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的风俗及养生原则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养生原则

每一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光抵达黄经135°时为寒露。寒露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就是指农作物成熟的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风俗及养生原则,我希望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秋节气的风俗

1、立秋节

立秋节,又称七月节,时间在阳历每一年8月7日或8日逐渐。历史文化比较久远,乡村在立秋这一天的在白天或夜里,有预卜天气凉热的活动。也有以甜瓜、四季豆尝鲜、奠祖的风俗。

2、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就是为了迎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商贸交流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在一起举办的,也是有单一为了能秋忙而举办的商贸交流会。其目的'就是为了沟通交流生产设备,卖掉牲畜,互换粮食作物及其日常生活用品等。

3、食秋桃

浙江省杭州市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个人一个,桃吃了要将桃核留藏起来。直到除夕夜,鲜为人知地把桃核扔进炉子中烧制余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去一年的疫情。

4、贴秋膘

由于大多数人过夏天体关键降低一点。过去人们对健康的评定,往往以瘦胖做规范,瘦了当然要“补”。等寒露到秋风瑟瑟,胃口大开时,就要吃各种各样肉,煮肉炭火烤肉红烧排骨这些,“以肉贴膘”。

5、啃秋

年轻人在寒露时买个甜瓜回家了切完全家人围住吃,便是啃秋了。而农夫的啃秋则豪爽的多。他们在草棚里,在树荫下面,三五成群,就地坐下,怀着红瓤甜瓜啃,抱着绿瓤甜瓜啃,怀着嫩生生的芋头啃,怀着金黑黑的玉米棒啃。表达一种丰收的喜悦。

寒露的养生原则

一、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智平静,心情愉快,切勿悲忧悲伤,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给予缓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性神气十足,以适应秋季容平之气。

二、生活起居调理

寒露之季已经是秋风习习之际,应逐渐“早卧起早,与鸡具兴”早卧以适应气血之收敛性,早上为了保证肺气虚得到伸展,且防收敛性之过于。立秋乃秋初之季,炎热没有尽到,虽然有冷风时许,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便在同一地域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所以着衣不适合过多,否则会危害人体对气侯转冷的适应力,易着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性,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由此可见怪味收敛性肺气虚,辛辣味散发泻肺,秋季宜收不适合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味之品,适度多食怪味蔬菜水果。秋时肺金脉运行,肺金过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还有“秋不食肺”一说。秋天燥气脉运行,增伤体液,故饮食搭配要以滋阴润肺最合适。《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具认为转秋宜食生地黄粥,以滋阴润燥者。总而言之,秋天季节,可适当服用白芝麻、檽米、梗米、纯蜂蜜、枇杷果、菠萝蜜、乳制品等莹润食材,以温胃生津止渴。

四、健身运动调理

进到秋天,是进行各种各样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儿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天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述“秋天吐纳健身法”,具体方法:早晨洗脸后,于房间内闭眼静座,先叩齿36次,再换舌在口中搅拌,待嘴里液满,漱练几次,分三次吞咽,并意送往丹田,捎停一会儿,慢慢做腹式深吸气。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呼吸,作用送往丹田。再将气渐渐地从嘴里呼出来,呼气时要念叨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天坚持不懈此功,有保肺运动健身之效。

立秋养生菜谱

1、生活中蒸茄子

原材料:料汁(生抽酱油、老抽王、郫县豆瓣酱加冷水翻拌),葱段、油适当。

作法:长茄子清洗,切片,放在盘子里码好,炒锅放水大火烧开后,将长茄子连盘放进,煮熟(约15分钟左右,视茄块大小来定),凉锅加点油,把葱段进行爆香,倒进翻拌的料汁烧开,熄火将烧开的料汁淋在蒸好的长茄子上即可食用。

2、油菜子烧豆腐

原材料:油菜子100克,水豆腐1块,尖椒1个,葱、姜、蒜、油、盐少许。

作法:水豆腐捣烂,油菜子清洗切割成末,葱、姜、蒜切割成末,尖椒切成小丁预备。菜锅热放少许油,油烧热下葱、姜、蒜泥进行爆香,倒进豆腐泥煸炒3分钟左右,给油菜末及尖椒丁再次翻炒均匀,加适量盐即可出锅。

3、粉蒸排骨

原材料:猪五花肉400克,炒过的米糊100克,生抽、白胡椒粉、生姜水(泡浸生姜沫水)、米酒、油、香莱适当。

作法:五花肉切成薄片,用食油、生抽、生姜水、白胡椒粉、米酒、大米面翻拌,放进碗中。炒锅内放水大火烧开,将装上米粉肉的碗放进笼屉,上屉用走红蒸60min至烂熟,取下后翻扣在盘里,上洒香莱装饰设计即可食用。

4、赤小豆薏米粥

原材料:红小豆50克,薏仁米100克,莲籽30克,百合花20克,老冰糖适当。

作法:将红小豆、薏仁米、莲籽、百合花洗净后用清水泡浸1钟头。大火堆以上原材料煮沸10分钟后,盖上焖1个小时。再度把汤煮沸,随后添加老冰糖,转小火煮20分钟后歇火,再焖30——60min即可食用。

以上是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养生原则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3952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