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习俗 喝腊八粥习俗由来

1、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种食材制成的粥。腊八喝腊八粥习俗的起源与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最早的腊八粥是红豆煮的,经过演变,加上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2.腌腊八蒜:泡腊八蒜是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饮食习俗。阴历腊月初八泡蒜。其实材料很简单,就是醋和蒜瓣。3.腊八豆腐:腊八前后,义县家家户户都要晒豆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称这种豆腐为腊八豆腐。4.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通常用钢盆舀水结冰。腊八节时,他们脱下冰盆,把冰敲成碎片。据说这一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一年也不会胃痛。

腊八节习俗 喝腊八粥习俗由来

腊八粥习俗的起源

腊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最早开始。每逢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家都要做腊八粥。在清朝,喝腊八粥的习俗更为流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给文武大臣、侍从宫女送腊八粥,给僧侣送米饭、水果等。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祖;同时,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

煮五豆习俗的起源

有一些地方,腊八粥被称为腊八粥,而不是腊八粥,而是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煮。他们还用面条捏一些雀头,和米饭和豆子(五种豆子)一起煮。据说腊八人吃了雀头,麻雀头痛,明年不会伤害庄稼。除了自食之外,煮熟的五豆还赠送给邻居。每天吃饭时加热,直到腊月二十三日,象征着多年。

还有一个关于煮五豆的民间传说。相传宋代欧阳修不得势时,卖文谋生。遇见李姓员外女飘彩选婿。欧阳修中彩后,李员外嫌贫爱富,将女儿赶出门外。李小姐是一个忠诚的女人,发誓要陪欧阳修一辈子,情人终成眷属。从此,欧阳修把卖文的钱交给了妻子。妻节缩食,勤俭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粥,苦日子开门,妻子拿出平日攒下的钱给欧阳修作盘缠。欧阳修问银从何而来,妻子说是吃豆粥省下来的。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一步身荣,成为大官,携妻赴任。妻子怕他坐高官,忘了根,就在腊月初五给他煮了五种豆子粥。欧阳修一尝,连说:难吃!难吃!妻子随后讲述了过去的苦难。欧阳修深深地感受到了妻贤,他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五吃豆粥。传播到民间,形成了煮五豆的习俗。

以上是 腊八节习俗 喝腊八粥习俗由来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0734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