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对照表 时辰对照表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记录单位是时间和秒。但在中国古代,时间的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即12个分支。在古代,工人们日夜分为12个时期,每个时期都被称为一个小时。

子时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0点59分,丑时指的是凌晨1点到凌晨2点59分,阴时指的是凌晨3点到凌晨4点59分,毛时指的是凌晨5点到凌晨6点59分,晨时指的是早上7点到8点59分,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到12点59分。申时是指下午3:00到4:59,尤时是指下午5:00到6:59,徐时是指晚上7:00到8:59,海时是晚上9:00到10:59。

西周十二小时制12小时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角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入、黄昏、人定。也用十二个地支来表示,晚上23:00到1:00,1:00到3:00丑,3:00到5:00阴,依次递推。

宋后将十二小时中的每一小时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正好是24小时,和现在一天24小时一样。

以上是 十二时辰对照表 时辰对照表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705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