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纸币价格有哪些原因?影响纸币价格因素分析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是时间上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纸币,之后的元明清各朝都有发行纸币,只不过由于时间久远,很少有保留下来的,直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大量发行纸币,才让这个传统的货币逐渐被人熟知。

影响纸币价格有哪些原因?影响纸币价格因素分析

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纸币有很多种,包含民国以前的各种宝钞,兑换券,民国时期的法币,关金券,金圆券,银圆券,红色革命地区的边区票,汪伪政府纸币,东北日伪政府纸币,港澳台地区纸币以及人民币系列。不管是哪种纸币,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纸币的材料主要是纸,所以它们都怕水与火,由于材质问题,它们很容易受潮长斑,即使被保存于干燥的北方地区,也依然避免不了这个问题。纸币的图案文字是印刷上去的,自然会有掉色变淡的问题。纸币为了便于管理与识别,也为了彰显独一无二性,所以每一张都有编号,都是唯一。

由此可见,影响纸币价格的因素:编号,品相,品种。

编号

纸币的编号通常由两种数字或者字母加数字组成。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排列印刷,形成完整性。因此一些特定的数字组合,出现的几率比较低,显得异常珍贵,自然价格高昂。

影响纸币价格有哪些原因?影响纸币价格因素分析

特殊号码值钱,一直都是纸币收藏的共识。但并不是所有的特殊号码都有较高的价值。通常只有多同号,最小号,最大号,正序号,倒序号等才有令人羡慕的价值。所以看一张纸币是否有价值,可以仔细看看它的编号。

同号:1111111,22222222,333333,66666等

最大号:100000000

最小号:00000001

正顺号:12345678,01234567,23456789等

倒顺号:98765432,87654321,76543210等

品相

所谓品相,其实就是纸币的新旧程度,也就是纸张软硬,图案鲜艳程度,磨损程度等。一张刚出厂的纸币,纸张坚挺,抖动响声清脆悦耳,油墨飘香,文字清晰,图案立体感强,赏心悦目。一旦进入流通,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直到最后破烂不堪甚至消失不见。

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喜新厌旧,所以很多人遇到新钱,都会收藏起来,舍不得花掉,这就是视觉震撼的结果。纸币在这方面更加明显。因此面对不同品相的纸币,价格高低一眼即知,但仅限于同种纸币。

十品价格是一品的几十倍,是非常正常的,五品价格可能就是面值,也不足为奇,八品也许没人要,也在情理之中。

品种

品种就是不同的时期,印制的不同纸币。比如同样是十元面值的纸币,它有五十年代印制的,也有六十年代制造的,还有八十年代才出厂的。有国民党发行的,也有八路军发行的,还有共产党印制的,也有日伪政府铸造的,品种不同,自然价格相差巨大。

影响纸币价格有哪些原因?影响纸币价格因素分析

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可以大体上掌握价格规律。发行时间越早的,价格越高,因为存世量较少,比较稀有。国民党发行的纸币远不如人民币价值高,日伪政府,汪伪政府等发行的纸币属于区域没有权威,而且是滥发性质,自然没有多大价值。红色革命政权发行的纸币数量少,时间短,存世量少,自然也比较有价值。港澳台地区的纸币远不如大陆地区的纸币。

稀缺度是判断纸币品种价值最好的因素。同样是十元纸币,第一套人民币有四种不同图案的版本,即使相同品相,它们之间也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黄火车>矿井>锯木>工农,虽说它们发行时间比第二套大黑拾早,但价格却仅为大黑拾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第三套人民币的十元发行时间早于第四套的十元,自然价格更高。

总结

要判断一张纸币的价值,首先看纸币本身的品相,同样图案的纸币,一张破烂不堪与一张全新品相,自然是全新的获胜。同等面值,不同年份,正常情况是发行时间越早,价格越高,偶有例外,区别对待。同等图案,同等面值,同等年份,同等品相,才需要看编号,同号越多,价格越高!

以上是 影响纸币价格有哪些原因?影响纸币价格因素分析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55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