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是什么样子的(蜱虫咬人后有什么症状)

昆虫椭圆形,不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部稍微凸起,成虫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籽,大人可长达30mm。表皮革,背面或外壳盾。昆虫分为颚和躯体两部分。颚也被称为假头,位于身体的前端,从背面可以看到,由颚基、螯合、口板和须体组成。

蜱虫

蜱是节肢动物门、蜘蛛形纲、蜱螨目和蜱科动物,也被称为虱子,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不属于昆虫。根据蜱背面是否有壳质化的盾牌,生物学家将蜱分为硬蜱和软蜱(两者之间还有其他区别)。目前,世界上发现了800多种蜱,其中100多种硬蜱和10种软蜱。

硬蜱通常分布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如森林、草原、半沙漠、灌木丛等;软蜱更多地生活在其他生物生存区,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洞穴、鸟巢、人类生存范围内的牲畜圈和中等人类住房。

蜱和蚊子一样吸血。更重要的是,蚊子只有雌性蚊子才能吸血,而蜱虫无论是幼虫、若虫还是成虫,都会吸血,吸血量相对较大。它们可以寄生在鸟类、哺乳、爬行和两栖动物身上,包括人类。一般来说,一只成虫的体长在2毫米到10毫米之间。吸血后,蜱会膨胀到红豆的形状,最长甚至可达30毫米!

蜱类似于蚊子,通过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动物身上的汗液来追踪目标。一旦宿主靠近,蜱就会从被动等待转变为活动等待,在宿主接触时迅速爬上去,开始寄生。

蜱在吸血过程中也会分泌唾液,这种唾液本身就有神经毒素。蜱的唾液比蚊子叮咬后的瘙痒更严重,甚至导致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瘫痪,称为蜱瘫痪。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蜱虫和蚊子一样,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就比如这一次葛先生的案例,也是因为感染了蜱虫所携带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以至于进了ICU。

病毒传播者

新型布尼亚病毒可引起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下简称SFTS)2011年,这种传染病首次被中国科学家分离。SFTS会导致发热、外周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到2016年,STFS我国共有7419人患病,死亡率高达10.00%-25.在周边国家也发现了71%的病例。目前普遍认为,这种病毒就是由蜱虫来进行传播的。

除了SFTS,蜱还会传播许多其他传染病,如——

森林脑炎

:常见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伐木工人,2002年被列为职业病,严重者甚至可能死亡,少数患者可能留下吞咽困难、痴呆等后遗症;

新疆出血热

:又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在中国,牧民发病率较高,死亡率甚至可达50%;

莱姆病

:这种病毒最早发现于1985年,目前出现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在野外工人、林业工人等行业也很常见。

此外像

蜱回归热,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Q热等传染病

,都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不一而足,而且死亡率普遍都非常高。由此可见,蜱虫对于人类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如何预防

蜱分布广泛,对我们来说确实很难预防。牧民需要避免长期使用同一草原;农民需要清除田间杂草和灌木,并经常清除牲畜棚或家禽圈。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小心去蜱虫出没的地方。这种生物每年4月至10月都很活跃,所以这半年应避免在草地、树林、灌木等地区停留很长时间。特别是每年6月至8月,蜱叮咬致死的消息将达到顶峰。如果你进入这些地区,试着覆盖你的身体,减少暴露的皮肤,并隔离蜱虫的入侵。

从野外回家后,要注意检查身上是否有蜱附着。蜱的唾液会让人感觉不到被咬的疼痛,所以只能用眼睛找。专家指出,如果蜱虫在被咬后24小时内被去除,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一旦你发现蜱虫真的附着在你身上,不要担心,你必须注意去除它们的方法。蜱口器上有倒刺,如果不小心,会导致口器断裂,残留在皮肤上,也可能导致蜱分泌更多有病毒的唾液,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专家建议,在去除蜱虫时,尽量用尖镊子将蜱的头部或口器夹在靠近皮肤的位置,并慢慢拔出。避免左右摇晃,以防止口器断裂。拔出后,用酒精或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

如果拔出后发现出血点增加或发烧,或者蜱已经深入皮肤,不要自己处理,而是去看医生。如果没有发现蜱,但也有出血点或牙龈出血,伴有发烧等症状,也要考虑是否可能被蜱叮咬,及时就医。

就像蚊子一样,蜱虫叮咬的后果并不是100%。然而,如果在早期阶段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症状就会加重,这是最危险的。

参考文献:

[1]宁玲, 金坤, 刘磊, 李磊. 分析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J]安徽医学, 2019-10

[2]董泽峰, 侯军铭, 齐岱亭, 齐海华, 刘菲.蜱的病因及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 2011-10

[3]陈锐.被蜱叮咬千万不要用力拉[N]家庭医生报, 2019-07-08

以上是 蜱虫是什么样子的(蜱虫咬人后有什么症状)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7391.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