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危害

泥石流是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在山区。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的地形很陡,沉淀物、石头等堆积物多,树木少。一旦暴雨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头就会有足够的水,沿着斜坡滑动,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title="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山高沟深,地形陡峭,沟床纵度降低,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收集。泥石流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破碎、坍塌、分散、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水。我国泥石流水源主要为暴雨、长期连续降雨等。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破坏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农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等工程设施,破坏作物、树木和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很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重要。此外,各种人为活动也加剧了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了泥石流的形成。

以上是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危害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928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