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谁建立的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的建筑特点

为了纪念谁建立的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的建筑特点

成都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诸葛亮创建的。成都武侯祠,坐落于四川省成都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面积15万平方,始建于章武年间,本是留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诸葛孔明庙、诸葛亮祠、宰相祠等,后并入为朝臣合祀庙寺。成都武侯祠是群众对蜀国宰相三国诸葛亮“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精神实质的一定和称赞的媒介,都是三国遗址根源,由汉昭烈庙、成都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一部分构成,归属于成都武侯祠历史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发展区,是第一批要点文物古迹。

武侯祠8.jpg

成都武侯祠的建筑特点

成都武侯祠原来指坐落于刘皇叔惠陵旁敬奉诸葛亮的宗祠,后经历明清两代的不停整修和融合,最后变为由汉昭烈庙、成都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一部分构成的古建筑群,归属于成都武侯祠历史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发展区,是史上第一次对成都市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的融合。

成都武侯祠占地面积15万平方(230亩),由文化产业发展区(汉昭烈庙、成都武侯祠、惠陵、三义庙)、文化艺术体验馆(即城东区,原南郊公园)和成都锦里民俗文化区三部分构成,有“三国胜地”的殊荣。

武侯祠7.jpg

成都武侯祠关键工程建筑

1、汉昭烈庙

汉昭烈庙是硬山式房顶,以中柱走神隔出里外二间。大门口中开,鲜红大匾上刻着“汉昭烈庙”四个金黄字,大门口左、右两边,都各有一尊明朝石狮,坐落于大门口中心线外有影壁一座,影壁两边有大榕树相应。

2、历史名将廊

刘皇叔殿前物品廊内,有蜀国历史名将的雕像28尊。东廊称文将廊,以人叫凤雏的庞统为代表,共塑有14人(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西廊为将领廊,以足智多谋的赵子龙为代表,也塑有14人(赵子龙、孙乾、张翼、关平、刘宏、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每尊雕像前都立有详细介绍其人生经历的碑石。

3、刘皇叔殿

刘皇叔殿位于在一进院的北边,与东、西两边的历史名将廊和南面的二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物。刘皇叔殿为传统式单檐歇山式工程建筑,面阔七间,净宽四架。前檐柱上撑弓,雕有绘彩敷金的祥兽图案设计,制做精致。二门上边悬匾有意义的书“明良千载”四个大字,由清朝康熙四川提督吴英所编写。意指“贤君良臣,千载垂范”。

正殿正中间刘皇叔的雕像,刘皇叔又高又大坐像,全部寺庙中这尊像更为又高又大。坐像高3米,全身上下贴金箔,加冕九旒,两手执圭。上下侍从,一捧玉玺、一捧上方宝剑。雕像前灵位上写着刘皇叔的溢号“汉昭烈皇上”。

4、三国诸葛亮殿

三国诸葛亮殿是极其传统的的庙宇建筑,由门厅、东厢房、主屋、鼓楼、南京鼓楼、诸葛孔明殿6组工程建筑开敞空间成的,建筑面积1588平米。殿阁宏敞乐观,面阔5间,净宽2架,平面图呈长方型,梁平台式木结构建筑,总面积仅为刘皇叔殿的一半。殿前干砌石阶梯,素面石材栏杆,望柱上石雕小动物;殿前檐柱8根,上面有镂花撑弓。金柱中间均置蜘蛛网花格隔断门,以别里外;地形略高,使圣殿提升庄严肃穆感。房顶为单檐歇山式顶,飞檐斗拱,中堆为火苗宝石、二龙戏珠,腰壁饰弥勒佛像。明朝凤鸟纹四足铜香炉放置殿前,炉门上立铸一双抱财道童,造型设计栩栩如生。殿上下二角,各自为鼓楼和南京鼓楼。

以上是 为了纪念谁建立的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的建筑特点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3180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