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的习俗及养生方法

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24节气之一,太阳到达黄经90日°。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以下是夏至节气的习俗和养生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地的夏至习俗

北京

冬至饺子夏至面,美味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注意吃面条。根据老北京的习俗,每年夏至节气都可以吃生菜、冷面,因为此时气候炎热,吃一些生冷的东西可以减少火和开胃菜,不会因为寒冷而损害健康。在夏至那天,北京的面条店非常受欢迎。无论是四川冷面、担面、炖肉面还是炸酱面,各种面条都非常畅销。

绍兴

在过去,在浙江绍兴,人们不分贫富。他们在夏至祭祖,俗称做夏至。除了传统的供应,他们还加了一盘蒲丝饼。由于气候原因,绍兴龙舟竞渡自明清以来不在端午节,但在夏至,这种习俗仍然存在。

无锡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漠河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由于纬度高,漠河地区夏季极昼现象频繁,因此被称为中国不夜城和极光城。每年夏至前后9天都会出现漠河白夜,即6月15日至25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天,是人们旅游的最佳季节。因此,自1989年以来,漠河县一年一次地将夏至定为旅游节,主要在西林吉镇和北极村进行。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

山东

夏至一般在山东各地吃凉面,俗称水面。有句谚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莱阳夏至推荐新麦,黄县(今龙口)煮新麦。孩子们用麦秸做了一个精致的小栅栏,一次又一次地在汤里捞出来。他们不仅吃麦粒,而且玩游戏家生活很有趣。平阴,夏至祭祖。

岭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钦州、榆林等地区的人们也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据说夏至狗肉和荔枝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说法,所以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吃狗肉,身体就能抵御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健康。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才得以实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夏至杀狗的景象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每个家庭吃狗肉的习惯仍然是一样的。

一是多吃冷食、冷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孩子要吃猫狗饭。多吃凉粉、酸梅汤,吃冰。说明周代有掌冰的官员和冰窖设备,冬季储冰,夏季食用。清代有刨冰。立夏那天,清廷赏赐文武大臣冰块。这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尝西瓜。西瓜、苦瓜是清热消暑的食物,是夏至的重要佳品。此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所以夏季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的习俗。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祛寒祛湿,避邪消肿消痛,化肿积肉的功效。此外,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的防暑活动。

夏至养生方法

起居养生

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夏至适合晚睡早起,尽量保证每天睡七个小时左右。晚上不适合睡觉。这个时候天气很热。在户外工作和锻炼时,要注意防晒,尽量避免烈日。

每天用温水洗澡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它不仅能洗去汗水和污垢,清洁皮肤,凉爽消暑,预防疾病,还能锻炼身体。因为温水洗澡时的水压和机械按摩可以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扩张体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减少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此外,夏季炎热,原因发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送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间露宿。

注意午睡

夏天,我们应该清新、快乐、宽广、充满活力。如果一切都需要阳光才能生长,我们应该对外部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促进气体发泄。日常生活恢复,为了适应自然阳的变化,应该晚睡早起。适应阳气的丰富,有利于气血的运行。此时,天气昼长夜短,午休一段时间,有利于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夏至后中午气温高,午睡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炎夏午睡可降低脑出血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运动养生

这个季节的运动最好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这段时间的天气更凉爽,适合运动。运动场所可选择在河流、湖泊或公园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项目可以是慢跑、太极拳、散步等,不适合剧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你出汗更多,你可以喝一些淡盐沸水或绿豆盐汤,不能喝很多冷水,更不用说洗冷水澡了。

饮食养生

夏至饮食宜食苦酸咸,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旺盛的节气,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早、晚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补养身体,助阳气。在蔬果方面,苹果、葡萄、木瓜、枇杷这类平和的水果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吃。

在夏至,除了清淡的饮食,你还可以多吃苦蔬菜,比如苦瓜。这是因为苦食具有清凉、清热、除燥、除湿的作用。但苦食比较冷,体质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夏天人们喜欢喝绿豆粥,这是消暑的好方法。甘寒绿豆,能入心经和胃经。夏季体热小便黄红时饮用效果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绿豆时是否要去掉豆衣。其实绿豆衣也是一味的中药,功效和绿豆一样,只是有点弱。所以作为一般的清热消暑产品,豆衣不需要去掉。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可以加一些蜂蜜,对热毒痈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毕竟绿豆是冷的,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多吃。久服会使体内虚寒坐实,使以后更难调理。

精神养生

夏天,我们应该清新、快乐、宽广、充满活力。如果一切都需要阳光才能成长,我们应该对外部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促进气体发泄。相反,如果你懈怠、厌倦、愤怒、忧郁,就会有碍气机通跳,这是不合适的。季康的《健康理论》对炎热的夏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夏天很热。调息静心比较合适,往往像冰雪一样在心里。炎热也比我的心少。不能热,但更热。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的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夏至吃狗肉的好处

1.狗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狗肉含有14.5克蛋白质和23.5克脂肪,可与牛肉和猪肉媲美。它还含有钾、钙、磷、钠和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这是一种理想的营养食品。狗肉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入药治病的功效。狗肉味甘、咸、酸、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根据《本草纲目》,狗肉可以滋补血气,走脾肾二经,瞬间暖胃祛寒,‘补肾壮阳’。服用可使气血溢出,百脉沸腾。

因此,中医一直认为狗肉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具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能。民间也有吃狗肉暖暖的,冬天不用被子、喝狗肉汤,冬天可以当被子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狗肉含有少量稀有元素,有利于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调节高血压。狗肉也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如尿溺、四肢抽搐、精神不振等。

3.狗肉温和,具有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冬天用生姜炖狗肉,可以祛寒止痛,缓解四肢关节疼痛,非常有效。此外,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蛋白质质量优异,尤其是球蛋白比例大,对增强身体抗病性、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有明显作用。吃狗肉可以增强人体,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

以上是 夏至节气的习俗及养生方法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2850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