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端午节的来历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包粽子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包粽子,很多不同口味、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子香的季节出现。

事实上,端午节的起源总是不同的。有些人认为它是屈原,一位爱国诗人,纪念5月初五投汨罗江。有人说,这个节日在古代是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记载和历代流行的许多端午节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和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因此,在这一天,有许多特殊的驱邪、消毒和避疫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祀五瘟使者等。

后来,端午节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人格,人们忘记了端午节的原意,并将一些不一定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和粽子与他联系起来。

现在大多数人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但事实上,一些新一代年轻人对屈原的故事印象不大。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

至于端午节龙舟,其实不是端午节的到来。端午节的意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化中,这个节日的初衷逐渐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一个中国美食节。从旧的角小米,粽子制作到今天各种丰富多彩的粽子。许多地方融入了自己当地食物的特点。

事实上,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竞渡,文字记载始于公元500年前梁代吴军的《续齐和谐记》。后来,关于赛龙舟的文字记录可以在许多记录中找到。在中国各地数千个方志中,有227个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节划龙舟,龙舟竞渡,包括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和一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想起屈原。

每年端午节,中国大江南北和南洋的华族都会举行龙舟赛,倡导端午龙舟赛。

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据说它起源于古代楚国人死于屈原,因为他们不愿放弃圣贤和大臣,许多人划船去拯救他们。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洞庭湖。然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纪念。用划龙舟驱散河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比赛的习惯在吴、岳、楚盛行。

2、佩香囊

端午节儿童佩戴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的意思,实际上是用来装饰的。香包里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丝布,香味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绳子,形成各种形状,形成一串,精致可爱。

三、悬艾叶菖蒲

民间谚语说:清明节插柳,端午节插艾。端午节,人们把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每个家庭都洒在庭院里,用菖蒲、艾条插在门眉上,挂在大厅里。菖蒲、艾叶、榴花、大蒜、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艾虎;制作花环、装饰、美丽芬芳,妇女竞相佩戴,驱除瘴气。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江淮地区,每个家庭都悬挂钟馗像,以驱邪镇宅。

给孩子涂雄黄

为了好运,驱病邪,给孩子涂雄黄。

龙舟赛的由来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间活动之一。它在中国南方很常见,在北方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其中大部分是划旱龙舟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曹娥、屈原、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赛龙舟已被引入邻国日本、越南和英国,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据说它起源于古代楚国人死于屈原,因为他们不愿放弃圣贤和大臣,许多人划船去拯救他们。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洞庭湖。然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纪念。用划龙舟驱散河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比赛的习惯在吴、岳、楚盛行。

还有一句话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据说伍子胥因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在钱塘江波涛中,曹娥驾舟救人。5月5日,时间迎伍军,逆涛而上,淹水(《曹娥碑》)。后人划龙舟救伍员。

不同地区的人们也给龙舟赛不同的含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和时间不同,但大多数河流、湖泊和海洋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自己特色的龙舟比赛。

以上是 端午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0378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