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调用链路跟踪的traceId应该由前端生成还是由后端生成?

如题,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调用链路跟踪的traceId是由前端生成还是由后端生成?如果是由后端生成,是否每个请求的响应体都带上对应的traceId再返回给前端?


回答: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调用链路跟踪的traceId可以由前端或者后端生成。一般而言,前端可以在发起请求时生成一个唯一的traceId,并将其包含在请求头中传递给后端,后端则可以在接收到请求后将这个traceId作为整个调用链路的标识符,并在调用链路上的每个服务节点中传递下去。

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后端服务在处理请求时生成一个唯一的traceId,并将其包含在响应头中返回给前端,这样前端就可以根据这个traceId来进行调用链路跟踪。

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生成traceId,一般都需要将其在整个调用链路中传递下去,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进行快速排查。因此,在每个服务节点中,在接收到请求后应该将请求头中的traceId取出,并在响应头中加入一个与请求相同的traceId再返回给前端。这样,前端就可以根据traceId来追踪整个调用链路,包括每个服务节点的请求和响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成traceId时,应该使用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例如UUID,以确保traceId的唯一性。同时,对于同一个请求,所有的服务节点都应该使用相同的traceId,以便后续的调用链路追踪。根据现有遇到的相关经验,由后端生成的更多,推荐后端生成


回答:

  1. 可以前端生成,也可以后端生成
  2. 无论前端还是后端,都建议返回给前端,便于定位问题


回答:

这种后端生成好一些吧,前后端交互要秉持前端数据不可信观点。关键数据必须后端实现,并做好相应数据校验。


之前写过类似一篇博客: 基于Spring Boot + Dubbo的全链路日志追踪(二)


回答:

正常来说 traceId 的生成应该是一个统一解决方案,所以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组件来进行 traceId 的生成的,而不是简单的说前端或者后端来生成。
而且 traceId 也不是只是在前端和后端之间传递,后端往往还有很多其他的微服务,各个服务之间一般是基于 PRC 进行通信的,所以也要支持传递。

以上是 服务调用链路跟踪的traceId应该由前端生成还是由后端生成?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p/944990.html

回到顶部