高新区、经开区、秦巴新区等几个新区。不过,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区,情况特殊,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以上是 达州市属于哪个省(带你了解达州市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58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