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兰节的风俗及特色美食

孟兰节,别名四大鬼节、施孤、七月半,佛家称之为盂兰盆节。与除夕夜、清明时节、九九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拜祖名节,都是盛行于汉字文化圈列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兰节的风俗及特色美食,我希望你能帮助到大家。

孟兰节的风俗

湖北

麻城人每到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左右,必宰家畜,专接本姓之阿姨团圆逢年过节,焚烧处理冥币拜祭远去先祖。祭拜当日,先奉上荤菜与纯粮酒,并“馍馍”饭,木筷分摊于饭食中间,灯光齐明,还需要诉接祭之话。每家造成男丁亲身在冥币上打印出制做冥币,烧纸钱毕,叩拜先祖。以后阖家聚筵。节日能选七月十三到十六日之间任一天开展。

云南

腾越人拜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录成船型,叫“青瓜船”,与包一起焚烧。

湖南

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左右“接老客户”,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烧纸包装、上香祭祖,曰“送老客户”。纸包装单包有寸厚冥币,纸包装正脸书祖辈讳名,包裹后需在反面书‘封’字。十五那天晚上,焚烧处理抓包越大,火情越多,表明大家族愈发昌盛。

广西自治区

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四大鬼节,全部节日该是以七月七一直到七月十四夜里,其历程便是迎来先祖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一个过程;有些地方从七月七逐渐迎来先祖,有些是七月十三迎来先祖,可是七月七都是都需要“恭饭”(便是祭拜)。

七月十四晚送行先祖,晚饭前祭拜后 到晚上十点上下开展送先祖典礼,并将标有先祖讳名(关于写是多少代先祖每个家中不一)的“钱夹”及担夫、指引方向老大的“钱夹”冥币等物于街口烧出洒米水饭等典礼送行先祖;其全过程复杂严肃认真是重庆典礼更为繁杂的节日,是本地人非常注重的节日,其重视度是除了新春佳节(本地观念里元宵佳节是属于新春佳节,包含“过小年”)外,是与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一样重要的节日。

连州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宰鹅拜祖,当日路无路人,名叫“躲鬼”。在广西,孟兰节又称“家鸭节”,人们普遍认为亡魂能够立在家鸭上,根据鸭的运输在阳间和阴曹地府自由穿梭。此外还有的“烧包”风俗习惯,一般要先拜祖,然后就是给饿死鬼烧衣服。拜祖的下酒菜是一定要放到平扁笸箕内,意指孤魂野鬼不可争夺。

广东

曲江县猺后裔七月十五日拜祖,又祭牛头王,以小男童及小女孩穿花衣歌舞表演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孟兰节。相传因当初元兵南进,为了能避兵灾,故提前一天逢年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王爷。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叫“铁路桥”,用于拜祖。中国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富人家还会继续买下来犁耙、走私车,乃至穷苦人家的女孩子,各自写上纸条上,施食的时候也把纸条洒下。

福建

永福县孟兰节,已嫁之女人须回家了拜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钱衣节”。已嫁之女提前准备父母之峨冠博带袍笏放置箱里,以纱笼之,名叫“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不管城镇必然举办,其经费预算则是由人沿门募资。即便极贫困世家,还会想方设法筹钱来应对。有俗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会来接”。举办普度时,也是有子女乐队之表演。

江西

吉安人孟兰节焚纸,锭但是严禁孕妈妈折纸锭。听说孕妈妈折的纸锭,焚烧后鬼拿不动,送至阴曹地府也无利处。放焰口时,法师职业向观众席掷小笼包、新鲜水果。传奇女性抢取小笼包一个,第二年就能喜得贵子。小孩子抢到小笼包,一生并不惊吓过度。安远县拜祖,在于七月十二日起魔归云煮茶,迟早上贡。至十五夜烧楮峨冠博带,冥币祭送。

浙江

嘉善县以孟兰节雨天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孟兰节夜里鸣锣撒饭于野,称之为“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婆婆“走八结”,一边诵经。浙江天台孟兰节吃“饺饼”,筒类似肉粽。还有放道路路灯的风俗,以六个抓壮丁为一组:一人打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路加盐米、一人沿路摆放香火(插在一片蕃薯或山芋上),一人沿路摆放一块豆腐及一三角饭团(放置一片树木树枝),大概每过百来步设一处贡品。

四川省

四川省俗以中元拜祖烧袱纸。将要冥币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私收人叫法和名字,私收的封数,化帛者姓名及时长。俗传七月十五阎王殿闭,每家都需要“施孤送孩”。广州一带大家拿纸扎“花盆底”,上面冥币及贡果,端在手里,在房间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里,原来居民,还不舍得回去的亡灵,一切饿死鬼,都请上花盆底,送你们回家罗!”讲完后面到房外焚烧。

江苏

吴县市住户孟兰节以锡箔折锭,沿线焚烧,此谓“结鬼缘”。仪征县全国各地尚时兴一种纸鬼,内置碗灯,有赌徒、醉鬼、大老官这些。宜兴县孟兰节河里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学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孔明灯。东县村民在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小麦面粉与糖做成畚箕形食品的。上海市放孔明灯时,在木船装点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之为“度孤”。

陕西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钱祭麻姑。城固县孟兰节农家院会饮,称之为“挂锄”。减缓农家院,孟兰节早上至田里,选择最大、最茂盛的谷穗,挂到五色纸旗,名叫“田旛”。

山东

长岛县渔夫以木工板秫稽做成小帆船,上贴一小纸条“供某某某应用”,或供溺海者灵位,再装上食材、衣服帽子、袜子等用品,随后点燃蜡烛,由已婚者男人将木船放进海里。沾化县各每家采麻柯及新鲜的花叶搭棚子,称之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在其中祭拜。独陵县称鬼节为掐嘴节,家家户户吃清茶淡饭。

河南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挂置纸旗于大门口,传奇能够防蛀。孟津县孟兰节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口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处理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西

永和县知识分子在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别人于孟兰节屠羊赛神,俗传这般可让羊只提升生产制造。又赠肉给诸亲朋好友,家贫无羊者则蒸脸作羊形来替代。阳城县农家院以麦屑做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里祭拜,称之为“行田”。马邑县民孟兰节以麦面作幼儿的样子,名叫“面人”,互送朋友家的小男孩。忻县农户于孟兰节在田梗上系五色纸。

河北

泊头、南皮县七月十五带上新鲜水果、猪肉脯、酒、楮钱等前去先祖公墓扫墓。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之为“荐新”。广平县孟兰节以时鲜食材祭拜祖先,并提前准备蔬菜水果、蒸羊赠给外孙子,称之为“送羊”。新河县七月十五扫墓祭扫,以蒸脸羊赠予闺女。

孟兰节的特色美食

1、吃濑粉

在孟兰节那一天,东莞市有吃濑粉的风俗,并且基本上在所有东莞市都通用性。自然,不一样规划区,吃濑粉的办法或是不相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辰的传统食物,喻意白头偕老,多福多寿。

东莞市最出名是烧鹅濑。烧鹅濑,最讲究的就是一锅美味可口的大骨汤,那要用整只鸡、大块肉、块状骨,加很多特殊中药材和香辛料熬煮。喝的时候,将濑粉在开水中烫一烫放进碗里,随后再加上一大勺大骨汤,汤粉再铺平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

2、蒸脸羊

旧京及东北地区农村的,民俗时兴七月十五由外公、小舅给小表弟送活羊的风俗。传奇此风俗习惯与沉香劈山救母传说相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袭击凌虐其母的小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新修姐弟之好和舅甥之谊,每一年的七月十五都需要给沉香木送一对活羊,听说这也是取二郎神和沉香木之母“杨”姓的楷音,以重结俩家之好。此后民俗留下小舅送活羊的风俗,之后慢慢演变成送一正对面羊。

这一民俗文化的另一说法,妈妈为嫁人的女儿用白面塑一双羊,自然还需要煮熟,并且羊头还需要缠挂到红布。娘家人要构成一支中小型送羊团队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出手割开面羊,并把切下来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里中,这方面“面牛肉”直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过来新面羊的时候才能拿下来。这里面的注重是“陈羊见新羊,连年有余粮。”新姑爷切过羊后,要吃羊头,嫁人的女儿则吃羊脚,其它的分送男性老人左邻右舍,以表幸福美满,分享喜庆吉祥。

3、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日期间,民俗女性风靡面塑主题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过来帮忙。最先依据家中实际有总数,为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赠给晚辈的花馍要揉成平型,称之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期待晚辈别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赠给老一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之为面人,意喻子孙满堂,福寿双全;赠给同辈的花馍,要揉成鱼型,称之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4、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孟兰节这一天,全国各地好多地方都选择吃鸭子。怎么回事?原先“鸭”便是“压”,得其楷音,吃鸭子就是为了压着亡灵。更何况凤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物抓掉(大约怕积下恶怨,不愿返回原来地方),所以买脚板平扁的家鸭也在情理之中了。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孟兰节吃鸭是由于传奇离世的先祖会到孟兰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却没有船通不过。因此,活着的人要送些家鸭下来,然后让鸭子游泳载她们回家,长此以往,也就会形成传统式,一到四大鬼节就吃鸭子。

5、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镇,许多村民在孟兰节当日都是会吃扁食(一种以小麦面粉与糖做成畚箕形食品的)。现在都有人把扁食称为水饺,实际上扁食和水饺大不一样。扁食和饺子的差别,在皮,次之在馅。

以皮而言,饺皮偏厚,而扁食皮薄如纸,晶莹透亮。水饺馅少,小至仅有拇指这么点,因而饺子的块头也非常小,一碗饺子虽然也是有十多个,但碗里却只占据三分之一,其他都是汤,而且饺子的馅比较单一,多见生猪肉加些荤菜和调味品。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但肉类食品、菜类都可入馅,连鸡、鸭、鱼、蟹、油炸馓子、嫩黄豆这些都可以入馅,且尤其注重配搭,鸡脯配莴笋,生猪肉配茼蒿,生鸡蛋配苋菜这些。

6、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浙江天台,孟兰节他们也会吃“饺饼”,一种类似肉粽的食材。流传,饺饼筒是济公活佛所留下的:济公活佛在国清寺为僧时,见每一餐都剩余很多菜,感觉很消耗,把那些菜包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服用,这种行为得到了众僧的喜欢,便广为流传至民俗。

制做饺饼筒,先要将馅炒好放在一边预留。比较常见的馅有生猪肉、牛肝、鸡蛋丝、豆油皮、毛笋、豆面、莴笋、豆芽菜、海带丝、虾干等。然后将事前备好小麦面粉往“鏊”上糊,糊成一张薄薄的圆形皮(糊拉汰皮)。然后将食物按序包裹在糊拉汰皮里,必须做到不可以裹得太“胖”,也无法裹得太“瘦”,不然就不好看了。饺饼筒包好了还应放在“鏊”上煎一煎,一直要煎到外表皮呈金黄并油光发亮。

孟兰节为何要吃鸭子

1.先祖探亲访友

有关孟兰节为何要吃鸭子有这样一种观点,传奇离世的先祖会到孟兰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却没有船通不过。因此,活着的人要送些家鸭下来,然后让鸭子游泳载她们回家,长此以往,也就会形成传统式,一到四大鬼节就吃鸭子。之后,也被不同地区的人群赋予各种各样传奇,大致便是驱魔师驱邪之义。

2.拜祭祖先

据老人说拜祭祖先时,所使用的冥币、衣服需要靠家鸭驮过奈何桥的,因此,四大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时间一长,吃鸭子也就成了过“四大鬼节”不可或缺的一个综艺节目,好似年三十吃水饺一样。

3.犒赏农户

有关孟兰节为何要吃鸭子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在广西农村种水稻前,每一户人家都买到10只的家鸭回家养,在切完水稻后,家鸭能够吃在地里掉落稻谷和动物,进而控制成本。在种第二季水稻时,农民们为了能犒劳自己,逐渐杀鸭子逢年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就习惯性在这一天吃鸭子了。

4.驱魔师驱邪

流传古代北方人进攻南方地区,遇江,久不可以渡,一直持续到七月中下旬都还没占领,东北人便以杀鸭子吃为意头,祈祷适应于水溶性,也是有提早过年的意思。长此以往,也就会形成传统式,大家一到孟兰节、“四大鬼节”就吃鸭子。之后,也被不同地区的人群赋予各种各样传奇,大致便是驱魔师驱邪之义。“鸭”便是“压”,得其楷音,吃鸭子就是为了压着亡灵。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以上是 孟兰节的风俗及特色美食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2861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