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根据全国各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65.95万人

巴彦淖尔的杭锦后旗东邻临河区,整体位于河套平原(后套),海拔约1040米,有一小段沿黄河区域,县城陕坝镇距离临河市区20km。乌拉特前旗在临河区下游50公里处,与杭锦后旗一起斜对黄河对岸的鄂尔多斯杭锦旗。乌拉特前旗一半在后套平原,包括黄河畔的县城乌拉山镇,一半在阴山(狼山)上,海拔约1500米。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主要在狼山上,荒漠化比较严重,两旗也都有少量的后套平原,中旗的县城海流图镇位于山上,海拔约1300米,后旗的县城巴音宝力格镇位于平原。集宁区为乌兰察布市的唯一城区,西距巴彦淖尔4旗约500公里,处于相同纬度(北纬41度)和相近高度。

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1.2面积与人口。

集宁区面积很小,只有542平方公里,杭锦后旗由于位于平面区域,只有1752平方公里。半平原的乌拉特前旗7482平方公里,山上的乌拉特中旗和后旗都是2万多平方公里。只有集宁区有街道办,巴彦淖尔4旗都没有;只有杭锦后旗没有乡,其余都有乡。乌拉特后旗只有6个乡镇,其余都是10个(乡镇街)左右。原因是乌拉特后旗人口最少,不到6万。乌拉特中旗人也不多,14万。其余3个区旗都在30万左右。

人口密度以集宁区683人每平方公里最高。杭锦后旗在平原地区,人口密度145人每平方公里第二。乌拉特3个旗中,前期39人高于中后旗,中后旗人口密度都是个位数。

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1.3人口细节。

将上面的户籍人口与2020年七普和2010年六普的常住人口比较,集宁区常住42万,比户籍多11万,吸引外来人口占35%,10年前的常住人口是36万,每年平均增加1.8%。巴彦淖尔4旗是反的,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且每年都在减少。乌拉特后旗净外流不多,只有7.8%,但近10年外流速度较快,达到年均1.9%。其余3旗净外流都在20%以上,但近10年流速略低。

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集宁区的中小学生占人口比例达到14.5%,在5地最高。巴彦淖尔4旗这个指标都在10%以下,这不在于地域的差别,而在于市区与郊县的差别,城区的学校更多,教育更好,因此乡下的孩子会送到城里来读书,导致县里的学生减少,市里学生增加。

社会经济

乌兰察布集宁区的gdp最高,约211亿元。巴彦淖尔平原为主的杭锦后旗和乌拉特前旗超过100亿元,山为主的乌拉特中旗和后旗不到100亿元。算人均gdp的话,乌拉特后旗人均12.8万元最高,中旗其次,都超过了集宁区。平原地区的乌拉特前旗和杭锦后旗反而垫底。

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将gdp分解到农工商三次产业,集宁区和乌拉特后旗的农业占比为个位数,尤其以前者2.2%最低,后者6.6%与我国全国的情况接近。乌拉特前旗、中旗、杭锦后旗的农业占gdp比例高于20%,但其实3者差异仍然很大,杭锦后旗的农业占比37%是工业的接近两倍,乌拉特中旗的弄而已占比20%是工业的一半,乌拉特前旗的农业工业占比则接近。乌拉特后旗的工业占比72%在5县第一,但产值52亿元低于集宁区的84亿元,只不过集宁区的服务业产值更高,占比达到58%。乌拉特后旗的工业中心在呼和温都尔镇,这里光是建有铁路专用线的大企业就有2家。

住户存款总额,集宁区达到340亿元,而乌拉特前旗和杭锦后旗都是112亿元,乌拉特中后旗在后面。计算人均存款,集宁区人均9.2万元,是其他任何一个旗的两倍以上。乌拉特后旗的杭锦后旗人均4.3到4.4万元处于第二档,乌拉特前旗和中旗人均3.8万元第三档。集宁区高于全国平均,其余4旗略低于全国平均。

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集宁区的设施农业面积最大,但多用于种主粮瓜果蔬菜,油料(花生、油菜、胡麻、葵花)等油料产量最低。乌拉特前旗和中旗的油料产量分别达19和11万吨。目前花生的价格大约为9200元每吨,油菜籽的价格大约为6300元每吨,即便按照较低的6300计算,乌拉特前旗19万吨产量价值12亿元,占当地农业gdp38亿元的31.6%。

综上,集宁区为乌兰察布的城区,面积小,但人口密度大,且人口在继续增加,作为区域商业服务业中心,人均gdp较高,人均存款最高。杭锦后旗处于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人均gdp较低,人口外流在5旗最快,但很多是流入临近的临河区,人均存款居中。乌拉特前中后旗,前旗有一半的平原,人口较多,农工商均衡但都不突出,经济一般,中后旗面积广袤,人口较少,地大物博人稀,人均产值较高,其中后旗的人均存款高于中旗。

总的计算表如下:

指 标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集宁区面积748222868245251752542乡243—1镇96391街道办————8户籍331533143143584972916693158472020常住257826112159539462175734250592010常住29326913420465207257943356135外流7370730984455174096-109212外流率22.2%21.6%7.8%25.4%-34.6%年增减1.3%1.8%1.9%1.7%-1.8%密度3962145683中学生931829961392844930146小学生12970405224161004523520中小学生人数22288704838081849453666中小学生比例7.6%5.5%6.8%7.3%14.5%医疗机构床位155253638414973337医疗床位占比0.53%0.42%0.68%0.59%0.90%住宿社工机构10421610社工机构床位96240019317501011福利床位占比0.33%0.31%0.34%0.69%0.27%第二产业人员799767718463592314403第三产业人员42102181011164757321126324gdp:万元137336198390071820011052002108366人均gdp4.77.712.84.35.7地均GDP18443296313890农业gdp3797061982004710040920049520工业gdp446330404800516300216700844509商业gdp5473253809001548004793001214337农业占比27.6%20.1%6.6%37.0%2.3%工业占比32.5%41.1%71.9%19.6%40.1%商业占比39.9%38.7%21.6%43.4%57.6%公共预算收入77923775398727632786127050公共预算支出320755263091192169281052551456住户存款余额112034248539024090011266363405725各项贷款余额112463549083625300011392833567945平均存款3.83.84.34.49.2平均贷款3.83.84.54.59.6存贷款/GDP1.61.00.72.13.3设施农业面积238596738092340油料产量1871231094346370849834337规上工业企业6434412125固定电话用户12990664012853041036687

参考文献:2021年出版的《2020年全国统计年鉴》,记载的是2019年的数据。可与前一年的数据对比,如下表所示,了解各县市的年度变迁。2022新版数据出来后再更新,敬请关注。

中国人口深度老龄化TOP50城市的排名,乌兰察布市60岁及以上占比20.81%排在第5位。而根据联合国人口学会在《人口学辞典》中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由此可见,乌兰察布市的老龄化比例远远高于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说明乌兰察布市的人口进入深度老龄化。人口深度老龄化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具体总结如下:

一、人口深度老龄化加重了劳动力养老负担,增大社保成本,使得公共财政压力增大:人口深度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口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老年抚养系数越来越高。老年抚养系数的提高,使得社会用于退休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的负担也加重。由于养老主要靠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两部分组成。由于以前城市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大部分的养老家庭为“四二一”结构,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更着重于时间成本上的无暇顾及;在农村,退休金和医保还未普及,主要是家庭养老方式,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人口深度老龄化的演变要求: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的主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余寿中约有2/3时间为带病期。而目前我市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个人负担费用上涨过快。老年人口深度老龄化,对医疗资源的消费和占用越来越大,而支付能力有限,给我市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例如城市老年人口的医保卡无法在门诊报销费用。农村老年人口或者在城市居住农村户籍老年人口的医保卡无法在药店刷卡买药和在门诊刷卡看病等问题较为普遍。

三、传统社区管理模式不适应我市人口深度老龄化的要求。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企业退休人员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都将进入社区,对其实行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已成必然。这就要求社区承担起健全老年工作机制、培育和发展老年群众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老年活动项目、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老年人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等任务,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但我市的社区建设相对落后,社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亟待快速提升。

积极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是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构建老龄健康体系,提高老年人科学养老意识。

由于现在爆发的老年型养老诈骗犯罪案件,根源于老年人盲目偏信诈骗分子所谓的可以延年益寿、提高免疫力的“药品”。所以一方面要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通过健康教育,尽快提升老年群体的健康素养。保障城乡地区医疗报销从买药到门诊看病到住院治疗的全方位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快老龄健康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健康教育、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照护、安宁疗护等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

二、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水平。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民政部公布的数据,居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不足1%,老年人都是居家养老。因此,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制定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政策,包括带薪照料假、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家庭养老床位等,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要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特别是送上门的康复护理。机构养老为补充,虽然比重不大,但对于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是不可替代的,未来要大力扶持发展社区嵌入型具有康复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使失能失智老年人在社区里就近就便得到及时照护。

三、重视开发老龄人力资源,促进老龄人口的资源再利用。研究表明,60-69岁低龄老年人思维保持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90%,部分人智力和创新力甚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研究与实践也表明,老年人社会参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参与越活跃,身心状态越好。我市目前老年人社会参与潜力巨大。要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消除老年人就业、创业等一系列制度障碍,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组织,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平台,鼓励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老龄智库,加强前瞻性老龄问题研究,加统计信息及发布工作,为老龄政策制定以及老龄事业和产业提供支撑和重要依据。

以上是 乌兰察布人口数量是多少(乌兰察布经济数据分析)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23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