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典名菜盘点,徽州一品锅、蜜红芋、李鸿章大杂烩、徽州臭桂

天天知识百科为您整理了安徽经典名菜盘点,是徽州一品锅、蜜红芋、李鸿章大杂烩、徽州臭桂鱼、椒盐米鸡、黄山炖鸽、八公山豆腐、中和汤、问政山笋、方腊鱼,帮助您了解安徽十大名菜的详细信息,供参考。

徽州一品锅

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特色传统美食,属火锅类。这道菜当地风味浓郁,味道浓郁鲜美,食欲诱人。据说这道菜是明代石台县的“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有一次,皇帝突然开车去了尚书府。除了美珍海味,余夫人还特意烧了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帝津津有味地吃着,赞不绝口。后来皇帝得知余夫人亲手烧了美味的火锅,说还是“一品锅”!菜名一锤定音。 “一品锅”烹饪更精致,在火锅里,锅底是干竹笋,第二层是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是粉丝,用菠菜或金针,加入调味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炖。

蜜汁红芋

蜜红芋是安徽淮北地区的传统名菜,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蜜芋色、香、味、形俱佳,选用红薯,采用单炖、单炖的烹饪方法。这道菜汤晶莹剔透,芋头果橙红,煮熟后半透明,入口酥脆,甜中带鲜。

李鸿章大杂烩

李鸿章杂烩(英文名:LiHongzhang Assorted Dish)又称李鸿章大杂烩,是一道传统名菜,属合肥菜,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据说与晚清名臣李鸿章有关。以鸡肉为主料,以水发海参、油发鱼肚、水发鱿鱼等辅料烹制而成。这道菜是用各种原料做成的,所以味道鲜美,醇厚不腻,咸鲜可口。

徽州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肉又嫩又醇厚,保持了桂鱼的原汁原味。俗称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制作工艺讲究,新鲜鳜鱼在室温下用淡盐水腌制25℃在左右环境中,最好用木桶腌制,肚子朝上,用山上的青石或河卵石压住。六七天后,鱼体会散发出异味。然后在油锅里稍微煎一下,配上猪肉片和竹笋片,小火炖至汤浓缩。

椒盐米鸡

椒盐米鸡是芜湖的传统名菜,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其特点是巧用刀工将整只鸡从骨头中取出,将以糯米为主的八宝馅料倒入鸡肚中,蒸熟后用重压将鸡肉与八宝粘合,然后涂上蛋液,滚匀面包屑油炸,煮熟后换刀,按鸡形装盘。皮脆肉脆,味透浓,米里有鸡鲜,鸡里有米香。

黄山炖鸽

黄山炖鸽是安徽黄山特色的传统名菜。它是用黄山鸽和黄山山药隔水炖的。它通常被视为一种营养蔬菜。这道菜鸽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具有补脑健肾、增强记忆力的疗效。山药肉柔软细腻,略甜,淀粉丰富,常被视为营养蔬菜。这道菜也是一道滋补健身的美味佳肴。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英文名称:Palgongsan tofu)又称四季豆腐,是安徽省淮南市的地方传统名菜。八公山豆腐晶莹剔透,白如玉板,嫩如凝脂,质地细腻,清爽光滑,无黄浆水味,支撑不散 。成菜色泽金黄,外脆内嫩,味道鲜美。选择八公山地区的大豆,选择材料→浸泡→磨浆分离→煮浆→经过凝浆等工艺,用竹笋等辅料烹制而成。如金镶白玉,口感酥香,内细嫩。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

中和汤

中和汤是安徽省祁门市的传统名菜。它属于徽菜。味道清香,鲜嫩不腻。它又薄又适中。它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每次祁门人买宴会,中和汤是必不可少的,第一道菜。中和原名“中河”。中河是一条起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的河流。特点:清香,鲜嫩不腻,稀稠适中,老少皆宜。

问政山笋

徽州山区传统名菜;竹笋是徽菜的美食。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中,它们通常与腊肉和竹笋一起炖,因此也被称为腊香问政竹笋;问政山竹笋是所有竹笋中最嫩的,但不够香。此外,香肠和蘑菇的香味弥补了不足。这道菜被称为问政山竹笋,是黄山春季的季节性菜肴。据说南宋时期,徽商崛起,在杭城做生意的涉人思乡情浓。他们经常请人带着问政山竹笋去品尝新的东西,以解释思乡之情,怀旧之梦。家人早起挖出破土的竹笋。在新安江行舟时,他们剥下竹笋壳,切成沙锅,加入河水,用炭火炖。当他们到达杭州时,他们打开了沙锅。竹笋的味道又脆又好吃,就像在家吃新鲜的竹笋一样美味。从此,正宗的民间徽菜成了与徽商有关的思乡美食。

方腊鱼

方腊鱼,又称黄山方腊鱼,是安徽省徽州的传统名菜之一,与北宋起义军首领方腊有关。这道菜以鳜鱼和虾为主要原料,采用不同的油炸、滑动和蒸煮方法制成。一道菜多形三味,香,咸,微酸甜,风味独特。这道菜是用各种烹饪方法精制而成的,特别是皖南黄山地区著名的山溪桃花鳜鱼。成菜后,造型奇特,口味多样,是黄山地区的特色美食。

以上是 安徽经典名菜盘点,徽州一品锅、蜜红芋、李鸿章大杂烩、徽州臭桂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574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